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的孩子是「杠精」,恭喜你!ta或許會很有出息

早上起床,看到氣象有些陰沉,忙讓小寶出門的時候把傘帶上,可小寶卻死活不願意:「上次你說下雨也沒有下雨!」他歪著嘴堅持不肯從我手中接過雨傘。「可是氣象預報上說今天有雷陣雨。」「氣象預報也不一定準啊。」「我讓你帶你就帶,不要煩了!」遇到這種情況

有時候,家長們真得非常惱火孩子既不聽話又愛抬杠,尤其當家長也想不出什麼反駁的話時,往往只能惱羞成怒地命令孩子服從自己,但這樣做卻只會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讓他們覺得父母既不講道理還很自以為是。

其實,家長們真得有點冤枉孩子們了。仔細想一下,如果我們的朋友、同事不接受我們的建議,我們多半也只能隨他去了,之所以會對孩子另設標準,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吧。

1、認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高於孩子,孩子必須聽自己的話。這種想法是非常武斷的,況且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即使孩子們的想法不夠成熟,仍然值得父母參考。

2、認為孩子必須服從父母,否則就是不孝。持有這種觀念的家長並不在少數,他們往往意識不到孩子和自己一樣是個獨立個體,有表達自我的權力,並且這種表達與孝不孝順並沒有什麼關係。

3、認為抬杠是不禮貌的行為,應該製止。其實抬杠未必是對父母的不尊重,可能孩子們只是在理性提出質疑,但家長出於自尊心有時卻無法理性看待反駁。

孩子們跟我們一樣,也會思考會判斷,會有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果你家也有個「小杠精」,別擔心,說不定TA的未來更有出息,不要以為小編在故意博眼球,孩子「抬杠」的好處其實比家長想得要多。

愛「抬杠」好處多

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抬杠」其實並不等同於無理取鬧,其實我們也可以用「反駁」這個詞,只是因為很多家長往往聽不進去孩子的意見,所以專橫地把孩子的所有反對意見都歸納為任性頂嘴。

但如果家長願意耐心聆聽,會發現孩子們的意見並非一無是處,說不定還能獲得新的人生思路呢。即使孩子們說得不對,「抬杠」也可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人生下來就懂得做正確的事情,都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漸學到的。

鼓勵孩子表達真實自我

不抬杠的孩子不代表他內心一定贊同父母,也許是因為曾因抬杠被父母斥罵、責罰過,所以再也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了,然而壓抑在心中的思緒和情緒還是會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與其做個家中的「暴君」,不妨鼓勵孩子「反抗」自己,使他真實的自我不被壓抑,內心成長也更加自由健康。

幫助父母完善自我

孩子們也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可以真實地反映出家長們自己也沒有注意到的問題,當你覺得孩子用很糟糕的態度反駁你時,卻不知這正是你自己平時常用的口氣和態度。

另外,讓孩子抬杠也能開拓成年人的思維,說不定能給家長帶來一些腦洞大開的靈感呢!

不懼權威

很多偉大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敢於反對權威和約定俗成的慣例。雖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成為偉人,但如果能有這種敢於反對父母權威的品格,對未來的人生也會有不少益處,至少他能懂得不對前輩言聽計從,敢於表達不一樣的意見。

要「杠精」不要「插話家」

雖然頂嘴抬杠有那麼多好處,但並不意味著可以為反駁而反駁,或是在言談中不尊重家長,插嘴、強詞奪理或無理取鬧。

尤其是孩子插嘴,確實是很多家長都很頭疼的一個問題。在《爸爸去哪兒》中,劉燁也曾遇到過,某次他與村民交談時,諾一在旁邊不停插嘴問爸爸要不要吃東西,當時的劉燁並沒有說什麼,但在村民走開後便教育兒子:家長與別人聊天時不能插嘴,這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劉燁的做法值得很多家長參考,既能糾正孩子愛插嘴的問題,也不會因為當眾罵孩子而傷及他們的自尊心。

然而這個辦法卻不是每一次都會奏效,有時孩子們屢教不改,令家長非常頭疼,其實,孩子們插嘴都有背後的心理原因在,如果不管具體原因一味說教,很難令孩子信服。

孩子們為什麼愛插嘴

孩子們愛插嘴的原因多種多樣,但總體上可以概括成這幾種情況。

感到自己被忽視

2~6歲的孩子基本上是以自我為中心,在他們的心目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他們而存在的。如果爸爸媽媽的關注點不在自己身上時,他們就會感到被忽視、被冷落了,他們希望通過插話的方式來提醒爸媽自己的存在,把爸媽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來。

對策

讓孩子受到關注。在爸爸媽媽準備談話之前,先向他人介紹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很重要,沒有被忽視,讓他明白爸爸媽媽時刻在關注著他,他不需要用插話的方式來吸引爸媽的注意。一旦孩子心理上的需求被滿足後,相信他就不會隨便來打擾你們的談話了。

感到無聊

當爸爸媽媽在和客人聊天或是打電話時,孩子會因為沒受到注意會感覺到很無聊,不知道自己應該乾些什麼,無所事事。在這個時候,孩子很容易出現插嘴的行為。

對策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爸爸媽媽可以先安排好孩子的活動,讓他有事可做,如讓孩子看看有趣的動畫節目,為孩子準備幾本好看的圖畫書,也可以給他一些能吸引注意力的玩具,或者是引導孩子玩和他人聊天、打電話的虛擬遊戲。

插話曾讓我的要求得到滿足

一些孩子之所以時常在大人談話時故意打岔,是因為他們曾經通過插話的方式使自己的要求得到了滿足。比如,在爸媽聊天時討要零花錢或是要求爸爸幫自己修理玩具,只要某次成功了,就會讓孩子覺得插嘴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還能讓自己的心願得到滿足。

對策

針對具體要求判斷要不要執行。當孩子插嘴提出要求時,家長應先分析這個要求是否緊急、是否重要,如果不是很嚴重的事情就直接告訴孩子暫時沒有時間幫助他。要讓孩子明白規則很多時候比他的個人意志更重要。

對聊天內容感興趣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逐漸對周圍的事物越來越好奇,不管是什麼事情,他都想探究個清楚。當爸爸媽媽和他人的談話引起孩子的好奇,激發他的興趣時,孩子會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並且希望得到解答,這是他們了解周圍世界最常用的方式。

對策

給孩子參與談話的機會。如果孩子插話的內容和大人們正在談論的話題有關,可以試著讓孩子融入進來學習如何與人溝通;當爸爸媽媽和客人談到一些孩子不理解的事情時,可以適當地抽出一些時間,向孩子進行解釋。

我們鼓勵孩子表達自我,做個能獨立思考的的「小杠精」,但絕對不支持孩子們成為「插話家」。不知道你家的娃是愛插嘴還是愛抬杠,不妨在留言區分享給我們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