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巧用本草古方解除胃部內的「烏煙瘴氣」

當胃、十二指腸存在炎症、反流或者腫瘤時,胃的排空就會延緩,食物不斷地對胃壁產生壓力。同時,食物在胃內過度發酵後產生大量氣體,使胃內壓力進一步增高,因而就會出現上腹部的飽脹、壓迫感,這就是胃脹氣了。


胃脹氣的成分多是烏煙瘴氣

形成胃脹氣的氣體絕大部分都是廢氣,以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氫氣、甲烷等為主,通常無味,少數稀有氣體如硫化氫、氨氣等,卻有臭味。

其中二氧化碳、氫氣、甲烷和硫化氫等都是由大腸細菌分解食物殘渣時所生成的。


橘皮和山楂,本草古方解胃脹

這裡推薦3款已被臨床驗證的中藥湯。它們可靠有效,可有針對性地治療各種胃脹氣。

1、橘皮白糖茶

原料:新鮮橘皮50克。

做法:將橘皮撕碎,加少許白糖,開水沖泡,當茶飲。

用法:每日飲用1~3次,至腹脹消失為止。

功效:主要用於較輕微的胃脹氣。

2、山楂麥芽茶

原料:生山楂、炒麥芽各15克。

做法:將山楂和麥芽放入水中煎2次,取出湯汁,代茶飲用。

用法:每日2次,早晚飲用,連飲數日,至脹氣消失即可。

功效:主要用於食積不化導致的脹氣。堅持連續飲用,消脹效果好。

3、甘草白朮飲

原料:人蔘、乾薑、炙甘草、白朮各9克。

做法:將所有藥材放入水中煮沸,取其湯汁,代茶飲用。

用法:每日1次,直到胃脹氣消失。

功效:用於脾胃虛寒導致的胃脹氣,胃脹氣表現為排氣不臭,腹中滿脹,食慾減退、神疲乏力。

更多胃部護理知識,可微信(ysejk643)顧問作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