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喪偶式育兒說NO!孩子爸,我們需要你

01

一不小心,喪偶式育兒都有自己的百度百科詞條了。

喪偶式育兒,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

釋義: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顯著缺失。比如父母中的一方長期外出,或者父母均在子女身邊,但是缺少其中一方的情感支持(如早出晚歸、子女很難見面、無語言交流等)。

而最喜歡無事生非的媒體小編會告訴你,現在本國已婚女性很容易落入四種婚姻悲劇:

當媽式擇偶 ( .?_? )

保姆式妻子 (???︿???)

喪偶式育兒 (ó﹏ò?)

守寡式婚姻 (T▽T)

你中了幾個?千萬別跟我說你全中了。

那麽問題來了,疑似身陷喪偶式育兒的泥潭,怎麽破?我還可以搶救一下嗎?

02

讓寫了N年情感專欄的亦舒八級學者王太太來給你搭搭脈。

I

喪偶式育兒是時代病

作為家人朋友眼中的喪偶式育兒代言人(我拒絕承認),我的痛苦生活,大概就是從我們家王先生,一個原本田園詩一般的外企閑散男子,有一天突然雞血上頭,跳進了大中華區第一苦逼公司的火坑那一刻,開始的。

君不見古詩有雲:古有足球寡婦,今有XX widow。(XX請用你們老公的公司名填進去,不用謝~)

人家朝九晚五,他朝七晚十。

人家錢多事少離家近,他出差像每個月的大姨夫一樣規律。少則三日,多則兩周。

大多數時候,他晚上回來的時候大妞還醒著,可以聊幾句,一起刷刷牙。小妞早上醒得早,有時候會跟他一起吃個早飯,跟他揮揮手說爸爸bye bye。所謂早上和晚上分別見到一個女兒。

以中華田園女權的標準:

這家人肯定孩子成長不健康啊~

心理陰影面積無窮大啊~

媽媽肯定得抑鬱症了吧~

這還不離婚啊,留著過年啊~

要是我再追憶一下戀愛和新婚時天天下班泡在一起的日子,是不是也可以捶胸頓足一番,男人結婚了就變了呀,嗚嗚嗚嚶嚶嚶。

然而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喪偶式育兒這種時代病,可不是一兩個人深受其害。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成功學和叢林法則橫行,房價高企,醫療和教育也越來越昂貴,有多少小夫妻早就被洗腦:“只有掙更多錢,不惜一切代價地掙更多錢,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方。”

於是各種力量都在把男性從家裡拉出來,推出去,在職場上奮進搏殺。

那也就很難說喪偶式育兒這個結果,是夫妻某一方的獨立選擇了。

以我本人經驗來說,起初它可能只是一種輕微的病症,一旦加上怨婦心態,搞不好很快就擴散為婚姻和家庭的癌症了。

II

喪偶式育兒,可能是從被嫌棄開始的

大部分男人,在育兒這件事情上,先天不足。

畢竟他們是從看到嬰兒的那一刻,才開始學習成為父親,而女人懷胎十月的過程,母性光環已經快要閃瞎他們的眼睛了。

等到孩子嗷嗷待哺地出現在他們眼前那一刻,本來就沒子宮、沒乳房、沒有各種激素荷爾蒙加持,也沒有古今中外各種育兒百科武裝頭腦,就這麽懵懵懂懂地成為新手父親。

第一次換尿布搞自己一身屎。

第一次沖奶粉燙得娃哇哇大哭。

第一次哄睡他自己先打鼾。

於是媽媽終於嫌棄地說:去去去,放著我來。

病根兒就這樣埋下了。

想到喪偶式育兒可能是從沒有邀請老公早早加入育兒過程,嫌棄老公笨手笨腳開始促成的,是不是覺得自己也應該給豬隊友再多一次機會?

