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場小仗不值得歌頌?貶損《八佰》的奇談怪論太可笑!

描寫抗戰年代國民黨愛國官兵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電影《八佰》,點映後反響熱烈,廣大觀眾都認為該片不僅是藝術精品,更是一部大振中國人志氣的愛國主義好教材,很悲壯感人!

但是,也有少數人發文對該片“表示反感”,認為四行倉庫保衛戰根本就不值得拍電影。

“反感者”說四行倉庫之戰沒啥了不起,依據是引用當年日軍的數據,說日軍沒死傷幾個人。《八佰》誇大守軍的戰果,不真實,美化了國民黨。

日軍的數據是否可信?若是,我方黨史軍史記載的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之勝利戰果,與日軍公布的作戰雙方傷亡數字也相差很大,我們該信哪一方?是不是也要根據日軍的數據重寫史書?

《八佰》不是歷史文獻,也不是紀錄片,而是文藝作品(劇情片)。眾所周知,取材於真實歷史的歷史題材文藝作品,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有史為據就行,允許適度的藝術虛構和誇張。讀者絕不會因為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的“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空城計”“蔣乾盜書”等情節與史書《三國志》不一致,就去指責《三國演義》胡編亂造。

我認為,只要上海英租界對岸確實發生過數百名中國官兵在四行倉庫堅守四晝夜,指揮官謝晉元確實是英勇抗戰的英雄,中國女孩確實過河送旗,這幾點真實,《八佰》在大的方面就站得住。至於劇中的戰鬥是不是那麽激烈火爆,中國女孩過河是不是遊過去,就不必與史實完全一致。《八佰》描寫的中國軍民並不高大全,場景和戰爭氛圍的再現也很逼真細致。因此,多數觀眾都覺得該片合理可信,並非胡鬧的“抗日神劇”,這就成功了。

四行倉庫之戰不是大戰役,此戰之所以產生重大影響,最大的意義不在於消滅了多少名敵軍之類的軍事價值,而在於精神。在數十萬國民黨大部隊已逃離上海之時,居然還有幾百名中國官兵敢於孤軍留守,面對強敵,克服恐懼心理,打退一次又一次猛攻,在一座倉庫能堅守四晝夜,這就很不簡單!有人說,在租界旁邊打仗,是故意打給外國人看的表演,沒有實際意義。此言差矣!

這場仗又不是演戲或演習,是真刀真槍對抗不可一世的日寇,也得有膽量和能耐啊!因此,這場局部小戰鬥,讓全中國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即使有“宣傳戰”的成份,也有積極意義。當時,四行倉庫保衛戰名揚天下,報導此戰的報紙被搶購一空,共產黨領導的進步電影工作者及時拍攝了電影《八百壯士》,也轟動全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當時也高度讚譽八百壯士,稱之為“民族革命典型”。

與四行倉庫之戰同年的平型關戰役,八路軍野戰軍主力部隊以絕對的兵員數量優勢和地形優勢,伏擊一支人數不多的日軍後勤運輸隊,這場戰鬥稱為“大捷”,也是因為其主要意義不在於消滅日軍多少人,而在於鼓舞了全國抗日軍民的鬥志。

有人說,四行倉庫之戰被國民黨政府利用和出賣,因此不值得歌頌,還列舉了八百壯士的上級師長之腐敗劣跡,也作為八百壯士不該歌頌的理由。這是什麽邏輯?當年,中央紅軍因左傾領導人瞎指揮導致失敗,被迫撤離江西根據地。可以說,長征的起因本是錯誤路線的產物,但我們因此就不能歌頌在長征路上浴血奮戰的紅軍英烈嗎?

《八佰》歌頌的是英勇抗敵的國民黨基層官兵,非但沒有歌頌腐敗官員,還真實揭露和批判了國民黨政府腐敗無能,造成大部隊潰逃和利用四行倉庫之戰做“外交”文章,並沒有美化反動派。假如有人要另寫一部通過剖析四行倉庫之戰更深刻地揭露國民黨政府,以批判為主的政治電影,當然也可以,但不能要求《八佰》也承載這個任務,要允許每部文藝作品可以有不同的寫作角度,橫看成嶺側成峰,各有千秋。

八百壯士的英雄事跡是否已過時?儘管有人聲嘶力竭罵《八佰》,但《八佰》卻越映越旺,應全國觀眾要求不斷增加點映場次,可見今日的中國人,還十分需要八百壯士的愛國精神,還十分需要不搞窩裡鬥的民族大團結!

評論歷史題材文藝作品,評論者要多懂一點政治常識、歷史常識和藝術常識,要多關注當下社情民意,以免鬧笑話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