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京東方兩連板,下注這一輪牛市?

作者:格隆匯 歌者文明

一根大陽線,千軍萬馬來相見。

最近幾天,A股迎來一陣狂熱的“躁動”,好像“千軍萬馬”在春節期間約好了,決定一開年就乾事情。創業板是這一次的先鋒,年前最後一天大漲3.52%,年後第一天漲3.53%,第二天繼續漲1.23%,今天再漲1.91%,而且成交量越來越大,這一切跡象似乎都在預示行情到來。無論後市如何,市場終於是熱鬧起來了。

1

春季攻勢

冷靜來看,京東方連續漲停是市場火熱的一部分。

進入2019年,美股、港股和A股上證都是一片火熱。1月,標普500上漲7.87%,恆生指數上漲8.11%;滬深300上漲6.34%,上證50更是上漲了8.3%。

但創業板指下跌了1.8%。1月底,創業板爆發了商譽減值的滾滾天雷,指數再度被重錘。但就在1月31日,創業板收“十字星”;2月1日,創業板開始大漲,那一天,創業板帶著A股大盤上漲。

這幾天,盤面再次給出明確信號——創業板在帶節奏,A股正在經歷風格切換。而創業板中的領漲者正是久違的科技成長板塊,從電子產業鏈、到半導體上下遊、再到顯示屏、通信設備等等,呈現輪番上漲、全面開花的局面。

京東方是科技板塊的標誌股之一。

如果從這個角度思考,京東方的走勢將更多取決於整個市場的影響。對市場而言,1月以來的春季攻勢,又有幾個因素共同促成,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一是全球的貨幣政策放鬆,流動性改善。在1月29日,美聯儲2019年的第一次議息會議上,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不變,並在會議聲明重刪除了“進一步漸近加息”和“經濟前景風險大致平衡”兩句話。暗示美聯儲將會放緩加息和縮表的節奏。

這成為1月美股反彈的核心邏輯。傳導至國內的影響,一方面帶動了港股和A股的風險偏好,另一方面也大大緩解了國內流動性的壓力。因此,港股和A股上證也同步上漲。

這是本輪行情的大環境。

二是估值和情緒。A股經歷2018年淒風苦雨的調整,估值壓力大大釋放,即使考慮上經濟放緩的因素,風險也已經Price-in或者反應過度了。

調整到位的想法在創業板上可能更加明顯。

從2016年初至2019年1月底,創業板整整下跌了三年,估值已在“地板”上;在商譽大爆炸的最後一刻,悲觀情緒又引發了最後一錘,至暗時刻之後或許就是新生,創業板在1月31日意外地開啟了大反彈。

說白了,跌多了就要反彈。尤其在外部環境配合的情況下,壓抑多時的板塊發動春季攻勢會成為“人心所向”。創業板如此,京東方也是如此。

短期來看,京東方夾雜在大板塊之中,受形勢帶動。但當前行情的性質是流動性寬裕和情緒修複,這導致預測難度加大,甚至難以預測,往往只能邊走邊看。

短線上,悲觀者往往正確,樂觀者可能賺了錢。

2

基本面邏輯

市場因素不能解釋全部,京東方有獨立的邏輯。

一方面是供給。據多家媒體報導,2019年三星和LG將會關停一條8代線,時間預計在第2季度,LCD的產能將會大大縮減。此外,富士康計劃打造的“100億美元的電視顯示器工廠”頻繁傳出變化,落地進度很可能要推遲。

另一方面是需求。去年底,國家推出消費促進的機會,其中包括了新的家電下鄉,電視機的銷量有望回升,再疊加大螢幕電視的趨勢;正常情況下,全球供過於求的情況將出現緩解。

按現在市場的預期,液晶面板供需格局都發生了新的變化,面板價格有可能在2019年下半年出現轉捩點。2018年,京東方全球TV面板出貨量達到5427萬片,同比增長24%,首次超越LGD排名全球第一。價格無疑是京東方核心的看點。

2016年初至2017年底,京東方走出了一波大行情,從最低的2.14漲至最高的6.67,最大漲幅超過2倍。而貫穿其中的邏輯正是產能釋放和價格提升,更主要的因素的價格,因為這決定京東方的利潤。

2016-2017年,面板價格迎來上行周期。2017年,京東方實現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盈利,(歸母)淨利潤達到75.7億元。

但2018年面板價格下跌,京東方的股價跌幅超過50%。根據業績預告,2018年淨利潤約為35億,下滑了54%。

投資者對2017年京東方的行情有記憶,也理解面板價格對京東方意味著什麽,所以在面板價格預計轉好的氛圍下,京東方的上漲是符合邏輯的。

另一方面是OLED,京東方已是全球市場的長官者。

在成都,京東方第6代柔性OLED產線已經量產;在綿陽,OLED產線將在2019年實現量產;重慶的產線已經開工建設。根據最新公告,京東方將在福清投資建設OLED產線,投資額不低於465億元。京東方未來的產能將追上三星。

目前,OLED產能主要掌握在三星手中,手機廠商有很強的動力尋找新的供應商。京東方的產品僅次於三星實現了大批量出貨,並在華為Mate20Pro上使用,這是下遊高端客戶對品質的認可。未來,隨著京東方的OLED產量投放,銷路幾乎不成問題,市場份額還將大幅提升。

還有一個消息挑逗著市場的神經,三星宣布即將推出可折疊OLED手機,華為和小米也有同樣的計劃,顯示屏有望迎來新的應用領域,這讓市場很興奮。

京東方已是華為的供應商,京東方新的4條產線中,有3條具備可折疊產品的產能。國內手機廠商的崛起,很有希望攜手京東方一起進入發展新階段。

逆境將反轉,未來可期,這邏輯很順。

3

長期視野

很多的預測往往難以精確。例如,這次的價格轉捩點的預期,其時間點和幅度實質上很難把握,但確定的是大趨勢。

在2017年的行情中,很多人都預計京東方的盈利將達到100億元,在過程中,他們也是按這個預期給予估值,並推動股價持續上漲。後來的事實證明,利潤僅僅是預計的3/4,很多人都錯了。

