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66隻基金高倉位運作 年內平均回報率高達25.7%

166隻基金高倉位運作 年內平均回報率高達25.7%

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今年以來A股市場漲勢如虹,權益基金也開始陸續收復去年“失地”。普漲行情下,成績最為“喜人”的莫過於一直保持高倉位運行的權益基金,由於完整地“吃上”了今年市場的反彈行情,斬獲20%回報率的基金不在少數。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在今年一季度,持股倉位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基金大致有166隻,這166隻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高達25.68%。當然,由於配置標的千差萬別,不同產品之間的業績也有較大差距:業績最佳者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有49.48%,業績最差者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13.57%,首尾相差近36個百分點。

166隻基金高倉位運作 近九成年內回報率超20%

今年以來,績優基金和高倉位基金之間的重合度之高不容分說。

首先,保持高倉位運作的基金大概率能夠獲得較高回報率。《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梳理了今年以來持續保持高倉位運作的基金,如果以持股比例90%為限(滿倉持股比例為95%),截至3月15日,基金四季報披露的持股倉位以及Wind資訊倉位估算模型測算的結果中,持股倉位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基金有166隻。

受益今年A股市場強勢反彈行情,這166隻基金在今年以來的業績表現也讓人眼前一亮:上述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全部在13%以上,最高回報率甚至達到49.48%;有146隻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均在20%以上,佔比近九成;35隻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均超過了30%,佔比達到13.16%。

而在另一方面,今年以來業績表現靠前的權益基金,其平均持股倉位也保持在較高水準。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收益率超過20%的1132隻權益基金,Wind谘詢測算的平均持股倉位為83.12%,在2018年四季報的平均持股倉位為79.64%,而在去年前3個季度,這些基金的平均持股比例分別為77.67%、75.86%和78.02%,可以發現,今年表現優秀的基金都有低位加倉的跡象,多數時間保持了高倉位運作的狀態。

毋庸置疑,能夠在今年以來取得較高回報率的權益基金,都是敢於在A股市場低位及時加倉或一直保持高倉位運作的基金,及時跟上了股市的反彈節奏。不過,今年以來上證綜指累計上漲21.17%,深證成指累計上漲31.39%,績優基金能夠取得超35%甚至逼近50%的回報率還需要基金經理有效配置資產。

基金配置重心差別大 年內回報相差36個百分點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上述166隻保持高倉位運作的基金,業績最佳者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有49.48%,業績最差者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為13.57%,首尾相差近36個百分點。同樣是保持高倉位運作的基金,為何不同的基金產品業績差別如此之大?

答案在於配置標的的不同。今年以來券商板塊領漲A股市場,能夠“吃下”券商板塊大漲行情的權益基金普遍能夠獲得較高回報率,另外,畜牧業、半導體材料、家電等行業在今年以來漲幅靠前;而旅遊、餐飲、銀行等行業在今年以來股價上漲比較平穩,今年以來,流通市值加權平均漲幅均不足10%。

166隻基金中,年內回報率最高的是前海開源恆遠靈活配置混合,該基金在今年以來已經取得了49.48%的回報率。記者觀察該基金截至去年四季度末的持股情況發現,其前十大流通股中出現了較多的券商股和地產股:中信證券、保利地產、華泰證券、新城控股、同花順等。

另外,記者梳理發現,前海開源恆遠靈活配置混合在去年四季度末對製造業的配置比例僅為29.93%,較之行業標準配置比例低出33.01個百分點。而該基金把更多的倉位配置到了金融業、房地產業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上,對這3個行業的配置比例分別為13.24%、23.23%和25.6%,均高出行業標準配置比例10個百分點以上。

反觀166隻基金中業績最差的一隻基金產品,其在今年以來的回報率僅有13.57%,跑輸同期上證綜指漲幅7.6個百分點,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踏空了今年行情。去年四季度末的持股名單顯示,該基金幾乎把所有的籌碼都押在了采礦業和金融業上,其前四大重倉股分別是湖南黃金、山東黃金、中金黃金和紫金礦業,4隻個股在今年以來的漲幅相對有限。

恐高情緒蔓延 逾80億元資金撤出創業板ETF

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在今年的反彈行情中,創業板風光盡顯。創業板指數從今年年初的1250點一路攀升,在上周二甚至達到1789點的高位,累計漲幅達到43.12%;隨後,創業板出現大幅調整,在上周五回落到1662點。與創業板大起大落的表現相呼應的,還有創業板資金的流動。

