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軍閥張作霖是如何辦教育的,讓日本人歎服

萌歷史

為你尋找歷史的萌動之處

在民國亂世的年代,張作霖絕對是一位舉足輕重的梟雄人物。

說起來這位大名鼎鼎的東北王,身世頗為可憐,自幼家境貧寒,父親在其尚未成年時就被人打死,由寡母撫養成人,但張作霖憑藉著自身的努力,從浪跡鄉間的小混混,一直坐到奉天王、東北王的位置,並最終登上了北洋政府陸海軍大元帥的寶座,其一生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

今天就說一說這位東北王治下的教育事業。

由於自幼家貧,無力就學,張作霖僅念了三個月的私塾。就是這麽一位在老百姓眼中胸無點墨、窮兵黷武的人物,儘管死後也備受爭議,但在其當權時期,東北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至今為人所稱道。

1915年2月,張作霖上書大總統袁世凱,專門指出奉天教育存在的種種弊端,並提出了整頓措施。其時,張作霖僅是奉天城內小小的二十七師師長,雖說握有重兵,但無論如何與教育是掛不上邊的。

條陳中首先指出,奉天辦學存在兩大弊端:一在靡費過多,得不償失;二是教授不得其人,僅是坐擁虛名,缺少實際才乾。另外,他還提到,辦學偏厚於高等小學,忽視初等小學,使師范畢業者不願到初小就教。初小既乏良師,而畢業者亦無從升學。

張作霖的條陳馬上引起教育部、國務院乃至袁世凱的重視,袁命國務院將該條陳轉交教育部查照。

對於第一條,教育部“已於本年二月十九日通令各省斟酌地方財力,體察人民生活狀況,竭力撙節,以杜虛糜”。對於第二條,教育部批道:“現在小學之必待整頓,亦誠刻不容緩。整頓之法,當從力節靡費,嚴定教員、管理員資格入手。庶使不能勝任之教員、管理員得以大加淘汰,於教育前途乃有澄清之望。”

1915年4月9日,教育部訓令各省民政長遵照辦理。教育界聞之歡欣鼓舞,卻不知此訓令源自於一遠在東北的赳赳武夫。

下面看看張作霖辦教育的種種舉措:

一.制定法律法規,要求40%經費保證

在1916年當上奉天王后,上任伊始,張作霖即在一份教育條陳上批示:“學務為造就人才之所,振興國家之基,關係最重,而奉天又處特別地位,若不從整頓教育入手,更無以希望。”

1916 年10月27日,張作霖頒發省教育會決議案給各縣。決議案指出“中國興學十餘年,畢業生千萬數。其優異者,赫耀裡閭,平庸者或執教鞭,或事庸書舍,余則無業可操,學校多一畢業學生,即國家增一無業遊民,貧累家庭,貽譏社會。考其主因以學校教育純屬空談,遂致積弊日深,幾乎不可挽救。”“中國欲富強,必以職業為基礎,各校添授職業教育,實為當務之急。”

他還派人對全省的職業教育狀況進行調查摸底,以了解各地方究竟需要何種人才,何種職業最受歡迎等情況,以便制定實施職業教育之標準。張作霖還指定辦理職業學校專款抽收園圃捐,用作此項專款,使奉省教育的發展有了可靠的經濟保證。

在張作霖的一再催促下,各地方加緊進行職業學校籌建工作。到1929年,全省的職業學校總數達45所,省立6所,縣立39所,在校生4798人。

教育經費的短缺一直是製約奉省教育發展的主要因素。對此,張作霖認識深刻,他認為,必須把教育經費問題當作首要大事來抓。因而,他於1916年 10月28 日,訓令各道尹重申省令,嚴責各縣知事增加教育經費,要求各縣每年的教育經費務佔全縣歲出總數的40%,並將此標準作為考成各縣知事政績的內容之一。

1918年12月,他再次重申學款應佔歲出40%的標準,並嚴訂辦法,如“今後各縣知事仍不實行辦理,即以廢弛學務論,照地方興學考成條例予以相當之處罰 ”。

除以行政命令加強教育管理外,張作霖還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來完善教育管理。

在1919年10月,奉天省教育廳成立之前,由張作霖親自過問而製訂出來的關於奉天教育的地方法規就有二十多項,涉及教育行政,教育視導,教育經費,初、中、高等教育,師范、職業,社會教育等各個方面。

