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胸痛中心建設:燎原之火勢不可擋

2011年到2018年,從概念的提出到艱難起步再到如火如荼,7年時間我國的胸痛中心建設,從最初的星星之火,已經形成了燎原之勢。在近日廈門召開的第八屆中國胸痛中心大會上,2000餘名心血管領域醫療人員和專家學者,圍繞中國胸痛中心建設與認證、心血管領域的最新指南和研究進展等內容展開交流。記者真切體會到,胸痛中心建設的燎原之火已經勢不可擋。

開幕式現場

中國胸痛中心建設體系初步完成

對急性心梗患者而言,通過建設規範化的胸痛中心,盡量縮短早期救治時間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的最有效途徑。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大會主席葛均波教授介紹說,據近7000例我國心梗患者案例分析結果,其在胸痛中心的心梗救治死亡率降低到了3%以下,而非胸痛中心的心梗救治死亡率則在5%左右 。

規範化胸痛中心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也是近年來,院士、專家們大力呼籲倡導的原因所在。2017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關於印發胸痛中心建設與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的通知》(下簡稱《通知》),更是把胸痛中心建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大會主席霍勇教授介紹,目前中國胸痛中心總部官網註冊醫院數超過3500家,並持續增長。中國胸痛中心建設體系已初步完成,成立了胸痛中心認證工作委員會,完善了評審流程及兩套認證標準,成立了胸痛中心總部與4個區域認證辦公室,同時篩選了49家胸痛中心示範基地。會上,舉行了2018年度第二批胸痛中心通過部門授牌儀式,107家醫院通過了認證。截至目前,已有562家醫院通過認證。

2018年度第二批次通過認證的胸痛中心授牌儀式

提起胸痛中心建設,有一個人無論如何繞不開,他就是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大會執行主席向定成教授。作為第一個引進胸痛中心的國內專家,他將中國胸痛中心建設的進程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即2013年前,模式探索階段。「在2010年左右,行業內提出了綠色通道理念,並逐漸推廣開來。但我在國外考察時發現,聯繫院內院外的胸痛中心建設已經相對成熟,且得到了廣泛的讚譽。2010年,我們就開始籌備胸痛中心建設。並在2011年召開了第一屆中國胸痛中心高峰論壇(中國胸痛中心大會前身)。」 向定成告訴記者。

沒想到的是,論壇上的一次演練顯示出了胸痛中心建設的成果,救治時間成倍的縮短、住院費用的大大減少都給這項工作打了一針強心劑。

隨之而來的是第二個階段,即2013年~2016年7月,推廣階段。伴隨專家隊伍的不斷擴大,行業內發出了倡導胸痛建設的最強音,這些聲音被帶到了全國「兩會」,帶到了相關主管部門。2017年11月下發的《通知》更是進一步提出,滿足建設條件的二、三級醫院要建設胸痛中心,各省市衛生行政部門頒布具體政策推動胸痛中心的快速發展。胸痛中心建設大幅度提速。

第三個階段,即2016年7月至今,加速推動規模發展階段。向定成表示,中國胸痛中心建設能夠發展到如此規模,是一批專家和長官共同努力的結果,「沒想到僅幾年時間,胸痛中心建設又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質控是下階段工作重點

向定成所謂的下一個階段,也是葛均波、霍勇以及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大會執行主席王焱教授掛在嘴邊的,即品質控制。王焱表示,不能出現一哄而上又一鬨而散的局面,持續品質改進是今後的重中之重。

「明年,胸痛中心認證數將達到1000個。最初,我們關注到基層胸痛建設的必要性,增加了基層認證數。」王焱說,形成規模後,就要預防可能發生的品質管理問題,比如部分醫院對胸痛中心建設理念認識不足、為認證而認證、隻作秀而不解決實際問題;也要預防可能出現的部分醫院未建立常態化品質控制機制,隻應對檢查,不落實;部分醫院填報數據不真實,懈怠,不及時等等。未來將通過4個區域認證辦公室加大抽查、核查力度,即使是大醫院做得不合格照樣被警告甚至摘牌。

為進一步加強胸痛中心建設,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處長王毅也提出了進一步要求,一是各地衛生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長官,各方協調配合,進一步推動胸痛中心建設;二是加強統籌規劃,對照相關規定制定任務,成熟一個認證一個,2020年實現全覆蓋;三是加強監督與管理,品質持續改進,進一步加強救治能力,縮短救治時間。

未來,胸痛建設還將繼續加強推進三全模式,即全域覆蓋、全民參與、全程管理。這一理念的提出將胸痛中心建設推廣至社會層面,全民參與是指儘可能動員更多公眾的參與,若沒有公眾的參與,無論醫師如何努力,政府給予多大支持,最終依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全程管理是說防、救、治、康相結合,從預防疾病的發生,到對高危人群進行風險評估,再到發病患者的急救治療,最後涉及患者的康復。

文/健康報記者 王天鵝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