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虹含:區塊鏈投資是否是財富管理的新方向?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虹含

  一、區塊鏈投資的定義

  區塊鏈因解決了有價值資訊的傳播和去中心化問題而被譽為是“下一代互聯網”。 根據統計,2012-2015年,全球區塊鏈領域吸引的風險投資增長超過了200倍,投資額從 2012 年的200萬美元增加至 2015年的4.69億美元,累計投資達10億美元左右。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支持,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庫,該數據庫由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數據區塊有序連接而成,區塊中包含一定時間內產生的無法被篡改的數據記錄資訊。因其具有的去中心化、透明性、開放性、自治性、資訊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徵,區塊鏈可廣泛應用於除數字貨幣以外的支付匯兌、登記結算、知識產權保護、身份認證、防偽與供應鏈、物聯網等諸多領域,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在金融投資領域,區塊鏈具體應用範圍包括點對點的交易,P2P的跨界支付、匯算、結算,也可以應用於記錄各種資訊,如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等,應用於土地所有權、股權真實性的驗證和轉移,以及智能合約管理。因區塊鏈技術降低金融機構運作成本大有成效,共享金融成為可能。

  儘管區塊鏈是比特幣所首創和應用的一種技術和協定,但區塊鏈並不等同於比特幣,其應用也不會隻局限於比特幣。比特幣作為區塊鏈投資的一個虛擬貨幣案例,它的發展和特徵標誌著區塊鏈投資的走向。比特幣的發行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而依靠大量算法計算產生。而人民幣等法定貨幣則依靠國家主權背書而發行,受到嚴格金融監管。此外,由於比特幣區別於其他虛擬貨幣的極度稀缺性,其吸引了不少比特幣玩家置身其中。從比特幣發行到比特幣泡沫頂峰時期,比特幣的漲幅鋼彈2000萬倍,遠遠高於其他虛擬貨幣品種的漲幅,吸引了大量普通投資者參與到市場。然而好景不長,2013年比特幣價格暴漲至1000美元,其後兩年內比特幣的投資者都在經歷著“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的煎熬,2015年初價格跌破160美元。比特幣價格的暴漲暴跌,也影射出區塊鏈投資暗含的巨大風險和商機。

  二、區塊鏈的造富效應

  區塊鏈雖然不是高深的技術,但是分布式記账、去中心化信任、數據公開透明不可串改的屬性,都在支撐這一個巨大的流動性泡沫。全球6000多個不太受到嚴格監管甚至零監管的數字代幣交易所,為這些數字資產提供了巨大的流動性。全球每天比特幣交易價值已經超過200億美金。這是革命?還是顛覆,或是鬱金香2.0?或者說,僅僅是一次普通的金融投機?不合格的投資人,本不應該進入高風險的投資階段,但人性的貪婪是沒有上限的。我們越是深刻研究區塊鏈技術,我們越能感受到人性的貪婪和恐懼,似乎兩者總是一起出現。

  人人都想一夜暴富,比特幣更被幣圈認為是投資金融界的一匹黑馬,“挖幣”變成一種信仰,似乎只要電腦夜以繼日的運轉就是財富的積累。比特幣瘋狂影響力來自於其瘋狂的造富能力,多少屌絲一夜翻身變成高富帥。比特幣以初始的0.3美元在短短的六年間一度飆升近20000美元,一部分人的暴富不斷挑逗著投資者的神經。這種短期的市場繁榮是以不依靠任何實體經濟,漲跌不受任何實物控制的方式躍然市場。做不了穩定器與晴雨表的虛擬貨幣,卻切切實實的創造著投機、套利的機會。

  比特幣自2011年初以0.3美元首次成交便開始其跌漲起伏的新征程;2012年4月比特幣首次達到1美元;2012年比特幣迎來第一次泡沫,衝頂30美元,一周後暴跌,此後低迷的狀態一直持續著;2013年比特幣的理念逐步被人接受,價格也呈現爆發的趨勢漲至1000美元,好景不長,接下來的兩年內比特幣的投資者都在經歷著“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的煎熬;2015年初價格跌破160美元;2016年價格漲幅超過200%,遠超房地產等行業;2017年是比特幣爆發的一年,不斷刷新著歷史新高,如果5月以2000美元購買比特幣,12月17日將會獲得近1000%的收益,比特幣達到峰頂19194.03美元;截止2018.1.25以11058.06美元收盤。如此瘋狂的價格漲跌,被稱為“史上最大的投機泡沫”。