再加上一些制度問題,女性產假4個多月,1小時哺乳假也有一年。男性陪產假就那麽幾天。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醒著的時間,爸爸幾乎都不在家。而即便爸爸回來了,媽媽也不知道到底該讓他做點什麽。

但其實啊,這種時候,其實哪怕只是分享一點育兒過程中的小細節,對彼此的婚姻關係,也大有好處。

讓爸爸隨便做點什麽,哪怕只是寶寶洗澡的時候在旁邊看著,只要他願意,就讓他參與進來。

作為資深的喪偶式育兒代言人(呸呸呸),王太太我本人有時候也會重新思考我們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

雖然王先生常常對我說,是我的“付出”讓他能夠安心的工作,他每一次工作上取得一些成就,都會想到是因為家裡有一個讓他非常安心的人,沒有後顧之憂。

但是,坦白說,我反而會覺得,到底哪個是因哪個是果?是不是我在工作上的平庸,讓他沒有了退路?

因為男性的狩獵本能和責任感,而不得不更加努力的工作,犧牲了他也渴望的、與家人更多相處的機會?

想到這些的時候,我的心就很容易柔軟下來。

III

爸爸們可以做些什麽

我最近在讀一本非常好的育兒書籍——說是育兒書籍其實有些不夠準確,應該說,是一本從育兒說起,但是內容非常豐富的佳作——書名是《媽媽的心靈課——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

作者溫尼科特在提到父親的作用時,給出的建議十分有趣。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爸爸要活著,好好活著。(是的你沒看錯!)

“爸爸要在孩子的早年生活中有能力存在著並活著,而且一直好好地活著。實際上,這個簡單事實的價值很容易被人們忘掉。

儘管孩子們會自然而然地去理想化他們的爸爸,可是,孩子與爸爸生活在一起,了解爸爸的為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花點心思找出爸爸在哪兒,這些也都是非常寶貴的成長經驗。”

這本書的作者雖然本身是個男人,但是基於他四十餘年的兒科和兒童精神分析實踐,給爸爸們的建議也是非常中肯:

[A] 爸爸需要在家,讓媽媽感到身體舒服,心情愉快。

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爸爸對一個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愛他的母親。

而且孩子天生就會尋找和感受爸爸身上那些相對強硬、嚴肅的特質,如果爸爸沒有及時的出現,媽媽就不得不承擔這些特質,女漢子很可能就是這麽來的。

[B] 爸爸需要給媽媽道德和精神上的支持,要為媽媽的權威撐腰。

一個哪怕很少參與育兒的爸爸,也比一個偶爾參與育兒還要指手畫腳的爸爸強,更不要說在有老人參與共同育兒的過程中,搞不清狀況就偏向自己老媽的那種爸爸了。

每個媽媽的言行舉止哪怕很有分量,也不能要求她一個人扛起全部重擔,又要強壯威嚴,又要溫柔慈愛,那樣你可能需要的是一個彈力女超人或者雅典娜。

育兒問題上有分歧有衝突的時候,盡可能站在媽媽這一邊,會讓孩子覺得家裡的秩序是非常清楚的。

[C] 孩子需要爸爸,爸爸要展現自己正面和積極的品質,人格中活躍的生命力。

要知道,孩子心中的理想典範,至少有一部分,就是從爸爸身上看來的。爸爸的早出晚歸,展現出來的工作狀態,也是孩子慢慢了解世界的一種新的途徑。

孩子對家務事很容易熟悉起來,而孩子對爸爸的工作卻會感到新奇。男性在動手能力和理工科思維方面的優勢千萬不要浪費,一個能帶著娃拚樂高,搭紙板屋,做肥皂水的爸爸,就不要嫌他弄亂屋子不收拾了。

03

最後,給大家獻上防治喪偶式育兒終極大招:

1. 爸爸們,好好活著。

2. 治療喪偶式育兒,從尊重彼此分工開始。

3. 爸爸們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愛孩子的媽媽,為媽媽們撐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