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北林支持冬奧會數萬棵樹木遷地

凜冽的秋風吹得樹葉沙沙作響。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的樹木移植區,數萬棵樹木長勢良好。規劃三年完成的重點保護植物遷地保護工程目前接近尾聲,專家稱樹木的存活株數佔比90%以上,堪稱奇跡。

延慶


“重點植物遷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重點保護植物遷地保護技術顧問、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教授羅菊春介紹,特別是在延慶賽區,存在立地條件差、坡度陡、交通不便、時間少等諸多不利因素,一般能有20%~30%的存活株數就相當不錯了。

延慶項目建設區佔地3000多畝,包含調規前松山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生長著大量野生植物,包括北京市二級保護植物,如水榆花楸、脫皮榆、核桃楸等樹種。植物遷地項目負責人、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沈應柏指出,一旦施工,野生植物將徹底消失。為了做到對植物的“知己知彼”,他帶領學生,一棵樹、一棵樹標記,記錄它的種類、數量、分布以及植物特性和周圍環境。

經過科學論證,沈應柏項目組確定了遷地植物範圍,脫皮榆、水榆花楸、核桃楸三種北京市二級保護植物,在不能避讓條件下,無論大樹、幼樹、幼苗,一律遷地保護。對胸徑在6~12cm的椴樹、榆樹、五角楓、白樺等樹種,在不能避讓條件下,僅考慮對有利用價值的樹木遷地保護。同時,項目組創新提出了遷地植物四“無”原則,即需要遷地的植物必須是無嚴重病蟲害的樹木、無嚴重損傷的樹木、無枯稍的樹木、坡度小於25度的樹木。後來證明,這一原則對提高成活率起著關鍵作用。

植物遷地可以說是困難重重。移植區域山高坡陡、立地條件差、土壤石礫含量高、很多樹木生長在巨石縫中。機械很難到達,都靠人工將樹木抬出。此外,大部分移植工作在夏季,由於氣溫高、樹木載葉量大,蒸騰耗水量大,移植時損傷根系,破壞了樹體水分平衡,成活率低,因此,項目組發明了適當修枝、摘除絕大部分葉片的新技術,最大限度地降低耗水量,延長了有效移植期。研製保濕劑保護根系,提高成活率。

“移植後的植物澆水非常重要,不能直接用地下水,建議將水通過水庫水等方式調整水溫。”羅菊春對移植後的樹木保護提出了建議,同時他也相信樹木在他們的科學方案指導下會越長越好。(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