  回顧比特幣和區塊鏈市場的造富效應,我們發現造富效應不僅僅帶來了創新,更帶來了投機,瘋狂的投機。投機者在這短短幾個月經歷了一場欣喜忽悲辛的萬念俱灰。投資全在一霎那,一面是天堂,一面是地獄。

  三、區塊鏈投資的風險

  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比特幣交易市場,從普通投資者到身價過億的企業家,從個人投資者到機構投資者,參與人數眾多、資產規模龐大,比特幣何去何從影響深遠。

  1.顛覆投資理念

  真正顛覆性的概念或者技術一定是難以理解的、難以接受的、甚至深惡痛絕的,輕易能讓我們接受的任何概念都不具備顛覆性。區塊鏈投資的顛覆,意味著上下顛倒。就像最近的代幣投資場景,投資不叫投資,改叫“要額度”了,原來投資人是坐北朝南的甲方,現在卻成為到處求人“要額度”的乙方。這就叫顛覆,所謂的代幣投資,最先顛覆的就是這幫號稱最熱愛破壞性創新和顛覆式創新的風險投資人(VC)。這不僅僅是一個區域事件,而是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民間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偉大博弈;或許也可以說,確實是本世紀最大的一場金融投機,他可以滿足關於投機的所有最瘋狂的定義。最巧妙、最令人難以拒絕的是像以太坊、NEO、Qtum、SmartMesh這類底層鏈(協定層)他們將在虛擬世界搭建一個數字王國,進入這個王國,自然要將手中的本幣換成該王國通行的票券——代幣、令牌或者通證。通證就是這個基於區塊鏈的數字世界內的通用“Currency”,而且是加密數字通證。這一虛擬數字王國的建立,成功的繞開了金融監管的法網。

  2.避開稅收監管

  把一個區塊鏈生態中未來要通行的通證提前買給未來的社區成員(用戶),這種行為就叫做1C0:首次數字通證發放!該通證雖然不代表證券,但其總量是恆定的。隨著該生態的壯大,“移民”到其生態的“數字公民”就越多,他們都需要通過一個入口“去換匯”,這種需求越來越大,就會導致該生態的通證價格扶搖直上,加上投機分子的炒作,整個區塊鏈通證價格都被推上了天。隨著前期的獲利效果刺激,身邊的投資人都加大了數字代幣的投資力度,放大效應指數級增長。數字代幣账面收益,是否要納稅?該項哪個部門納稅?該如何納稅?該在什麽時刻納稅?什麽頻率納稅?沒有答案,因為我們國內還沒承認數字通證的資產價值,所以就像我們的遊戲账戶裡多了一些虛擬道具物品,稅務局根本不會對其征稅。

  3.“韭菜”全盤買單

  幣圈這個群體,跟之前的TMT科技創業群體,氣質和氣場有著巨大的不同。不是因為他們錢包裡的比特幣值錢了,變得土豪了。而是因為有很多人做事情無節操、無視法律和規則、無視道德和良心的底線,唯恐天下不亂。把如此高風險的數字代幣,分散給成千上萬個風險承擔能力極低的“小韭菜”,割了一波又一波。這些被投機衝昏了頭腦的韭菜們突然間殺入了投資圈,排著隊要高溢價搶下一些老牌投資人正在評估價值的一家區塊鏈企業的“投資額度”。 最終那些非專業投資人士、俗稱“韭菜”的老百姓,被投機的浪潮裹挾了進來。當然,也有可能他們是被一些“傳銷組織”洗腦後強迫進來幫忙淘金。非理性投資者大量湧入市場、代幣項目團隊跑路等問題的出現,極大增加了市場崩盤的風險。

