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灼口綜合征:帶你走進中醫"氣血"與"瘀血"

氣血

中醫理論中,經絡是密布全身的「能量管道」網,與血管相隨,經絡裡「走」的是「氣」即「精氣」(「能量」),經脈是經絡的主乾,心臟泵血隻提供血液流動的動力,而血液對身體的滋養是靠經絡內之「氣」推動的,正常情況氣與血相互依存不可分,「血兮氣所依,氣兮血所附」。又「血為氣母」,「氣」(「能量」)又來源於血液,血液為「氣」提供營養、補充消耗。「氣」在五臟裡存儲並分別歸屬不同的特性(經脈的五行特性),由五臟統領並由經絡疏布、推送到全身發揮各自的作用。《黃帝內經·素問·五藏別論》:「所謂五藏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正常情況下,血液是「氣」的載體,「氣血」指血液和「氣」共同對人體的滋養能力的統稱,故中醫在診斷、治療、養生保健裡都是稱「氣血」。西醫沒有氣血這個詞,只有物質上的有形「血液」,因為西醫裡沒有中醫「氣」的概念。

瘀血

在現代漢語裡,「瘀」同「淤」,淤血,在西醫裡指人體局部組織或器官因靜脈迴流受阻,血液淤積在擴張的小經脈或毛細血管內形成經脈性充血,簡稱淤血。比如受外力侵害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外滲形成的淤青、器官內靜脈迴流受阻導致的肺淤血和肝臟淤血等等。淤血的後果取決於器官或組織的性質、淤血程度和時間長短等因素,常見後果有淤血性水腫、淤血性出血、淤血性硬化等,嚴重時導致臟器細胞萎縮、變性和壞死。

在中醫理論裡,瘀血完全是另一種含義:瘀血不是真正的「血液」的淤積或流動受阻,中醫的瘀血特指「離經之血」(可理解為「遊離」於經脈之外的血),即與血液與經脈分離的狀態。如果局部血液裡沒有經脈提供「氣」,血液對身體就沒有滋養作用(提供養分和排除廢物),成為「無用之血」,就是「瘀血」。「瘀血」在體表或器官上看不見但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地方。如中醫指明某些地方發生「瘀血」,必定形成隱患或已經引起身體的病變,假如用現代儀器檢測甚至解剖觀察,並不會有血液循環的明顯問題,也沒有血管破裂。

「瘀血」產生的原因是經脈(或經脈裡的「氣」)出了問題,即「經脈不通」造成的(所謂「不通」是指經脈裡沒「氣」或「氣」太弱)。人體的疾病與「氣血」密切相關,「氣血」與經脈密不可分。

灼口綜合征一個以燒灼樣疼痛感為主,發生在舌頭上的讓人難受但又不明原因的存在。然有症必有因,儀器檢測的正常不能說明就是沒有原因的,不然也不會有舌痛的癥狀。「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不是說說而已。

中醫的神農清口療法認為灼口綜合征疾病多因七情內傷,素體虛弱,外感六淫之邪,致使鬱熱、虛火上炎熏蒸而發。運用"口腔辯論治、中藥滋補"為主,多重功效於一體,從肝腎脾三臟論治,以清熱解毒、利濕活血、滋補肝腎、溫補脾腎、化濕解毒,爕理陰陽,和絡護膜等為基本原則,強調以調節腎之陰陽為主,水火併濟,事半功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