去年A股市場持續調整,創業板指在歷史低位滑行,各路資金借道創業板ETF入市抄底,創業板ETF的總規模從63.11億元增至310.19億元。不過,隨著今年以來創業板指不斷走高,“恐高”情緒也在持續蔓延,部分資金也選擇及時獲利了結,《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截至3月15日,已經有逾80億元資金撤出了創業板ETF。

各路資金加速買入 創業板指一度達到1789點

今年以來,A股市場一掃頹勢,主要股指逐步攀升。相較於上證綜指、深證成指的穩扎穩打,創業板率先攻下去年“失地”,並一路高歌猛進,並在今年3月12日達到1789點的階段性高點,而創業板指在上一次達到1789點還要追溯到去年5月份。

創業板指持續上攻的背後,是創業板交易量和交易額的節節攀升。《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3月12日當日,創業板的單日成交額高達2126億元,已經十分接近2015年牛市創下的2210億元的峰值;在交易量上,創業板在當日的成交量高達17557萬手,創下歷史新高,比2015年牛市6461萬手的峰值甚至高出近兩倍。

無論是國內資金還是外資,加速買入創業板股都推動了今年創業板指的大幅上漲。《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今年3月12日,創業板個股融資餘額比年初的385.5億元已經增長了30.02%;外資持有創業板股的數量已經達到20億股,較之今年年初增長了27.7%;在已經披露的240份2018年年報中,QFII機構出現在了18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單中。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科創板的加速落地也助推了創業板的火爆。科創板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目前已經進入讀秒階段。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大部分也是科技行業較為領先的企業,隨著科科創板的落地,科技股的估值也將會被重估,相關股票也將會因此受益。

抄底資金及時獲利了結 逾80億元資金快速撤出

不過,伴隨著創業板指的一路上攻,恐慌情緒也隨之而來。今年以來,部分此前在低位通過ETF入場抄底的資金,選擇了在獲利後快速了結。

今年以來,創業板指大幅上漲32.95%,創業板ETF頻頻遭遇資金淨贖回。《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截至3月15日,華安創業板50ETF的場內流通份額由208.97億份下滑至145.79億份,易方達創業板ETF的場內流通份額也由153.55億份下滑至最新的125.67億份。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創業板ETF產品成立的時間相差較大,也導致不同ETF產品的部門淨值相差甚大。如果按照ETF在今年以來每一天場內流通份額的變化,以及相關ETF產品在當日的部門淨值測算:今年以來,已有逾80億元資金陸續撤出了創業板ETF,兩隻龍頭產品華安創業板50ETF和易方達ETF在今年以來分別遭遇了32.23億元和44.44億元的淨贖回。

這與去年全年創業板ETF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去年全年,創業板ETF的總規模從63.11億元增至310.19億元,增幅達到391.51%。其中,華安創業板50ETF和易方達ETF規模增長最為明顯:華安創業板50ETF的規模由去年年初的2.03億元增至去年年底的91.3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的規模由59.06億元增至210.95億元。

不過,創業板ETF遭遇大規模贖回並非完全意味著資金不看好創業板後市,只能說明此前抄底入場創業板ETF的部分資金有明顯的風險偏好。

某大型基金公司一位ETF基金經理在近日分析稱,“創業板ETF遭大量贖回,確實表明部分資金認為短期內創業板指風險升高,但短期的申贖更多還是應視為正常的交易行為,不能以此判斷資金看空創業板。當然,如果短期贖回加劇,創業板面臨的波動可能也會上升。”

目前來看,雖然券商機構和基金經理對於創業板後市行情的預判有一定分歧,但在精選個股上達成高度統一。大範圍的題材炒作或將告一段落,前期市場部分績差股漲勢凶猛,主要原因是股價處於低位,疊加利好消息下資金的風險偏好回升,隨著相關個股漲幅較大,股價逼近前期的籌碼密集區,同時大股東減持頻頻出現,個股繼續上漲的壓力增大。