模糊的正確比精確的錯誤更重要——趨勢更重要。

長期的視角,京東方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在資本市場上,京東方是毀譽參半的。

看好的一方,正如上文的邏輯,京東方已經成為全球顯示屏領域的主要玩家,而它幾乎是從零開始,一路追趕才走到今天的地位,同時帶動了上下遊產業的繁榮,最顯著就是電視機,如今電視機的價格已是如此地親民。

看衰的一方,當然是指責京東方多年投資仍看不到回報。從2001年上市至今,京東方累計的資本開支約3000億元,單2017年就投入了477億。雖然京東方的收入規模增長了近40倍,在2017年達到了938億,但利潤卻一直很羞澀。2017年實現了75億的利潤,這讓很多人看到了希望,但2018年又大幅下滑,又讓很多人重新失望。

另一個非議是京東方從資本市場多次融資,上市以來累計融資達到818億元,此外還有銀行貸款等,而如今京東方的市值是1000多億元,京東方融的錢都要超過市值,很多人指責京東方“毀滅”價值。

在很長時間裡,京東方的財報無法為自己辯白,資本市場對京東方的看法自然也不待見。直到2017年,京東方才揚眉吐氣一把,這預示著事情起了變化。

顯示屏產業的變遷,一直都是“流血”之路。

TFT-LCD工業的發展是有兩個戲劇性的事實:

一是,美國企業首先發明了液晶顯示的基本技術,但後來卻是引進了這些技術的日本企業最先在產業化上獲得成功。

二是,創造了這個產業的日本並沒能在該領域佔據持續的主導地位,很快就被韓國企業後來居上。

其中,韓國企業的代表就是三星和LG;到今天,他們依然是行業的領先者。但當初,他們彎道超車逆襲日本企業,使用的策略正是“激進的投資”,尤其是在逆周期高舉高打。

1993-1994年液晶周期的第一次衰退,三星和LG利用衰退期獲得了技術能力。

1995-1996年,韓國公司逆勢進行了大規模的投資。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全球液晶市場也陷入不景氣,日本廠商雖然幾乎完全壟斷了液晶顯示王國,但大多面臨虧損的窘境。在這種情況下,三星電子再一次采取反周期的投資戰略,果斷在LCD領域投入數十億美元,建設大尺寸液晶面板生產線。

三星的液晶業務從1990年到1997年連續虧損了七年,在1991年至1994年期間,平均每年虧損1億美元。不過,憑借著韓元貶值和生產規模的擴大,三星在1997年年末實現扭虧為盈。1998年三星的出貨量更躍居世界第一。

LG從1987年到1994年,平均每年也虧損5300萬美元,持續了八年。

彎道超車之路篳路藍縷,包括了流血和堅持。

逆周期投資之所以可行,原因之一是TFT-LCD產品的高度標準化,產業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成本上。而更大尺寸的高世代線由於切割大屏的經濟合理性,又導致了液晶面板向更大尺寸競爭。(業內把6世代及以上世代的生產線稱為“高世代線”,“高”和“低”的標準其實是能不能經濟合理的切割市場偏好尺寸的電視屏。)

韓國企業主導以來,全球TFT-LCD工業沿著更大更高更快直線行進。產業邏輯未變,京東方采取了韓國企業同樣的策略,並“師夷長技以製夷”。

2003年,京東方收購了韓國現代電子TFT-LCD業務,開始進入顯示領域,主要生產中小尺寸螢幕。

2005年,京東方自主建設的北京第5代TFT-LCD生產線正式量產,結束了中國大陸“無自主液晶屏時代”,翻開中國自主製造液晶顯示屏的新篇章。

2009年,在經濟危機和行業谷底的情況下,京東方在北京開工建設國內首條高世代線——8.5代TFT-LCD生代線,並於2011年量產,結束了國內“無大尺寸液晶顯示屏時代”,真正實現了全系列液晶屏國產化。

2011年,京東方在鄂爾多斯投建中國首條、全球第二條5.5代AMOLED生產線,從此填補了我國AMOLED產業空白。同年,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成為全球最高世代線。

2015年,京東方興建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並於2017年10月底提前實現量產,一舉打破了韓國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並成為繼三星、LG之後全球第三家實現柔性OLED量產的企業。

到今天,顯示屏產業的競爭格局已經改寫。日本企業已經敗退,台灣企業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一蹶不振,中國企業正在和三星、LG競爭,但勝負的天平也正在轉向。

在京東方的衝擊下,有了開頭的三星和LG關廠的故事。在最新的顯示技術上,即使有所落後,京東方也追到了三星身後的不遠處了。

京東方不斷融資和投資的背後,正是這樣的鐵血競爭,這就是遊戲規則,成功不會隨便到來,一定需要付出代價。京東方不是毀滅價值,而是投資未來。

從今往後看,京東方已經冉冉升起。

4

結語

最後說說估值,京東方所處的行業周期波動,利潤往往大起大落,PE估值很難判斷。PB是一個可行的指標,最近10年,PB估值的最低位就在1附近。

這背後的寓意似乎在說明,京東方的資產是值錢的,它不應該低於账面價值,這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每當市值接近淨資產,應該都是投資的機遇。

需要提醒,京東方短期和長期的邏輯不同;資本市場有時領先基本面,有時落後,但長期卻是相符。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自己在玩的遊戲。

參考資料:

《光變:一個企業及其工業史》,路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