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72屆坎城電影節片單發布 我賭這15件事你不知道


1905電影網專稿 台灣時間4月18日晚17:00,第72屆坎城電影節公布了主競賽片單。

 

佩德羅·阿莫多瓦、達內兄弟、吉姆·賈木許、肯·洛奇、泰倫斯·馬力克澤維爾·多蘭這些嫡系導演的回歸無疑提高了本屆的坎城的關注度,這些響亮的名字向來都是坎城的招牌。

 

先來說說大家最關注的三部入圍的華語片。


《南方車站的聚會》



當福茂一字一頓地用中文讀出片名時,中國的社交媒體上沸騰了。

 

這是導演刁亦男第二次入圍坎城電影節,第一次是在2007年憑借電影《夜車》入圍一種關注單元,還有一次,是他出演的影片《明日天涯》入圍了一種關注單元。

 

令人驚喜的是,《南方車站的聚會》不過是這位41歲的導演執導的第四部長片,此前的三部影片也都由他自編自導,其中最著名的無疑是2014年奪得柏林金熊獎和銀熊獎最佳男主角的《白日焰火》

 

這次的《南方車站的聚會》與《白日焰火》之間有不少相似之處:都是改編自離奇真實案件的犯罪片,依然由廖凡桂綸鎂主演。

 

藝術總監弗雷茂在記者發布會上這樣介紹它:刁亦男新片沒有特別沉浸在中國的傳統電影中,而是某種程度上對黑色警匪片在美學上有所創新。


從今日曝光的劇照和台詞中,已可嗅到其陰鬱之氣。

 

除了胡歌、廖凡和桂綸鎂,本片的演員陣容中還包括萬茜奇道黃覺、張亦聰、陳永忠等,剛剛獲得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的曾美慧孜也有出演,陣容十分可觀。坎城公布的片長為1小時57分鐘。


《六欲天》



上一位驚喜入圍坎城一種關注單元的中國導演,是《地球最後的夜晚》導演畢贛


《六欲天》是祖峰獨自執導的第一部影片,他在看到這個原名《熱》的電影劇本後被裡面複雜而又神秘的人物深深打動,決定自導自演。故事主要講述在一次警察查案過程中,遭遇了不同的人和事,所引發的愛與罪的故事,既有男女之間的背叛,也有為愛所產生的救贖。女主角黃璐曾主演《推拿》等影片。


《灼人秘密》



這是台灣導演趙德胤首次入圍坎城電影節。據悉,影片靈感源自於哈維·韋恩斯坦性醜聞及Me too運動,由趙德胤和女主角吳可熙共同編劇,是一部女性心理驚悚片。劇情梗概令人想起了曾入圍坎城主競賽的《霓虹惡魔》,影片圍繞一個遭遇導演性騷擾的女演員展開,講述女孩妮娜為追求演員夢來到台北,卻遇到了一系列令她難以理解的詭異事件。

 

導演前作包括了曾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的《再見瓦城》,女主角吳可熙此前已與他合作了4部影片,還因在《血觀音》中的表演備受好評。


在首批公布入圍的19部影片中,除了重點關注的三部華語片,還有6位著名導演的新片,相信一定會引發眾多影迷的熱烈討論。

 

《痛苦與榮耀》佩德羅·阿莫多瓦



這是阿莫多瓦第五次入圍坎城主競賽單元,講述一個處於晚年的電影導演的故事,據說將於他的前作《欲望法則》《不良教育》構成一組三部曲,《欲望法則》中的男主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將擔任主演,當年的英俊小生如今將扮演的是一個年過60,沉浸在回憶中的電影導演。佩內洛普·克魯茲也將回歸出演女主角。


影片已於3月22日在西班牙上映,據看過的人評價,這部影片依然延續阿莫多瓦此前風格,“疼痛,大膽而又溫柔。”


《喪屍未逝》吉姆·賈木許



《月升王國》、《人盡皆知》之後,又一部作為開幕片同時入圍主競賽的影片。

 

影片被形容為“史上分解過的最強喪屍隊伍”,主演陣容超級強大,也有很多是賈木許的老熟人:比爾·默瑞亞當·德賴弗蒂爾達·斯文頓科洛·塞維尼史蒂夫·布西密奧斯汀·巴特勒丹尼·格洛弗、賽琳娜·戈麥茲、卡萊伯·蘭德裡·瓊斯等,還有著名音樂人伊基·波普、湯姆·威茲和RZA的加盟。


《年輕的阿邁德》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達內兄弟在2016年《無名女孩》之後重回主競賽單元,影片男主角是一位比利時青年,因為接受了對《古蘭經》的極端主義解讀,走上了謀害自己老師的道路。


