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千與千尋》首登國內銀幕:18年後再相逢,感動一如當初

“望”版海報。

“千與千尋,請多關照”,宮崎駿在《千與千尋》上映之際曾為中國觀眾寄出一封親筆信並配上了手繪漫畫。影迷的“關照”則不負日本動畫大師的期望,上映四天,電影票房已突破兩億,力壓同期新作《玩具總動員4》,在社交媒體上也引發熱烈討論。距離首映已過去18年,這部經典佳作依然展現出強大的感染力。

10歲少女千尋在搬家途中與父母誤入由湯婆婆管轄的中世紀魔法小鎮,在這裡不勞動者的宿命便是變成動物。在父母因為貪吃失去自我後,千尋毅然前往湯婆婆運營的“油屋”打工,與“油屋”中的其他人一樣,千尋不再擁有自己的名字,而成為了“千”。白龍、河神、無臉男、鍋爐爺爺……是摯友亦是敵人,宮崎駿在千尋的冒險歷程中安排了一個個天馬行空的角色,千尋在每一次考驗中成長,最終逃脫了魔幻世界也救出了雙親。

“守”版海報。

《千與千尋》於2001年7月上映後,隨即在全球範圍內掀起觀影熱浪,時至今日依然以超過300億日元的成績穩坐日本影史票房冠軍的寶座,也印證了粉絲口中那句“宮崎駿隱退後必出神作”。1997年,在其代表作之一《幽靈公主》的首映式上,宮崎駿第三次宣布停筆,這部承載了他對人類與自然關係思考的電影一度摘得日本影史票房桂冠。然而,隨著《泰坦尼克號》票房反超《幽靈公主》以及吉卜力工作室後作《我的鄰居山田君》遇冷後,時年60歲的宮崎駿再次出山,便有了風靡近20載的《千與千尋》。

“電影的靈感,來自於我童真的朋友們。所以如果看完千尋,大孩子和小孩子都能高興的話,那麽爺爺就贏了,我是想要認真地一決勝負。”宮崎駿一貫唯美精致的畫風足以牢牢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而電影中對於現實的暗喻和生命意義的探討是成年人奉其為經典的理由。

永葆初心和追尋自我,電影的兩大主題在由國內知名設計師黃海創作,廣受好評的“守·望”海報中清晰可見。在“守”版海報裡,成長後的“千”輕撫弱小蜷縮著的千尋。在這個嚴守殘酷規則的小鎮裡,千尋憑借勇敢和率真幫助河神、給予無臉男溫暖,始終牢記著自己的名字,從而幸免於淪為透明人。

“望”版中,千尋手拾鞋子,在白龍和無臉男的守護下,光腳踏水前行,如同她坐上有去無回的列車營救白龍那樣,即使前途未卜,但此時堅定的內心任誰都無法動搖。影片結尾,千尋與開始一樣依偎著父母穿過黑黝黝的隧道回到現實世界,但閃亮的發帶暗示女孩已經悄然完成了蛻變。

“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白龍放開千尋的手時這樣說道,兩人再相見的約定能否兌現是電影留下的最大懸念,但觀眾似乎也無需太過糾結,畢竟宮崎駿也說:“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坐上電車,展開充滿期待的旅程。”(作者:王筱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