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證監會放信號資本市場或掀嚴打

見習記者 賈謹嫣

3月1日,《華夏時報》記者從證監會有關部門了解到,去年證監會保質高效辦結人大議案、建議204件,政協提案146件。

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的時間漸行漸近。在兩會即將來臨之際,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發布會上強調,必須敬畏法治,堅持依法治市、依法監管,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推進《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

公開資料顯示,過去一年,證監會在監管市場、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相關工作中,成績顯著。2018年證監會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310件,同比增長38.39%,罰沒款金額106.41億元,同比增長42.28%,市場禁入50人,同比增長13.64%。

稽查執法“成績單”

最新數據顯示,證監會2018年上半年稽查系統共啟動各類調查307件,新增立案108件。

記者了解到,在新增的108件立案中,違規披露、內幕交易、操縱市場仍是主要違法類型,其中,違規披露大幅增長,內幕交易、操縱市場、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件有所下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未按規定披露重大事項、誤導性陳述等類型案件有所增加,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違規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1月1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公布了2018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案例。其中,涉及長生生物、北八道、金亞科技等社會影響較大案件。

據了解,20起典型案例共分為五類,包括虛假陳述未勤勉盡責、操縱市場、內幕交易、欺詐發行公司債券、編造傳播證券期貨虛假信息。

在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案例中,金亞科技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成為監管層重拳打擊的典型。

根據證監會於2018年3月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金亞科技通過虛構客戶、偽造合約、偽造銀行單據、偽造材料產品收發記錄、隱瞞費用支出等方式在2014年年報中虛增利潤約8049.55萬元,虛增銀行存款約2.18億元,此外,虛列了預付工程款3.1億元。

事實上,公司實際銀行账戶餘額僅為138.94萬元,尚不足虛增金額的“零頭”,而虛增的淨利潤也使得金亞科技2014年年度報告利潤總額由虧損變為盈利。

隨著騙局的真相被揭示,金亞科技的上市之路或將走至盡頭。2月27日,金亞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等違法行為,已於近日被中國證監會移送警察機關。目前,公司股票已停牌,待人民法院對公司作出有罪裁判且生效後,依據新規判斷是否構成重大違法強製退市情形。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截至去年年底,昆明機床已經退市,*ST長生退市已成定局,*ST華澤被暫停上市,金亞科技距離暫停上市僅一步之遙,而主業已變更的山西三維環保,仍需處理相關的民事訴訟。

從嚴治市一直是股民的期望。記者了解到,2018年上半年,證監會向警察機關移送案件24起,涉及違法主體40名,將金亞科技、雅百特等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破壞市場誠信基礎的上市公司違法犯罪案件,堅決移送警察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強烈警示了市場主體。

業內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一年,在證監會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之下,一批市場關注的大案要案被高效查辦,一系列群眾關心的證券糾紛案件得到順利調解,有效淨化了市場環境。

面臨五大挑戰

隨著市場結構和交易技術發展,證券期貨違法犯罪隱蔽性、複雜性不斷加大,違法案件呈現主體關聯隱蔽、行為交叉競合、手法複雜新穎的特點,對稽查執法帶來新的挑戰。

證監會相關部門研究分析稱,當前證券稽查執法工作仍面臨五大挑戰。一是輿情關注的熱點問題案件線索反應不及時。二是市場質疑的不當交易線索反應不充分。三是線索內容的要素質量和精準程度仍然不高。四是線索來源渠道結構不夠合理。五是科技化分析處理能力還需要加強。

記者了解到,證監會在狠抓拓展線索來源、推進科技執法、強化紀律作風建設等六個方面下功夫。

在具體落實方面,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將協同交易所等一線監控部門,建立線索綜合研判機制,深入挖掘重點、熱點案件線索,對於投資者及市場高度關注的違法線索,做到第一時間監測、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理,不斷提升線索工作質量和效率。

同時,積極應對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和工具對稽查執法的挑戰,全力推進稽查執法科技化建設,進一步推動與商業銀行的資金電子化查詢平台建設。

稽查執法工作對紀律要求十分嚴格,也是確保工作落實是否公平公正的主要因素之一。相關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力求做到細化公務回避、結案程序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規範執法權力運行。

跨境違法違規無處藏身

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信息科技迅猛發展給資本市場監管執法帶來了嚴峻挑戰。近年來,涉及內地和香港地區的上市公司虛假陳述案件和利用兩地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實施操縱市場行為增多。

記者了解到,過去一段時間,跨境操縱市場案件數量有所增加,為有效打擊跨境證券違法行為,中國證監會攜手香港證監會在違法線索發現、調查信息通報、協助調查取證等執法環節密切協作。

以2018年5月證監會公布成功查獲的,利用滬港通账戶跨境操縱菲達環保等股票案件為例,該案正是由於滬港兩所高效暢通的跨境協作機制,得以在最短時間內發現跨境操縱線索。

2016年8月,上交所實時監控發現“菲達環保”等股票價格走勢時有異常。同時,港交所通報稱,某投資者在交易“菲達環保”過程中多次出現當日大額買入、次交易日反向賣出的異常情況。

經上交所大數據比對核查發現,該滬股通账戶與境內多個關聯账戶相互配合,涉嫌虛假申報等拉升股價操縱手法。

經過調查發現,兩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相關從業人員,利用6個資管產品籌集的資金優勢,在香港開立滬股通账戶,跨境配合操作,通過連續交易等手法操縱菲達環保等4隻滬市股票,交易金額近33億元,非法獲利超過2000萬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市場人士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陸港通跨境監管體系漸趨成熟,滬港通監管協作機制在打擊跨境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編輯:劉春燕 主編:陳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