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樓夢裡的她,出場最晚,卻能與黛玉為敵,爭奪寶玉

紅樓夢裡眾多女主角的出場,如林黛玉和薛寶釵,還有賈家三春,出場時均有正式描寫。惟獨史湘雲,第一次出場時十分突兀,後面還是人物補敘她的來歷。

紅樓第21回,裡面有一條奇怪的脂批:

正文:湘雲仍往黛玉房中安歇。【庚辰本夾批:前文黛玉未來時,湘雲、寶玉則隨賈母。今湘雲已去,黛玉既來,年歲漸成,寶玉各自有房,黛玉亦各自有房,故湘雲自應同黛玉一處也。】

第一個奇異處--前文“前文”?哪來的“前文”呀?

湘雲是第20回才出場的,一句“史大姑娘來了”,接著寶釵寶玉在賈母處遇見大說大笑的史湘雲。就這樣憑空出場,一點人物交代也沒有,彷彿讀者就該知道有湘雲這號人物,奇怪極了。

再往前翻,內文完全沒有提到湘雲。只有第19回襲人規勸寶玉時,提到一句:跟著老太太,先伏侍了史大姑娘幾年。難道這樣句就是‘前文’?不是。

這條脂批明顯指出在21回之前,有一段文字是敘及寶玉湘雲幼時共同住在賈母處的情景,而且那時候黛玉還沒來。對比襲人的話,僅符合了一部分,因為襲人話中並沒有提到寶玉湘雲幼時是否都在賈母房中扶養。

總之,現在我們找不到這一段文,那麽,這段前文到哪裡去呢?曾有人提出:“是不是前文脫漏?”看來這樣的解釋更合理,湘雲在20之前應該有正式的出場或介紹(如介紹李紈那樣),但不知什麽原因,這一段文字佚失了。21回的這條脂批,可以視為佐證,顯示至少脂硯重評石頭記(紅樓夢)時,有關湘雲的前文是在的。

找不到前文,往後看卻有相關文。

同樣在21回,寶玉要湘雲替他梳頭,湘雲不肯,寶玉接著笑說:“好妹妹,你先時怎麽替我梳了呢?”湘就回說如今忘了,寶玉不死心繼續央求,湘雲只好替他梳頭綁辮。幫忙梳頭在男女間是極親密的事,所以湘雲一開始不肯,是為了避嫌,而寶玉說的“先時”自然是指幼時。說不定“前文”有梳頭相關的敘述。

第32回開頭,襲人和湘雲聊天,襲人提到:“你還記得十年前偺們在西邊暖閣住著,晚上你同我說的話兒?”湘雲的話則是:“哪會子咱們那麽好,後來我們太太沒了,我家去住了一程子,怎麽就把你派了跟二哥哥?我來了,你就不像先待我了。”

這裡再次點出湘雲小時候住賈府由襲人伏侍,和19回襲人的話相符合。那有沒有可能這一段文字是先在21回前面,後來才移走的呢?看樣子不像,因為32回和19回一樣,沒有提到幼時寶玉和湘雲同住。

第二個奇異處--黛玉既來,年歲漸成

“黛玉既來,年歲漸成”表示黛玉剛到賈府時年紀幼小,不用避諱男女之防,可以與寶玉同住在賈母處,故事發展到21回時,寶黛二人年紀已大,必需各自有房才合理。

其實,紅樓夢正文有幾處都點明黛玉是幼年進府,與寶玉一同長大的。試列舉如下:

1.第三回黛玉進府,文中寫明:……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當晚賈母安排黛玉住碧紗櫥,寶玉在碧紗櫥外大床上,兩人同一房(不同床且中有隔)。兩人當時皆是小孩子不用做男女之防,才可能這樣安排。

2.第5回正文寫: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便是寶玉和待遇二人之親密友愛處,亦自覺別個不同,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

如果是少男少女,不可能讓他們同行同坐、同息同止的,寶黛皆是幼小才能這樣。

3.第29回寫:原來那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癡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如今稍明時事,又看了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

這麽多處都寫寶黛二人從小同住一起長大,不可能是作者的寫作疏忽。學界對黛玉進府的年齡有兩種說法,一種是12、3歲,一種是6、7歲,從上面的證據來看,應該是後者才對。可是,我們看第3回結尾的地方就很奇怪了。

第三回結尾處是黛玉首日進府那晚,黛玉因寶玉摔玉之事掉淚,襲人安慰她一番,各人安歇。緊接者寫次日起來,黛玉省過賈母去王夫人處,王夫人接到書信寫薛蟠打死人的官司。

第四回中賈雨村亂判了結此案,薛蟠帶母妹進京,而薛寶釵進京還有一目的——待選。待選秀女的年紀約14、5歲,這下子矛盾了,時間與前面兜不上,處理官司加進京的時間怎麽算怎麽拖,也不可能耗上四五年。怎麽會這樣呢?

如果說在第3回“次日起來……”一段的前面,其實是有文章段落敘述其他故事情節並有時間流逝的話,那這樣就說得通了。只是我們現在看的紅樓夢,這一段(可能是不小的段落)佚失了。

湘雲在21回之前的佚失前文極可能包含正式出場故事,可能是一段,也可能好幾段,不知佚失點。黛玉是幼年進賈府,與寶玉一同長大,而黛玉進府和寶釵進京中間也有一大段文佚失了。

佚失原因什麽呢?作者增刪?後人妄刪?是有礙語嗎?還是不同版本傳鈔下的錯誤?解決了一個疑惑,卻又引出更多的疑惑,解不盡的紅樓謎,就是閱讀紅樓的樂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