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還有小姐姐教你養生

播放GIF

華一:原名趙丹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華佗五禽戲第59代傳承人,安徽亳州文化旅遊形象大使,曾獲國際傳統國術大賽華佗五禽戲和木蘭雙劍雙項金牌。

這個說著一口流利英文、

練得一身好功夫的姑娘說,

真愛是無法隱藏的,

要把五禽戲館開遍全世界。

分身乏術時,

瞞著父母辭掉了體面的工作;

身心疲憊時,

就用偶像花木蘭為自己打氣。


新青年第43期

愛紅裝,更愛武裝

熱愛是唯一無法打敗我的理由

在上小學的時候,華一為典型的留守兒童:被同學拽頭髮,在文具盒子裡放毛毛蟲,螞蚱等一系列令她尖叫的東西,她也試圖反抗,也無濟於事,自信逐漸被擊垮。

可是天無絕人之路,華一在偶然間讀到了一本《毫州人物——花木蘭》並被其吸引,隨後進入了一所文武學校。在那裡,華一開始接觸「萬拳之源」五禽戲,並且深深地熱愛。

「別人在練功的時候我在練功,別人睡覺休息了我還在繼續練功。」每當夜深人靜,華一就用武校的上鋪欄杆練習朝天蹬。每當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總會有木蘭在心中相伴,久而久之,每次比賽她都是第一名,那個自信的「花木蘭」如獲新生。

為了多掙錢,華一白天在一家媒體上班,晚上去補習班,通過教別人國術和瑜伽來掙外快。但是卻遭到了家裡人的反對,認為其是沒有前途的,包括朋友,同道人的不解。

這些壓力她都扛下來了,並且化壓力為動力:她做文化交流活動、參與公益課堂、上各種綜藝節目、義務為社區的孩子們教授五禽戲,我抓住一切機會向所有人介紹五禽戲,不計成本,不計回報。

就像她大司機賜名「華一」一樣:「專註於一」。

不僅有傳承還有創新

當代有很多的牌坊,多少多少代傳人,隻掛上名聲可對文化卻關心的少之又少,華一就是獨樹一幟的一位。她認為「華佗五禽戲第59代傳承人」這個名謂,在別人看來,可能一文不值,但在她的心裡,它意味著一份責任、一份擔當。

不僅華一對於這個文化的傳承盡心儘力,並且她深知這種文化如果不進行創新改進,就會像文物一樣進入博物館,被人們冰封在記憶中,隨後對其去除繁瑣,加之創新。

她創編了新式療愈五禽戲五式,根據人們時間越來越碎片化的特徵,分別設計了一分鐘除濕氣療法、三分鐘祛濕寒療法、一刻鐘肩頸放鬆療法和半小時舒筋療法,讓更多的人去感受五禽戲的效用所在。


新青年對話華一

「非遺應該是既古老又時尚的,

既屬於老人也屬於年輕人的。」

民族文化為何漸失現實土壤?
千年瑰寶如何才能生生不息?
不正視,不變通,不革新,不破局,
我們引以為傲的,也終將走向末路。

俠之大者,

為國為民。

新青年,俠義在胸。

編輯:桑興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