  4、背離實體經濟

  如果經濟總量和代幣流通市值區域接近,區塊鏈是真的能改變我們生活,讓社會效率更高,讓數據孤島鏈接,讓一切產品、服務以及資產的交易流通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基於區塊鏈如果髮型國家主權數字貨幣,那麽也會有防偽成本低、數據可追蹤、難造假等優勢。但是區塊鏈投資真的服務於實體經濟嗎?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的價格膨脹並不能表明其內在價值,價格的波動並不是由其價值所決定的。媒體的關注度、投資者的情緒、監管政策的導向以及日趨激烈的挖礦競爭都會使得比特幣反覆出現暴漲暴跌的情形。導致動蕩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比特幣完全獨立於實體經濟,價格變化不受實物資產的掌控,沒有可對接的實體。目前來看,比特幣對實體幾乎沒有任何意義。區塊鏈投資脫離實體經濟的問題,使得其難以成為理性投資者的最優選擇。

  四、區塊鏈投資的建議

  區塊鏈是中性的技術,區塊鏈之上的數字代幣卻亦正亦邪,用好了,可以讓一個小國決勝未來三十年,從全世界的數字資產交易中收稅,在極短的時間內改變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用的不好,卻可能毀了本國的金融管制體系,激發群體性事件。基於上述區塊鏈投資所存在的風險,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1.投資者需要擦亮眼睛

  投資者需要從魚目混珠的區塊鏈投資中,甄別出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夠保證自身收益的區塊鏈投資。不能被投機浪潮吞噬理智,盲目跟風,從而在投資泡沫中保全自身,減少整體市場的動蕩。不參與風險性高的投資活動。為了保證家庭生活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個人投資理財所追求的收益應該是穩定性較高的類型,要求個人投資者時刻關注投資的風險,避免參與波動性大,風險率高的期貨、金融衍生品投資。高風險往往意味著高收益,高風險也意味著高收益和高損失。不要夢想一夜暴富。個人理財是一個貫穿一生的理財生活方式,它不是賭博,也不是投機。個人投資者進行理財投資時 目標首先要保證資產的不變質,其次才是取得收益。所以在進 行理財投資時,一定要合理評估風險,將投資時間看做是一個 較長時期的事情,要有長遠的眼光和打算,不要在資本市場上 一有風吹草動時就如驚弓之鳥,茫然不知所措。頻繁的買入和 賣出都是短視的行為,在個人理財投資中我們要堅持長線價值投資的理念。

  2.監管部門加強數字貨幣監管

  金融監管部門對於比特幣的態度不應打壓而應引導規範發展,具體舉措應聚焦加強對比特幣的監管,頒布規範性檔案,促進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深度融合,引導比特幣與法定數字貨幣的合作,真正做實比特幣脫虛向實。具體而言,首先是爭取對各類“聯盟”做出引導,防止再次出現“劣幣驅逐良幣” 的業態,需要防範可能的消極因素, 如傳銷利用、無規劃的產業布局、盲目頒布鼓勵政策等;其次,對技術發展的導引,建立必要的標準,為開放協同的公信技術環境做好導引;再次,對公信力的產業需求進行規劃導引, 在審計、廉政、公證、產權等公信服 務中布局區塊鏈基礎設施創新研究和產業規劃,規範市場行為,防止重複建設;最後,要重視並加強國際間合作,導引國家人才交流和開放性競爭與合作,充分運用中國在國際經濟領域中的優勢,抓住本輪世界經濟格局轉型中的機遇。

  3.加強對投資者的金融知識教育

  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對於家庭投資所應具備 的金融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投資者的金融知識的教育不僅有利於家庭 資產的合理配置,促使家庭資產增值,同時有利於規範投資行為,促使金融市場持續穩定發展。為了更好地調動家庭 投資的積極性,同時使得家庭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資決策,國家應加大對家庭金融知識的教育。國家可以頒布相應的政策,更好地倡導家庭參與到金融市場當中去,同時,可以定期邀請專業人士舉行講座,對於有投資欲望但是對金融市場了解不充分的家庭,加強金融知識的教育,使其更好地做出投資決策。

  4.多樣化金融產品創新

  金融機構應提供多樣化低風險產品。金融機構應全面了解投資者情況,根據國家政策、經濟發展要求以及投資者需求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雖然我國人民生活水準有所提高,但是依然不是特別富裕,因此風險承受能力較弱。同時,我國金融市場起步較晚,家庭對金融市場並不是特別了解,家庭投資參與意識不強。因此,在面對家庭投資者時,金融機構應以低風險的金融產品為主要內容。

  作者李虹含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產業更新與區域金融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袁麗琪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碩士研究生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研究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