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農民第一城”撤鎮設市,還有哪些強鎮有望升級?

繼多地“撤縣設市”後,現在,“鎮設市”也來了。浙江一個鎮級行政部門成功升級為縣級市!

8月30日下午,浙江省政府發布消息,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複函浙江省政府,同意撤銷蒼南縣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以原龍港鎮的行政區域為龍港市的行政區域,市政府駐地為鎮前路195號。這是新時代“中國第一個鎮改市”,是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標誌性事件。

沒有鄉鎮和街道的市

在溫州南部鼇江流域入海口,位於北岸的是平陽縣鼇江鎮,南岸的是龍港。龍港原本是一個鎮,但它又不是一個普通的鎮。據新華社報導,龍港建鎮時,曾在全國率先推出土地有償使用和戶籍制度改革,掀起了農民造城旋風。這座不用國家投資,完全依靠農民自身力量建設起來的新城,被譽為“中國第一座農民城”“中國農民自費造城的樣板”。

如今的龍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還有全國首個鎮級地下人防商業街、溫州首個鎮級體育館,絲毫不比大城市遜色。

據“浙江發布”,8月30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溫州龍港撤鎮設市新聞發布會。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介紹,2019年8月16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家民政部複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蒼南縣龍港鎮,設立縣級龍港市,以原龍港鎮的行政區域為龍港市的行政區域。龍港市由浙江省直轄,溫州市代管。

龍港為何被選中“鎮改市”?自1984年建鎮以來,龍港面積從5.2平方公里擴大至183.99平方公里,人口從5000多激增至38.2萬。2018年,龍港地區生產總值299.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86萬元。2018年,蒼南全縣生產總值560.6億元,龍港地區就佔了53%。龍港市已超過中西部一些地級市的經濟體量。

據“浙江發布”,浙江省民政廳廳長王劍侯表示,龍港撤鎮設市的亮點可概括為“大部製、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將大幅度精簡機構,考慮設置15個黨政部門。不設鄉鎮、街道,合理劃分9個片區,各片區設立非獨立法人、無固定編制的“一委一中心”作為基層治理平台。在機構優化和管理體制調整後,龍港市與同等人口規模的縣市相比,編制總量壓縮40%以上,有效降低人員經費和行政成本。全面啟動“智慧龍港”建設。

對於龍港居民來說,撤鎮設市有諸多利好,如通過集團化辦學、建立醫共體等方式,讓溫州市本級的優質資源下沉到蒼南和龍港;謀劃實施一批民生項目;努力滿足蒼南、龍港兩地學生對優質教育需要;龍港百姓原有的戶口簿、身份證仍可正常使用;社保、公積金等業務繼續保持正常辦理。

還有哪些鎮有望“鎮改市”

1994年,龍港鎮的綜合經濟實力已躍居溫州全市鄉鎮第一。然而,逐漸“長大成人”的龍港,責任大、權利小,“小馬拉大車、大腳刁難”的體制機制問題也日益凸顯。資源的錯配給這些地方的發展造成了實質性困擾。

在中國,還有許多“超級大鎮”面臨和龍港一樣的問題。比如河北燕郊、廣東厚街,前者常住人口近百萬,後者常住人口近五十萬、去年GDP達418.98億元,卻都是一個鎮級行政部門。根據網絡地圖數據,燕郊鎮共有6個大型購物中心、8家肯德基、2家麥當勞、1家星巴克,而其上一級三河市的市區只有一家購物中心、1家麥當勞、1家肯德基,還沒有星巴克的分店。

2016年2月,《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乾意見》指出,要“培育發展一批中小城市,將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置為市”。

今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其中除了輿論最為關注的放開大城市落戶限制、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之外,還有這樣一個表述:穩步增設一批中小城市,落實非縣級政府駐地特大鎮設市。龍港“鎮改市”意味著,“特大鎮設市”已不再停留在設想階段。

此前,“撤縣設市”已開閘將近兩年。2017年,河北省平泉縣、浙江省玉環縣、陝西省神木縣、四川省隆昌縣、湖南省寧鄉縣、貴州省盤縣6個縣獲批撤縣設市。2018年,陝西彬縣、江蘇海安縣、湖北京山縣、黑龍江漠河縣、山西懷仁縣、貴州興仁縣、安徽潛山縣、廣西荔浦縣、山東鄒平縣、甘肅華亭縣、雲南水富縣、河北灤縣12地“撤縣設市”先後獲批。

今年以來全國已有7地成功“改市”,龍港是唯一一例“鎮改市”,其他6例均為“撤縣設市”,分別是:陝西子長、湖南邵東、安徽廣德、黑龍江嫩江、四川射洪、河南長垣。

去年11月,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曾在一場論壇中表示,“目前一些建制鎮的人口規模已經遠遠超過設市人口的標準,甚至超過過去大城市的標準(50萬人),應該不要再設計其它經濟發展指標,盡快改變行政設置,施行鎮改市。只是建制鎮的建成期部分,大幅度增加中國中小城市的數量,13億人口只有600多個城市是遠遠不夠的。”

現在,“鎮改市”已經開閘,而在2018年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排名中,排在龍港前面的鎮還有16個。

上表來源於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等機構2018年10月發布的《中國中小城市綠皮書》。可以看出,百強鎮由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四地霸榜,其中廣東佔據31席,主要分布於東莞、佛山和中山;江蘇佔據30席,主要分布於蘇州、無錫;浙江佔據17席,福建佔據10席。

每經編輯:盧祥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