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高血壓的人,想知道你的血管是否有硬化嗎?這幾項指標能告訴你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對於有高血壓的人來說,在把血壓控制達標的基礎上,避免高血壓對全身多器官的損害、預防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才是終極的治療目標,而各種併發症發生的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與發展,且這些病變的發生有一個逐漸進展的過程,能否做到早發現早乾預非常關鍵,這與有高血壓的人重視程度密切相關。

張先生高血壓十多年,與他患病年限相近的很多人都查出了頸動脈斑塊、腎損害以及輕重不等的心腦血管病,但張先生卻在這些方面基本沒有損害發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或許他這些年的一些做法能為更多有高血壓的人一些幫助。

血壓控制早達標

張先生診斷出高血壓時剛四十多歲,血壓150/95mmHg上下,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在是否需要服用降壓藥上猶豫不決,在儘可能改變生活方式如飲食清淡少吃鹽、避免久坐多運動等的基礎上,開始小劑量服用降壓藥,多年來血壓基礎控制在120/80mmHg左右。

【醫生評析】人體的理想血壓為120/80mmHg以下,超過此值即會對血管產生微損傷,一旦有高血壓的發生即表明機體自身血壓調節機制障礙且會持續存在,需要採取積極措施予以改善。雖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生活細節變化的不確定性會使乾預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不穩定性,及時藉助降壓藥的幫助可以持續穩定地達到強化降壓的目的。臨床實踐證實:對於高血壓的控制,越早進行強化治療、血壓控制達標的年限越長,對血管的保護成效越大,有高血壓的人獲益也將會達到最大化。

血糖血脂多檢測

張先生在經常監測血壓的同時,很注重對血糖、血脂的檢查,十多年來血糖雖然較從前有所升高,比如空腹血糖從4.8mmol/L到如今的5.6mmol/L,但未曾超過6.1mmol/L正常值的上限,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也始終控制在了2.6mmol/L以下。

【醫生評析】有高血壓的人通常機體各項代謝容易發生異常,且隨著患病年限的增長,糖脂代謝紊亂常會同時發生,臨床上約有一半以上的人會同時發生糖尿病、血脂升高。而血糖的升高與高血壓一樣會對血管造成損傷,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超標在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中起著更為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高血壓的人在血壓控制達標的同時,必須密切關注血糖、血脂的變化,力爭將空腹血糖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

心腦眼腎常關注

張先生每年會定期做體檢,為的是及時發現是否有早期病變的發生,通過很多簡單地檢查比如心電圖、眼底檢查、尿液檢查等對自己的全身狀況做了解,發現問題即請醫生進行指導,及時採取相應的乾預措施。

【醫生評析】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害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特別是對血管的損傷會從微小血管起始,眼底病變、腎臟疾病即是容易最早發生的微血管病變,而心腦血管等大血管病變雖然發生時間較晚,但在發生早期也會有一些蛛絲馬跡出現,一些看似很簡單的無創檢查不僅可以發現血管的早期損傷,而且可以起到一定的預測作用,比如:

  • 心電圖檢查 有高血壓的人左心室增厚是心臟心肌病理性改變的常見表現,早期篩查與診斷後積極採取措施可以得到完全逆轉,降低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4-8倍以上,而簡單的心電圖檢查即有助於及時發現左心室增厚。
  • 眼底檢查 眼底分布有大量的細小血管,往往是最早受高血壓、高血糖損害的血管,且是人體唯一肉眼可見的血管,定期進行眼底血管檢查可以明確觀察到血管形態、結構的變化,對發現、預測血管病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尿微量白蛋白檢查 血壓升高是腎臟病變發生的主要原因,而腎臟損傷後又會進一步導致血壓升高及增加血壓控制的難度,且腎臟血管屬於微小血管,非常容易受到損傷。因此及時發現早期腎損害不僅是保護腎臟的需要,更是預防心腦血管病變的基礎。定期進行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既可發現腎臟早期的微損害,也可預測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情況,對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人心腦血管病的發生風險極具預測價值。

綜上所述,張先生高血壓十多年,全身大大小小的血管基本沒有受到損傷,不是憑運氣而是緣於他採取了積極而合理的防治措施。這些措施並不複雜,關鍵在於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重視。

在目前影響人類壽命的危險因素中,高血壓首當其衝,儘管如此,只要能採取科學的乾預措施,它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完全可以與正常人一樣享有所期望的預期壽命,關鍵在於對它的重視程度如何。

那麼,您能像張先生一樣做到這些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