三、加強職業教育,保證生活補助

張作霖所采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加強課余時間的職業教育,將職業教育寓於普通教育中。為此,他特於1917年12月2日訓令各道尹、省轄各學校,強調學校教育務注重實用。要求“所有中小男女各校,對於圖畫、手工、算術各課程,毋徒專求美觀,務當注重實用主義”,以使學生全面發展。

1916年夏天,張作霖下令對奉省20個縣的留學生進行調查統計,看奉天省到底派出了多少留學生。當他發現整個奉省在日本留學的僅有68人時,張作霖搖頭了,這也太少了,不夠用啊。於是,張作霖於1917年6月和12月,分別派出兩批公費留學生,入日本高等預備學校學習。這些留學生真給張作霖爭氣,兩年後,就有26人以優異成績考入日本官立學校學習,居全國第二。

到了1918年,僅僅兩年之後,奉省的留日學生即達150餘人,翻了一倍還多。等到 1925 年,奉天省已有232名留學生到外國學習。

為便於掌握留學生情況,張作霖還特派有經驗的經理員到日本,對留學生加以管理,制定《奉天省管理留日學生暫行規則16條》,要求必須遵守。

1919年日本物價飛漲,留日學生在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難,為使學生安心向學,張作霖下令對公費學生增加學費額數,對自費生由教育廳制定了《獎勵自費留日學生辦法》、《獎勵留日專門大學自費規程》。

按照規定,自費生考入奉省指定的專門大學,學習指定學科者,給予額定的獎勵金,獎金額數根據所在學校學科程度、地方生活狀況和學年考試成績,分為甲乙丙三等,分別每年給日金600、500、400元。

1917年-1928年,張作霖先後派出200餘名留學生,去日本、法國各軍事專科學校學習。這些人回國後,均被委以重任,成為奉系的骨乾,如何柱國、鄒作華、楊正治、盛世才、徐英、孫銘九等人。

同時,為發展東北經濟,增強實力,張作霖還向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奧地利、瑞士等國派送理科、工科、機械科等各類學科人才600人。這些人員學成回國後,由教育廳逐一考查學生,酌量提出任用意見,張作霖親自審查批準任用,基本都被分配到重要部門。

1917年1月9日,張作霖以個人名義致電教育部,請設高等師范學校。電中將與吉黑兩省商議的結果作了詳述,提到兩省已同意,協款三萬元,並請教育部“先行允準”。但教育部以“於國立學校計劃有違”為由,未批準。

3月17日,張作霖又直接給教育總長髮去谘文,進一步強調在奉省設立高等學校的必要性,並表達了舉辦高師的迫切心情。由於張作霖的積極爭取,教育部初步同意將計劃之內的最後一所國立高等師范學校設在奉天。

1918年12月1日,奉天國立高等師范學校正式成立。凡是在校學生免收學費,而且發給夥食費,這些費用全由奉天省政府買單。不僅有免費三餐,而且標準還不低。例如奉天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生夥食早餐為大米粥、鹹菜;中午大米飯、四菜一湯,兩葷兩素;晚飯四菜一湯,皆為素菜。星期六午餐改善夥食,有壇肉、木須肉、燒黃花魚,燴海參等。另有其他如沈陽高等師范學校,夥食也是非常豐盛的。

四、創辦東北大學,日本人為之折服

第一次直奉戰爭後,張作霖在整軍經武的同時,再次狠抓教育。

他欣然采納奉天省長王永江、教育廳長謝蔭昌的建議,創辦東北大學,並對王永江說:“我沒讀過書,知道肚子裡沒有墨水子的害處,所以可不能讓東北人沒有上大學求深造的機會,岷源(王永江的字),一切事我都交給你了,開學越快越好。用錢告訴我,不管多少,我寧可少養5萬陸軍,但東北大學是非辦不可。”

1923年4月26日,東北大學正式成立,校舍暫用位於省城大南關的高校和文專兩校舊校舍。後於北陵購置500畝地,開始動工興建新館。購地款除外,東北大學的基建費用即達奉洋600萬元。 1925年,新校舍建成,其規模之大,功能齊全,在國內亦是首屈一指。

除興建校舍外,奉天省長公署還在北陵附近劃撥官地200畝,撥款280萬元,興辦大學工廠。這種大學設附屬工廠,既顧及學生實習,又保障經費來源的模式,也是當時國內其他大學所沒有的。東北大學另有植物園地100畝。這樣,整個校園面積達900畝,是當時國內最大的校園。

東北大學常年經費在各大學之中也是首屈一指。北京大學當時的常年經費是90萬銀元,南開大學40萬,清華大學雖有庚子賠款補貼也只有120萬。奉天省財政向東北大學的投資巨大,經費每年160萬,人均為奉大洋800元。

