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牛津大學:暴力電子遊戲和青少年攻擊性行為沒關聯

  來自牛津大學網絡研究院(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遊玩暴力電子遊戲和日漸增加的青少年攻擊性行為並沒有聯繫。此項研究報告上周已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上發表,牛津大學表示這“是目前最具權威性”的研究之一。

遊民星空

  儘管此前已經有眾多研究得出了或類似、或相反的結論,但本次牛津大學研究的主導者Andrew Przybylski教授表示:“有關電子遊戲會造成現實世界攻擊行為的說法相當流行,但是此項觀點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驗證。”

  牛津大學的研究者表示,本次他們所做的研究與此前研究工作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進行了預注冊(preregistration);牛津大學的研究者在研究開始前就發布了他們的假設、方法和分析法。Przybylski教授表示:“技術研究的問題就在於:對於同一種數據,有很多種方法進行分析,也會產生不同的結論。民眾針對電子遊戲存在恐慌情緒,而挑選性(原文為cherry-picked,意為挑選最佳的一個)的研究結論會(繼續)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採用預先注冊好的研究流程則能讓我們的研究免於此項問題。”

遊民星空

  此項研究得到了卡迪夫大學Netta Weinstein博士的支持:“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研究者本身的偏見可能影響了此前的研究,也扭曲了我們對電子遊戲(影響)效果的認識。”

  儘管此前也有研究者針對此項領域進行過研究,但是依然有人對他們的研究提出質疑,其中最常見的緣由就是此前的研究者過於依賴“自我報告研究(self-reporting)”。而本次劍橋大學則將主觀與來自父母、監護人處的數據和信息相結合進行了研究。

遊民星空

  雖然研究表明遊玩電子遊戲和青少年的攻擊性行為並無關聯,但研究者表示:遊戲的確可能引發憤怒情緒或是反應Przybylski教授稱:“有趣的是,你的確會發現遊戲社區中的垃圾話(trash-talk)、極端好勝(competitiveness)、釣魚(troll)有資格被劃分為反社會行為。這會是未來一項有趣的研究領域。”

  本次牛津大學從具有代表性的14-15歲英國青少年、以及同樣數目的監護人處獲取了數據,樣本總共2008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去閱讀報告原文。

本文由遊民星空製作發布,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