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梅永紅離開華大基因加盟碧桂園 條件:農業集團一把手

  一波三折,梅永紅離開華大基因,加盟碧桂園

  記者 孫婉秋

  7月31日,360百科上,梅永紅的個人介紹中,已經悄然加上“碧桂園管理人員”的標簽。

  履新碧桂園

  “基本不會再有意外。”一位接近碧桂園的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梅永紅下周將正式出現在佛山北滘那棟綠植密布的總部大樓裡,深圳到佛山北滘全程110多公里,起點端,他是深圳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到達處,他將履新碧桂園農業板塊負責人一職,位居農業集團一把手,直接向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匯報工作。

  這個時間相較於原定入職計劃已經晚了一周。

  《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獲悉,梅永紅與碧桂園的“結緣”並非一時興起,其一直倡導就華大基因農業等方面的資源與碧桂園展開合作,成立合資公司,但華大基因高管團隊對此始終未形成統一意見。

  7月28日,華大內部召開EMT管理團隊會議,會上就此事仍未達成共識,但梅永紅態度堅決。

  7月29日,梅永紅離職的消息傳出,次日華大基因連連否認,梅永紅個人也出面表態,讓碧桂園方面一度以為“確定入職”一事再起波瀾。

  7月30日晚間,華大EMT管理團隊會議上,梅永紅離職一事終獲一致通過。

  新東家碧桂園開出的條件誠意十足——農業集團一把手,直接向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匯報工作。

  就重視程度和戰略規劃來看,農業板塊已然承載了碧桂園無限的期許。

  在今年1月召開的碧桂園年會上,楊國強公開表態要在碧桂園內部強化農業板塊的發展,強化旗下的“鳳凰優選”,除了豐富商品種類,還要在北上廣乃至全國開設“鳳凰優先”社區直營超市。由工廠直接將商品運至“鳳凰優先”超市,面向所有業主提供服務。

  這是一條漫長而龐大的產業鏈條,按照楊國強的規劃,碧桂園要貫穿上下遊,從土壤選擇到種植、自建加工廠乃至物流配送。

  6月15日,碧桂園的農業發展迎來實質性進展。

  除了宣布正式進軍現代農業,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外,碧桂園農業還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團隊正式簽署合作協定,設立第三代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推進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研究及商業化推廣。

  平台搭建,技術研發確定後,引進農業人才水到渠成。

  一波三折

  這本是一則正常的人事變動,因為串起了兩家身處不同漩渦中的明星公司而備受關注。

  梅永紅離職的消息最早是從7月29日傳開的。

  當日有媒體報導,其從可靠消息獲悉,2015年辭去山東省濟寧市市長職務加盟華大基因,並負責深圳國家基因庫的梅永紅將於近期離開華大基因加盟碧桂園,負責其農業板塊。

  如果這則消息屬實,那麽碧桂園將成為這位體制內幹部下海後的第二站。

  對於農業板塊,梅永紅並不陌生,其相當長的一段求學和職業經歷均圍繞著農業展開。

  1965年,“鄂東明珠”湖北黃梅,梅永紅出生於此,18歲時梅永紅離家赴省城武漢求學,就讀於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1987年,農業部從90多名同系學生中,選中了梅永紅。同年,其從華農畢業,進入農業部農業機械化技術開發推廣總站任技術員,開始了23年的部委生涯。

  1995年,梅永紅調任國家科委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一處副處長,兩年後,轉任國家科委辦公廳調研室。32歲官至正處級,梅永紅的仕途可謂平步青雲。

  2010年,中組部決定從54個中央部委選派66名中青年幹部到地方任職,時任科技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司長的梅永紅“空降”山東濟寧。

  2011年1月起,梅永紅任濟寧市市長,並在上任第三年將華大基因引入濟寧。

  2013年是公開資料上梅永紅與華大基因出現高頻交集的第一年。

  這一年,濟寧市以免費和財政補助的形式,對全市孕產婦實施“產前篩查與基因檢測”。

  同年6月,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到訪濟寧,梅永紅陪同考察並出席了座談會,表示希望華大基因可開展的一些工作盡量在濟寧先行先試。

  2013年底,雙方決定共同開發醫學健康、重要經濟生物育種等產業。

  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時任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濟寧市市長的梅永紅對媒體表示,公務員如果有更好的職業追求,可以更加充分地實現個人抱負和理想,就可以另謀他職。

  這或許是他提前釋放的預兆。

  半年後,梅永紅棄政從商,南下深圳,加盟華大基因,並出任華大基因旗下深圳國家基因庫負責人。深圳國家基因庫是由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及運營的國家級基因庫,旨在儲存和管理本國特有的遺傳資源、生物資訊和基因數據。

  彼時汪建對於梅永紅的到來寄予厚望。在汪建看來,梅永紅曾有農業部與科技部二十多年的工作經歷,在出任濟寧市市長前,曾任科技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司長多年。由他出任國家基因庫負責人,必將大 大推進國家科技平台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緊密結合。

  2015年12月,華大基因注資成立華大農業,梅永紅出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華大農業以農業物種基因和農業育種為主業,也涉足綠色農業領域。

  憑借著梅永紅強大的個人影響力和號召力,華大基因在山東的業務拓展可謂勢如破竹。

  山東當地媒體《山東商報》的記者曾梳理發現,在梅永紅“下海”後的一年多時間裡,不僅德州、青島、威海、泰安陸續與華大基因建立了合作,再加上之前與其建立聯繫的濟寧、濰坊、東營,目前半個山東省都已成為華大基因的“客戶”。

  這一節奏在今年6月被一封舉報信打破,梅永紅治下的深圳國家基因庫猝不及防地以這樣的方式闖入公眾視線中。

  6月14日,華大基因的前合作夥伴——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布文章實名舉報華大基因,這份措辭激烈且附著了強烈感情色彩的舉報信來勢洶洶,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隨後,事件更新,因天涯論壇账號被封,王德明轉戰新浪微博。

  7月18日,他將矛頭調轉梅永紅,稱梅永紅“德不 配位,巨額財產來源不明,建議開除其國家基因庫主任的職務”。

  這是梅永紅加入華大基因3年來卷入的最大輿論漩渦。

  11天后,離職消息傳出,華大基因以“媒體報導失實,沒有這回事”否認了梅永紅的離開。

  梅永紅也通過他的微信號“微山湖”進行澄清,將離職傳聞歸咎於“媒體瞎炒作”。他表示,自己不可能離開華大,華大農業正在尋求與碧桂園農業的合作,雙方合作主要基於華大農業有科技優勢,碧桂園農業有市場運營和管道優勢,雙方可以在現代農業上實現共贏。

  一天后,事件再度反轉,碧桂園方面和接近華大基因的知情人事均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承認了梅永紅的履新。

  除此之外,有消息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梅永紅的離開或將帶動部分人一起前往碧桂園,畢竟華大內部的“湖北幫”中有數位梅永紅的同窗舊友,當初加盟華大也是衝著梅永紅而來。

  《國際金融報》記者據此聯繫梅永紅和華大基因人力資源總監李治平,但是上述兩位的手機始終無人接聽。

責任編輯:萬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