為吸引一流學者來此任教,東北大學所設定的薪金和待遇相當優厚,甚至高於國內的幾所知名大學。以教授為例,北大、清華教授月薪300元,南開240元,東北大學則為360元。後期章士釗等人竟高達 800元。東北大學還為教授們蓋新村,建別墅,安排寬敞舒適的住宅。教授們回北京探親,還予以報銷往返路費。這與當時國內戰爭情況下,各校教授欠薪、減薪為常事形成鮮明對比。

據東北大學1928年的統計,在其128名職教員中,留學歸來的有77人,其中11個博士、 37個碩士、29個學士。而且他們其中大部分留學美國,畢業於美國的一些著名的大學,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其余40名即使沒出國“鍍過金”,也是畢業於國內一些知名的高等學府,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同濟大學等等。其教授陣容之盛,遠非其他大學可比。

東北大學的教學設備在當時國內也數一流。東北大學的實驗儀器和機械,諸如物理和化學儀器、工學機械、動植物標本、圖書、工廠設備,幾乎無一不備。而且大都購自國外,比較先進,這在國內名校中也不多見。

據1926年的統計,學校藏書共33164冊,各類儀器標本共13516件,以及價值達86. 53萬元的機械設備,為學生閱覽、實驗和實習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至1920年代末,東北大學己是國內學生最多的大學,教授300人,學生3000人,而當時北京大學也只有學生2000人。

最初,有不少日本人不相信張作霖會把東北大學辦好。日本駐奉天總領曾公然向王永江提出“勸告”:“聽說你們要辦大學,那可不容易呀!又費錢,又沒人。你們要讀理工科,我們已有‘旅順工科’;你們想學醫,我們早有‘南滿醫科大學’;你們願學文法科,也可以派留學生到帝國大學去上學,大日本政府將予以優待,給予官費補助。你們何苦自不量力,自尋苦惱,而去自辦大學呢?”

張作霖知道後,十分氣惱: “媽拉巴子,他們越是反對咱老張辦大學,咱們就是非辦不可。得快辦,要辦好,快出人才。”

當後來看到生機勃勃的東北大學後,日本學者新島淳良也不得不說:東北大學的實驗設備是第一流的,教授薪金也比國立大學高許多。其教育水準“高於日本在滿洲開辦的高等教育院校”。

除東北大學之外,張作霖還於1927年用北京交通部名義,在錦州建立了“東北交通大學”。這同樣引起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不滿。當時日本駐奉天的總領事吉田茂,曾提出“要求中國方面反省修建培養鐵路人才”,否則將訴諸武力。

面對日本的警告,張作霖微微一笑,不僅未加理睬,還加快了建校的步伐。

五、不惜私掏腰包,資助留學自費生

張作霖主政東北期間,不僅致力於辦各類學校,而且經常慷慨解囊,拿出自己的私財投入到教育上。

1921年10月,教育部發出文件,對自費留日學生因故要求公家借費者給予遣送回國,並訂有遣送回國辦法8條。儘管很多自費生於奉天治下無關,但張作霖聽說後,大罵一通,依然自掏腰包,拿出10萬元匯給這些與自己毫無關係的留學生,以解燃眉之急。

司徒雷登在北京辦燕京大學,到處籌款,給他大力支持的人中就有張作霖。

他第一次去奉天見張作霖,是在大帥府的老虎廳內。張作霖聽了他的介紹後說道:“你辦的教育事業本來是應該我們中國人自己做的。現在你做了,我十分感謝!”張作霖當場捐款五千大洋。

以後,只要司徒雷登開口,張作霖總是慷慨出手,從不推托。

知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

的確,越是了解歷史的人,知識面越寬,對世界的理解越深入,看待問題也會越理性。

這套書,是在跟你講述一個個有趣兒的歷史故事。

這套書不像正統史書僅僅是簡單客觀敘述,

又加上了些野史、小說、演繹的筆法。

春秋戰國+秦史+漢史+三國兩晉+唐史+宋史+明史+清史,

一套八冊,每本都是妙趣橫生。

《歷史原來很有趣》精裝珍藏版(8冊

原價:472元/套

粉絲回饋價:299元/套

小編提醒:

1、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滿意,可聯繫寄件人處理;

2、7內可與寄件人協商退貨,15內仍為您保留換貨的權利;

3、全國包郵,貨到付款,敬請放心購買。

購買方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