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薇很努力,但《求證》還是成了舞台“災難”

影視明星主演的話劇年年有,今年特別多。近期亮相北京演出市場的便有王學圻的《爸爸的床》、陳妍希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趙薇的《求證》等。其中,《求證》因是中國第五代電影名導田壯壯的首部戲劇作品,加上趙薇三年多沒有接拍任何影視劇,劇本出自美國金牌編劇大衛·奧本之手—— 2001年獲得托尼獎、普立茲戲劇獎等多個獎項的肯定,演出前格外引人注目。這都給期待的觀眾留下兩位話劇新人絕非“玩票”,要聯手打造一出好戲的印象。

一些渴望看到新鮮演出的觀眾,更是盼著田壯壯能用出乎意料的電影手段拓寬戲劇舞台的邊界。畢竟國內外執導話劇、電影皆遊刃有余的好手不在少數,田壯壯用翻拍電影《小城之春》致敬過的大師費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是隨著演出大幕落下,觀眾的期待落空。

電影《證明我愛你》中的凱瑟琳由奧斯卡影后格溫妮斯·帕特洛飾演

意涵豐富的“求證”

《求證》劇本用將當下與過往、夢境與現實糅合的方式,講述25歲的芝加哥女孩凱瑟琳論證全球性的數學難題“素數數學原理”的經過和後續波折。她的父親羅伯特是名大學教授,罹患精神分裂多年卻不自知,以為年紀輕輕便取得極高數學成就的那個自己猶在,幻想能夠再度攻克難關。凱瑟琳為了照顧晚年病情越來越嚴重的父親,多年幾乎不出家門,僅有一段不過大半年的高校求學經歷,父女倆的生活資金來源依靠凱瑟琳遠在紐約工作的姐姐克萊爾。

凱瑟琳雖然沒有像樣的學歷,卻繼承了父親全部的數學天分,加上自小在數學天地浸淫,她動手解決難題的能力已然超過父親年輕時,這點羅伯特與她均心知肚明。但由於年齡臨近羅伯特發瘋的年紀,她擔心自己也會遺傳父親的病症,有過短暫的消沉。父親的斥責與鼓勵下,她獨自完成求證素數原理的手稿,偷偷藏於父親工作用桌的抽屜。

父親逝世後,他的學生哈爾前來整理他留下的一百多本筆記,其間與此前互有好感的凱瑟琳確定戀愛關係。凱瑟琳非常清楚父親的筆記沒有任何價值,將抽屜鑰匙當作愛的禮物送給哈爾,哈爾拿到手稿如獲至寶,但卻懷疑手稿由羅伯特完成,很難相信身為數學博士的自己都搞不明白的難題,比他還小的凱瑟琳能輕易解決。趕來處理父親喪事的克萊爾,也認為凱瑟琳在竊取父親辛勞的成果,是發瘋的前兆,更加堅定要把妹妹帶到紐約,準備伺機帶她看精神科。

愛人與姐姐對凱瑟琳的質疑,包含掌握話語權的男性對女性學歷、能力、智商、年齡以及性別本身的歧視,和一些女性的甘做男權附庸。由是,“求證”劇名意涵豐富,不但直指凱瑟琳“求證”素數原理、哈爾“求證”凱瑟琳的數學天分,還間接“求證”凱瑟琳與另外三名角色的情感關係,帶出凱瑟琳對自我價值,即女性主體意識的“求證”。

趙薇很努力,可是演錯了方向

2005年,拍過《莎翁情史》等影片的英國導演約翰·馬登將該劇改編為電影《證明我愛你》,凱瑟琳的飾演者是憑借《莎翁情史》加冕奧斯卡影后的格溫妮斯·帕特洛,羅伯特與哈爾分別由《沉默的羔羊》裡的安東尼·霍普金斯與《斷背山》中的傑克·吉倫哈爾出演。這部影片將劇作結構適當調整,同時補充大衛·奧本筆端沒有提及或者舞台上難以交代的細節,以便符合電影敘事的需要。哈爾求證凱瑟琳手稿時,有他與師長、同學一道討論、推算的畫面。凱瑟琳夾縫之中書寫手稿的艱辛,也有鏡頭給予展示。

帕特洛塑造的凱瑟琳,既有天才的敏感與孤獨,又有疑似自己會瘋掉的沮喪與不安,兼具身為人女的責任與擔當、情竇初開少女的羞澀與單純,以及看待自我性別的冷靜與自信,是個內外情緒比劇本中的人物還要豐富複雜的多面體。譬如凱瑟琳將手稿藏在抽屜的原因,劇本中並沒明確提及,電影裡用不忍打擊傷害父親作注。凱瑟琳寫完手稿開心地準備與父親分享,父親先興奮地告訴她剛剛解決了某個難題,但實際上羅伯特寫下的只是一堆無用的垃圾。而她讓哈爾打開封閉自己天分與心血的抽屜,則是源於已經認定哈爾是充分理解、尊重她的知心愛人,哈爾的思疑讓她雷霆大發,甚至想毀掉手稿,並非她神經質的體現,這是對她借助愛情創建的信念的摧毀。

反觀趙薇,儘管觀眾可以明顯感覺到她為了演好凱瑟琳下了很大功夫,但或許是因首次出演話劇過於緊張,她的身體始終沒有放鬆,屢屢在呆板生硬與不知所措之間遊移,導致她雖然在某些場景借用衣著裝束還原出了美國女孩的年齡感,可是大部分時刻展示出的迷茫與堅持,卻像個不願走出青春期的小婦人所為,舉止莫名其妙又神經兮兮,看不出與女數學天才有什麽關係。

