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崇禎時代,清軍為何能避開山海關和北京,一路打到江蘇?

我們都知道,明朝是在1644年滅亡的。然而,在這之前,從1642年11月27日到1643年1月27日,短短60天的時間,在大明皇帝還在北京坐殿的時代,關外的清軍竟然能夠長驅直入,一直打到山東、江蘇,搶走了1.2萬兩黃金,220萬兩白銀。直到這場浩劫接近尾聲,崇禎皇帝才看明白怎麽回事。

發生這一劫難時的內閣首輔大臣名叫周延儒。這個家夥比較貪財,但是因為受到“小東林”黨的支持而上台,這也是他陷入絕境的原因,因為他有小東林的背景,所以與宦官作對,結果貽誤戰機,才發生了清軍60天掃蕩中原的慘劇。1642年,周延儒為了履行對支持他上台的“小東林”黨的承諾,剝奪了東廠的權力,因此,宦官首領視周延儒為死敵,開始挑撥他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不久,周延儒便失去了崇禎的信任。

就在這時,前線局勢又開始惡化。崇禎這才想起已故大臣楊嗣昌的建議:不可兩線作戰,不能同時打兩場戰爭。於是,崇禎就命令楊嗣昌的門徒——兵部尚書陳新甲派人向皇太極求和,願意把寧遠以北、西至蒙古的關外領土劃歸清朝。結果,一不小心,其中一份關於求和的密件被邸報傳抄,發到全國官員的手中,立刻激起了軒然大波。而崇禎又不敢對此事負責,害怕被人指責他妥協投降,於是,把陳新甲拿來當了替罪羊,逮捕殺頭,說這一切都是陳新甲的主意。

崇禎為了表示此事與己無關,不但沒有按照約定派人去議和,反而讓寧遠守將吳三桂率領4000人馬,向清軍發起進攻。當然,這次軍事挑釁很快被粉碎,但是皇太極領教了崇禎的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再也不會跟明朝議和了。就在這年冬天,皇太極的七弟阿巴泰率領一隊清兵南下,避開山海關,從薊州長城一帶入關。守衛薊州的明朝將領趙光汴指揮不當,導致薊州陷落。趙光汴被逮捕,等候發落時,送給首輔周延儒兩萬五千兩銀子,官複原職。與此同時,崇禎打算派某大學士去通州抵抗清軍,周延儒想搶頭功,堅決要求出鎮通州。到了通州後,周延儒不敢出戰,整日在軍帳中飲酒作樂,竟然憑空虛構了一場與清軍的大戰,並拿著這份並不存在的戰報,親自回京稟報皇帝。

崇禎聽了這場被周延儒描述的栩栩如生卻並不存在的戰役後,喜出望外,立即給他加官進爵。然而,紙裡包不住火,清軍並沒有理會在通州嚴陣以待的明軍,而是繞道北京,直接殺入河北,沿著華北平原,一路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燒殺搶掠,直到蘇北一帶才勒馬。清兵返程途中,崇禎皇帝才看明白怎麽回事,也看破了大臣們的謊言和武將的怯懦。結果,周延儒以謊報軍情被查辦。一些大臣為周延儒求情,更加激怒了崇禎,並下令將周延儒處死,但念其為朝廷效力多年,允許其在獄中自殺。

周延儒之死,暫時平息了崇禎的怒氣,但卻難以補償清軍入境給廣大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清軍撤離後,各地又爆發叛亂,人口損失三分之一,很多村鎮化為一片廢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