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鐵甲”雄心 | 深探

機器人格鬥在國外已經風行幾十年,不過在國內,近兩年才有相關賽事和團體出現,在綜藝節目中爆火之後,舉辦機器人格鬥賽和運營綜藝,能成為一門好生意嗎?

本文共計3284字,閱讀時間6分鐘。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ID:xjbmaker)原創

記者/唐亞華

編輯 / 魏佳 趙力

“‘塢’先發製人,兩次撞飛‘彈射’的零件。‘彈射’第一次張開了翅膀,在觀眾的驚歎聲中再一次彈回復位”;“‘貪吃蛇’夾起了彈射,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背摔,‘彈射’利用噴氣把自己噴了回來。”

格狀金屬邊框,中間嵌著玻璃,極富科技感的籠內,滾動的琅琊棒、高速旋轉的電鋸、揮舞的大鐵錘、不定時的噴火和彈板機構嚴陣以待,這是機器人格鬥綜藝節目《這!就是鐵甲》的比賽現場。

與又唱又跳的普通綜藝不同,科技+娛樂的真人操作機器人格鬥,成了2018年的綜藝新勢力,先後有三檔節目與大眾見面。《鐵甲雄心》3月5日在浙江衛視收官後不久,愛奇藝於3月29日推出《機器人爭霸》,緊接著優酷於4月13日推出《這!就是鐵甲》。

近日,幾檔節目陸續收官,看似小眾的硬科技綜藝,最終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鐵甲雄心》創下了全國周間科技節目的收視紀錄,最高收視率0.52,豆瓣評分8.3分;《這!就是鐵甲》累計播放量近20億,豆瓣評分8.2分;愛奇藝的《機器人爭霸》,累計播放量超9億,豆瓣評分6.1分。

高關注度之下,一些創業者也參與其中,試圖尋找商機。事實上,機器人格鬥在國外已經風行幾十年,不過在國內,近兩年才有相關賽事和團體出現,在綜藝節目中爆火之後,舉辦機器人格鬥賽和運營綜藝,能成為一門好生意嗎?

20年前,觀看需求已被驗證

可能會有人好奇,機器人格鬥這一小眾項目好看在哪裡?

有網友說,機器人格鬥的最大的魅力在於能讓人熱血沸騰,“在碎片橫飛火花四濺時荷爾蒙爆發。”

投資人辰海資本創始合夥人陳塵看來,機器人格鬥具備跟體育賽事一樣的魅力,如對抗、勝利、團隊協作、拚搏精神,同時,科技給這項運動帶來的創新也是刺激點。

在《這!就是鐵甲》八進四的比賽中,一個名叫貪吃蛇的抓舉型格鬥機器人雖然輸給了國際級選手彈射,但它依然讓許多中國鐵甲迷覺得自豪。原因是,貪吃蛇的抓舉武器採用了一個動力輸出完成抓和舉兩個動作的設計,(一般抓和舉需要兩個動力來完成)這在此前的世界格鬥機器人史上的還從未出現過。

貪吃蛇的製造者王奚是一個迷了19年機器人格鬥賽的發燒友。

1994年,舊金山舉辦了的第一場機器人格鬥賽事《Robot Wars US》,之後《博茨大戰》和《機器人大擂台》風靡全球。1997年起,英國《機器人大擂台》連續6年獲得同類節目收視率第一,後來節目在美國、德國、中國等27個國家播出,成為了幾乎與英超聯賽和NBA齊名的重大賽事,並成為許多80後的經典回憶。

也就是在那時候,機器人格鬥在中國吸引了一批原始愛好者。來自石家莊的高中生王奚就是其中之一。1999年,他偶然看到了被引進國內電視台的《機器人大擂台》,和大多數看個熱鬧的朋友不同,王奚當時的夢想是操縱一台自己製造的機器人參加比賽。

癡迷於此的王奚拆了兩台遙控車,模仿《機器人大擂台》裡的魔盤,做出了一個30公斤左右、能水準旋轉的機器人。但既沒參賽途徑又沒有愛好者一起分享,王奚很失落,只能打打磚頭和油漆桶,親手設計的機器人始終沒法在賽場上得到證明。

像王奚格鬥機器人發燒友並不在少數,在機器人大擂台貼吧裡,同樣有愛好者曬出了自己小時候看節目的“筆記”,密密麻麻兩頁紙上列有未來戰艦、利劍、魔盤等20個種子選手的名字以及80余個普通機器人的名字,並附有每一屆比賽的冠軍和對戰表資訊。

2010年,王奚帶頭建起了格鬥機器人QQ群,與全國兩三百多名愛好者交流,但分散天南海北的玩家們基本沒有線下聚集和參加比賽的途徑,他們的機器人仍舊無用武之地。

這造成的現實是,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和選手沉澱,格鬥機器人的爆發只差一個契機。

從比賽到綜藝之路

2015年,王奚發起建立了中國格鬥機器人聯盟。同年,美國機器人格鬥比賽複播,在美國的收視率僅次於《生活大爆炸》位居第二。當時《最強大腦》的製作方找到王奚,希望辦一檔格鬥機器人比賽,後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王奚意識到,破冰的時候到了。

2016年,格鬥機器人賽事運營公司極戰體育找到王奚,采納了他的部分建議後,公司舉辦了中國第一場FMB格鬥機器人比賽。王奚自製的嘎咕蛇,也是他第一台參與格鬥比賽的機器人,獲得大賽冠軍。

王奚的家人與隊友以及他的貪吃蛇

終於,格鬥機器人從愛好進入了實戰。看中格鬥機器人未來的還有創客星球,這家成立於2014年的公司主打科技內容製作,曾推出科技創業節目《創客星球》、科技演講節目《未來簡說》等。

