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臟的這種病證可用艾灸

腎病泛指腎臟的各種病證,主要表現為腰膝酸痛、尿頻或少尿、蛋白尿、水腫、乏力等。腎病患者還常見全身浮腫,開始見於眼瞼及顏面,逐漸遍及全身;血壓可升高或正常;可有尿少或血尿。中醫認為,腎病是由外邪侵襲、勞欲過度或久病耗傷導致精氣虧虛所致。

腎病艾灸取穴

第一組: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足三裡穴、豐隆穴

第二組: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腎俞穴

神闕穴位於臍正中;

中脘穴、關元穴分別位於神闕穴上4寸和下3寸處;

肝俞、膽俞、脾俞、胃俞四穴分別位於第9、10、11、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腎俞穴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足三裡穴位於膝眼下3寸處;

豐隆穴在外踝尖上8寸處。

操作方法:

中脘、神闕、關元等三穴可共用1個四眼艾灸盒,艾灸時間在40分鐘到1小時。

足三裡、豐隆等兩穴用艾灸罐灸,每穴15~20分鐘。

肝俞、膽俞、脾俞、胃俞和腎俞等穴可共用1個四眼艾灸盒灸,時間1小時以上。

治療原理:

第一組穴位能調和胃腸功能,使胃氣上升,從而起到補益脾胃、升發脾陽、化痰滌濁的作用。

第二組穴位能提升人體元氣,補益腎陽。

馬氏溫灸法

艾灸治療腎病,亦可參考馬氏溫灸法(1~9日循環灸的方法),每次選3穴,每個穴位每天灸1次,每次20分鐘。

第一天:中脘穴、足三裡穴、神闕穴

第二天:關元穴、曲骨穴、三陰交穴、神闕穴

第三天:腎俞穴、照海穴、神闕穴

第四天:志室穴、復溜穴、神闕穴

第五天:命門穴、天樞穴、氣海穴、神闕穴

第六天:膈俞穴、京門穴、神闕穴

第七天:大腸俞穴、水道穴、神闕穴

第八天:章門穴、陰谷穴、神闕穴

第九天:期門穴、懸鐘穴、神闕穴

小 結

1、患有腎病的朋友一定要臥床休息。臥床能增加腎血流量,可改善尿異常,預防和減輕併發症,防止感染。

2、艾灸治療腎病,少則3個月到半年,多則1年至數年,所以當您選擇用艾灸治療腎病的時候,就要選擇堅持,持之以恆很重要。

3、腎病患者要低鹽飲食,吃得清淡一些,忌酒及辛辣性食物,少食油膩食物。忌食豆製品(如豆腐、豆芽、豆粉等)。

4、要根據自己的體質與耐受程度來選擇穴位、確定艾灸方法,比如是每天施灸,或隔天一次。很多治療方法可能適合一類人,但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患者要當自己的醫生,多觀察身體給你反饋的信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