為了表現凱瑟琳備受各方壓抑的心情,《求證》劇本和電影版均讓她時不時嘴裡蹦出兩句粗話,這些粗話在趙薇的台詞中得到保留,表明趙薇不為偶像包袱所囿,可是鑒於她說絕大多數台詞時的語調與平時講話並無區別,給人一種很難張開口的軟綿感,夾在其中的粗話由於語氣明顯提高,顯得刻意而突兀。

諷刺的是,每當趙薇脫口而出一句粗話,或與哈爾的飾演者宋寧峰有任何舉止親昵的動作,她的粉絲都會鼓掌叫好,或者乾脆齊刷刷掏出手機拍照,似乎在對趙薇的豪放大膽予以鼓勵,殊不知這些不合時宜的舉動,不僅打擾正常觀眾看戲、打斷表演節奏,還有可能讓趙薇會錯意,以為自己演得挺好。但實際上她偏離了塑造人物的軌道,給觀眾造成凱瑟琳千真萬確人格分裂的誤會。

田壯壯的不作為最為致命

趙薇演錯人物,一因排練時間過短,致使她還沒能深入理解角色便要匆匆上台,折射某些戲劇製作機構起用明星出演話劇,只為追求短期眼球經濟效應的亂象。

該版《求證》首演前十多天舉辦主創見面會時,趙薇向媒體透露,從拿到劇本到當時的排練只有十幾天,同時開玩笑稱從沒排過話劇的她和田壯壯都被“騙了”,別人告訴他們一月時間足夠一台話劇出爐。她不知道的是,明星要想在舞台上有令人驚豔的表現,必須要付出時間成本,秦海璐在話劇《四世同堂》中飾演的大赤包能將觀眾深深折服,源於她在排練場打磨了將近一年。

演員個人的努力與天賦之外,導演根據演員的特質和角色的性格,對演員所做的針對性表演指導也很重要。可是據說當趙薇就凱瑟琳與哈爾的愛情戲份是否可以增加一些喜劇元素,讓原本悲傷的基調輕鬆一些時,田壯壯當即點頭。他使用“即時攝影”手段幾次捕捉趙薇面部表情特寫的處理,因為趙薇偏頗理解角色,也沒有幫助觀眾感應到凱瑟琳細膩的內心世界,隻討好了趙薇的粉絲,讓演出一度淪為粉絲見面活動。

趙薇的表演儘管有諸多不足,三個小時的演出基本沒下場的她至少把台詞完整背了下來,宋寧峰卻是台本都沒念利索,忘詞吃字現象嚴重。羅伯特與克萊爾的飾演者周野芒和主演過多部林兆華話劇的陳雅狄,相對要好許多,不過那是兩人多年在舞台上摸爬滾打,延續之前表演方法的結果。

這版《求證》如果只有上述問題,一些觀眾應該只會失望不至憤怒,更主要的是,田壯壯讓放在當下歐洲戲劇中也會搶眼的舞美,失去存在的意義。《求證》迄今已在全球誕生多個話劇版本,僅毛俊輝、周小倩等華人導演創排的版本便有十個左右。眾多版本的舞美只求符合現實主義題材戲劇的舞台要求,構建的場景保守寫實,僅僅充當背景。這版的舞美風格卻是高度抽象、層次豐富。

數根能夠發出白光的長燈管充當線條,建構的可移動幾何塊狀舞台主體,把表演區域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象徵凱瑟琳陪伴父親居住多年的房屋的後花園、客廳和書房。三個空間從前到後漸漸升高、慢慢逼仄,既彼此獨立,又能藉由樓梯連為整體,直觀描摹凱瑟琳身處交談、休息、工作環境時的不同心境,道出這間舊屋與她密不可分,是她與父親、克萊爾、哈爾的父女情、姐妹情、愛情起伏的見證,以及她的數學天分與實操能力的誕生和滋養處。正因如此,得知克萊爾要將房子賣掉,她才勃然大怒。

三個空間通過旋轉舞台,組合變換成不同場景時,流動的電影氣息撲面而來,承載遊移其間的凱瑟琳,和不同的對象在不同場合言語交鋒之際,延展出的多面性情。

田壯壯本可以借此將該劇的電影質感放大,卻用場景轉換間隙的黑幕時長平均約兩分鐘的方式,讓電影感一點點被吞噬掉。而擺在舞台上的諸多現實主義風格的道具,不僅視覺上無法與舞美融為一體成為礙眼之物,演員也因沒人指導,不知道該如何使用舞台空間,像被大多數校園戲劇附體般,或者滿台胡亂走位,或者被束縛於某個角落乾巴巴表演。整個舞台,都在拒絕為有效推動敘事、塑造人物服務。

或許一切根源都在時間不夠。田壯壯對該劇的“貢獻“,幾乎只有排了兩版結尾。逐漸升起的書房空間內,凱瑟琳或與哈爾相擁站立,或孤零零一個人。考慮到該劇對於兩人的愛情走向有較為清晰明朗的交代,這種對劇本尾聲的雙重解讀,並不具備真正的意義,兩種結果本質上是一回事,哈爾並不會讓凱瑟琳獨自等待。

《求證》排練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