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由《因法之名》看現實題材劇進入深水區

張豐毅(左)、李小冉在電視連續劇《因法之名》中。百度供圖

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和鳳凰衛視影視中心出品的電視劇《因法之名》日前已經收官。看了這部劇,我感到現實題材創作正在漸漸進入深水區,《因法之名》就是一部啃骨頭的作品,給我們留下的思考比觀劇的快樂更多。

這部電視劇將檢察機制的歷史性變革與檢察隊伍的代際變化聯繫起來,將複審司法案件的複雜性與本劇公檢法人員的倫理情感糾結起來,通過角色倫理關係設計來講述法制故事,是其鮮明特色。許志逸案、葛晴案涉及的主要角色均為親友,最後觸及的是現代司法體系和傳統倫理的尖銳矛盾。故事的發生地還不在北上廣,更像二三線城市。這種城市裡現代化步伐沒有北上廣大,公民意識沒有北上廣強,傳統的宗法勢力和倫理勢力佔重要地位。所以這部劇的敘事空間選擇得很準確。

該劇所附著的社會價值也值得尋味。許志逸是今天社會生活複雜化背景下出現的一個新的錯判角色。劇作處理力圖讓道德評判和法律評判各歸其途,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電視劇有啟迪認識功能,還有社會譴責和複位功能,在觀眾觀賞效果上,劇情給予許志逸的懲戒是不夠的。“有縫的蛋”怎麽處理呢?我們以前處理的都是“無縫的蛋”,受了委屈就把他解救出來,但是“有縫的蛋”被錯判以後,我們的同情心應該往哪裡放?還要深思。陳碩這個唯利是圖的律師角色也耐人尋味,先問油水再問案情,給觀眾留下了應該予以鞭撻的深刻印象。

這部劇留下了比較大的思考空間。現實主義題材創作應該表現出向深水區和啃骨頭邁進的態勢,這部劇在這方面值得肯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