展望後市,專業人士均表示,有基本面支撐的優質個股會更受資金青睞,當前創業板指的大幅回調可能是較好的調倉時機。

公募加速布局MSCI 42隻主題基金年內平均回報超22%

在一系列利好帶動下,42隻MSCI主題基金今年以來表現突出,全部獲得正回報

本報記者 呂江濤

隨著本月初MSCI宣布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20%,國內公募機構布局MSCI主題基金的節奏也在加快。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上周末,已成立42隻MSCI主題基金(A/B/C類分開統計,下同)。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A股納入因子提升後,外資流入將進一步提速,市場普遍認為將帶來約5000億元的增量資金。目前,國內機構正加快“布局”MSCI相關主題基金,預計未來還會有與MSCI主題相關的基金發布。

MSCI主題基金加速擴容

資料顯示,A股市場中,最早的MSCI主題基金可以追溯到華安MSCI中國A股指數增強型基金,該基金由2002年11月8日成立的華安上證180增強指數基金轉型而來;此後,華夏基金於2015年2月份成立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及聯接基金。

不過,MSCI主題基金大規模的發行熱潮始於2018年,在2017年6月份MSCI正式宣布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後,國內公募基金公司開發此類產品的熱情被激活,開始了加速布局。

3月1日,明晟公司正式宣布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20%,並於2019年5月份、8月份和11月份分三步實施,調整完成後,預計成分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約為3.3%。此次,A股“入摩”權重再增加,也使得市場對MSCI主題基金的關注度大幅提升。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上周末,已成立的MSCI主題基金數量已達42隻(份額合並計算)。在新基金發行市場上,目前也有易方達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發起式聯接基金、銀華MSCI中國A股ETF指數基金等產品在售。

而從新基金募集申請層面上看,目前還有銀華基金申報的MSCI中國A股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聯接基金、新華基金申報的MSCI中國A股國際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聯接基金、建信基金申報的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增強型基金等13隻主題基金排隊待批。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從產品名稱上看,MSCI主題基金大部分都掛著“MSCI中國A股”的頭銜,但實際上各家基金公司旗下的MSCI主題基金背後跟蹤的指數標的卻不盡相同。目前已成立的MSCI主題基金多數主要跟蹤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MSCI中國A股指數和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

不過,隨著大批同質化MSCI主題基金的申報,不少機構也開始挖掘MSCI中國A股系列指數的空白地帶。MSCI中國A股消費指數、MSCI中國A股國際紅利低波動指數、MSCI港股通低波動指數以及相應的指數增強等主題產品,皆有公募基金開發布局。

MSCI主題基金年內表現亮眼

在一系列利好帶動下,MSCI主題基金今年以來表現突出。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目前市場上共有42隻名字中帶“MSCI”字樣的MSCI主題基金,截至上周五,這42隻MSCI主題基金今年以來全部獲得正回報,平均回報率約為22%。

其中,MSCI新華(512920.OF)截至上周末的部門淨值為1.18元,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為26.3383%,在42隻MSCI主題基金中排名第一;而MSCI低波(512390.OF)截至上周末的部門淨值為0.973元,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為17.5121%,在42隻MSCI主題基金中排名倒數第一。

對於MSCI主題基金的後市表現,市場普遍預計,如果MSCI將A股納入因子由5%提高到20%,預計會帶來680億美元的淨流入。而如果富時指數也將中國A股納入,預計會帶來100億美元資金的淨流入,相關MSCI主題基金將繼續表現良好。

招商證券的研報指出,2019年2月份,北上資金淨流入603.92億元,繼1月份後再次放量流入。2月份主機板佔比有所下降,中小創佔比提升。規模上,北上資金仍然集中加倉食品飲料(白酒)和家電,但從結構上看,TMT、醫藥生物的淨買入額佔比分別較前一個月提升4%和6%,消費和金融的買入額佔比壓縮。MSCI擴容計劃正式落地,整體進程提前,有望為A股帶來約4550億元增量資金。

招商策略還指出,近期MSCI發布了提高A股納入因子的正式計劃,預計在2019年內分三步將A股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提高至20%。第一,該計劃全年帶來增量外資約4550億元;第二,中盤股和創業板有望受益於MSCI擴容;第三,外資長期偏好A股的食品飲料、家電、金融等行業,但擬新增的中盤股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對外資的配置結構可能產生短期影響;第四,這是A股國際化的一大步,未來將繼續推動A股的機構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