2017年,王奚離開石家莊來到上海,全職加入了創客星球擔任研發實驗室負責人和節目技術總監。在公司聯合創始人王星看來,科技內容的專業性與爆款要求的娛樂性在機器人格鬥領域可以得到調和。

去年,創客星球打造了KOB(King Of Bots)機器人格鬥大賽,邀請了來自全球12個國家的48支戰隊,成為全球三大重量級機器人格鬥賽事之一。

隨後《鐵甲雄心》將這一賽事搬上螢幕,登錄浙江衛視。之後,愛奇藝找到創客星球打算推出機器人格鬥網綜,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合作成功。2018年,創客星球與優酷影片推出《這!就是鐵甲》,愛奇藝自己也推出《機器人爭霸》,幾乎同一時段的強勢刷屏,20年前風靡電視螢幕的機器人格鬥賽再次迅速進入大眾視野。

爆款是怎樣產生的?

隨著《這!就是鐵甲》的熱播,節目邀請的明星經理人鄭爽、吳尊等吸引來了不少觀眾,“鄭爽發火”、”鄭爽果斷”一度登上熱搜,鄭爽因在節目中的表現被冠以“果斷爽”、“認真爽”、“策略爽”,而“猶豫徘徊,等於白來”的吳尊獲得了“吳白來”的稱號。

王星坦言,節目最大的難度,就是如何精準調和專業性和娛樂性,明星參與進來之後界限在哪裡,如何既不干涉比賽又讓觀眾覺得有趣?節目構建的是“全新的工業體系”。

因而在設定上,就需要花費心思,節目既有盲選、獵機、復活等多變賽製,也有明星經理人鄭爽等人的流量帶動。此外,還要有個性鮮明的國內外大神級選手來收獲人氣,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場比賽了。

比賽層面聚焦專業,選手們的魅力標簽則通過綜藝手法建立。每支隊伍從名字到造型,到機器人建造的所有細節都是公司與選手、製作團隊一起做的界定。目的是希望這些機器人形象能夠成為陪伴這一代小朋友成長的英雄,“就像我們小時候玩的變形金剛、四驅車一樣。”

如果說《鐵甲雄心》是創客星球在機器人格鬥領域的試水,吸引了部分機甲愛好者,《這!就是鐵甲》則是在群眾基礎之上加策劃,節目迅速成為爆款,收視率僅次於《創造101》。

創客星球創始人茹晨看來,中國科技經過數十年發展,展示出強烈的“趕超欲”,機器人格鬥作為“技術對抗”的載體,激發了國人在世界賽場上的角力的勝負心,也暗合了年輕一代崇尚的科技感和未來感。

在資本層面,市場對此也頗為看好。2018年4月,創客星球完成了啟明創投的近億元Pre-B輪融資,極戰體育獲得了微影資本和北極光創投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此外,格鬥機器人研發生產商工匠社科技也於2017年獲得來自騰訊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領域內,還有去年3月獲得天使輪投資的競技娛樂機器人研發商機甲爭霸。

發展太空不小於F1賽車?

在打造了短期爆款之後,機器人格鬥的前景如何,會成為一門好生意嗎?

以目前行業內兩家主要的創業公司來看,創客星球走的是綜藝節目+賽事+衍生品+教育授權的路線,而極戰體育主打的是線下賽事運營,二者的主要盈利來源均為廣告讚助。

創客星球想要繼續豐富自己的產業鏈條,打造技術+娛樂+教育生態,將綜藝產業化,從IP延伸到周邊衍生品、教育授權開發。

為了持續保持熱度,未來,創客星球將把賽事舉辦常態化,具體包括底部的線下區域賽、城市賽和高校賽,中間的職業比賽,以及頂部的每年一次的綜藝真人秀。

有關周邊衍生品,即桌面級的格鬥機器人,預計將於9月正式上線售賣。未來,創客星球還計劃切入教育領域,圍繞IP的開發做授權等輕量級的合作。

而極戰體育走的是線下賽事運營路線,公司推出了FMB、MLB和FMB世界杯三個賽事,分別面向業餘愛好者、廠商和職業俱樂部以及全球選手。公司的規劃是先建立體育賽事IP,之後再拓展到泛娛樂領域。

在機器人格鬥這一國內新興領域,從業者們的目標都是走向產業化。起步晚但發展快的格鬥機器人勢頭可喜,而王奚擔心的是,中國格鬥機器人達到世界級水準之後怎麽樣尋求創新和突破?

創客星球A輪投資方辰海資本創始合夥人陳塵表示:“新的技術會不斷加入,體感識別、VR等新的體驗都可能加入,技術更迭、操控、體驗、玩法、策略都可以不斷創新。”

“從商業上說來說,把單個節目內容做好,再衍生到賽事、消費、教育等內容生態,只要把IP建立起來,把持續的賽事辦起來,機器人格鬥未來的而發展太空不會比F1賽車小,產業化是必然的。”陳塵說到。

他表示,對創業公司來說,難題是跨領域,從做內容到完善整個生態,風險和挑戰就在於這是個全新的行業,壓力不是來源於競爭,而是對全新未知領域的探索。

“風險是未知的,因為以前沒有這樣的商業模式,把商業模式和天花板做高是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

在互聯網分析師葛甲看來,機器人格鬥的出現是消費更新的產物,說明在大眾的娛樂方式之外逐步往小眾的領域走。

在他看來,這一領域面臨問題是市場培育,因為目前來看閱聽人絕對數量還不夠大,此外,能開發出怎樣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大關鍵。

“這種有現場感有競爭性的節目我挺看好的,機器人格鬥將來一定是職業化的方向,目前這個市場需要培育,未來很好,但是在理想狀況到來之前,還要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階段。”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