《隱秘的生活》泰倫斯·馬力克



泰倫斯·馬力克這部新片早在去年就被傳將入圍主競賽,當時的片名還是《拉黛貢德》,此次入圍是馬力克憑借《生命之樹》獲得金棕櫚大獎後再度重返坎城。

 

故事取材自真實歷史事件,花費兩年多時間拍攝完成,講述奧地利士兵弗蘭茨·傑格斯泰德因在二戰時期拒絕為納粹德國而戰,最終被判死刑的故事。


《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肯·洛奇



曾拿下兩座金棕櫚的肯·洛奇的新片《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繼續關注工人階級和底層生活,講述一個司機和他妻子因為找不到穩定工作導致家庭面臨坍塌的故事。


《馬蒂亞斯與馬克西姆》澤維爾·多蘭 



在缺席了2年,上一部影片《約翰·多諾萬的死與生》又在北美遭遇差評之後,重新回歸坎城懷抱的親兒子多蘭十分興奮,在名單公布之後就火速發文慶祝。


新片《馬蒂亞斯與馬克西姆》將回歸加拿大拍攝,聚焦年近30歲青年之間的友誼。這也將是2013年之後,多蘭首次擔任自己影片中的主演。


01 平行單元之國際影評人周曾挖掘王家衛


從1962年創立開始,就隻接受導演的第一或第二部電影。


被它挖掘出的厲害角色,遠可追溯到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的第二部長片《革命前夕》(1964),近一些的,則有本屆坎城主席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圖的處女作《愛情是狗娘》,和墨鏡王的處女作《旺角卡門》。


《旺角卡門》紀念海報



02 導演雙周單元以口味獨特為榮


1968年的“五月風暴”後,由特呂弗等導演創辦,以抵製當時正日趨商業化、教條化的坎城影展。


它選片不看出身——馬丁·斯科塞斯的第三部長片《窮街陋巷》,達內兄弟的處女作《一諾千金》,還有索菲亞科波拉處女作《處女之死》都是在那裡一鳴驚人;也不問類型,不設限制——加斯帕·諾的爭議作品《高潮》曾在此拿下最高獎。


《高潮》獲導演雙周單元“藝術電影獎”



03 不少大導演是從短片競賽單元起步


除了“一種關注”、“導演雙周”和“國際影評人周”,短片競賽單元也是大師誕生的福地。


簡·坎皮恩就是憑借她的第三部短片《果皮》拿下這一單元的短片金棕櫚獎,在坎城嶄露頭角。


7年後,簡·坎皮恩憑《鋼琴課》拿下金棕櫚大獎


04 鮮為人知的午夜展映單元


在坎城的官方描述中,這個單元是為展映一些更為私人化的影片而建立。更直白的說,它會專門挑一些能讓觀眾看到high的“爽片”來放映。


杜琪峰的《盲探》曾於2013年入圍過此單元。



05 普通影迷也可以隨便去的沙灘電影院


坎城特色產品之一,唯一一個不用證件,普通觀眾也可以去看片的單元,在電影節期間每晚免費放映一部影片,還貼心地準備了躺椅。


去年12月舉辦的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也設立這一單元。


坎城的沙灘電影院



06 坎城評委主席一度都是法國人


1946到1959年,坎城的評委團主席都是由法國人組成,直到1960年這一慣例才被比利時偵探小說家喬治·西默農打破。又過了2年,《瘋狂的麥克斯》導演喬治·米勒成為了第一個擔任坎城評委團主席的澳大利亞人。


《瘋狂的麥克斯4》劇組亮相坎城電影節,左三為喬治·米勒



07 大作家也能擔任坎城評委


1976年 第29屆坎城電影節的評委陣容中有田納西·威廉姆斯和瑪利歐·巴爾加斯·略薩,最終金棕櫚獎歸於《計程車司機》,在當時也引發了爭議。


1979年弗朗索瓦·薩岡擔任主席,金棕櫚給了《鐵皮鼓》《現代啟示錄》


08 共有12部電影提到了坎城電影節


其中包括了布萊恩·德·帕爾瑪執導的《蛇蠍美人》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即時發生》、還有《憨豆先生的黃金周》都在其列。


《憨豆先生的黃金周》中,憨豆先生去了坎城電影節現場


09 坎城電影節有多奢華?


據統計,坎城電影節期間舉辦一次大型宴會的平均費用約150萬歐元,在坎城海灘舉辦一次雞尾酒會的最低預算為10萬歐元,租賃一艘50米長遊艇的價格約30萬歐元。


10 最強勢的評審團主席


伊莎貝爾·於佩爾擔任主席的第62屆坎城電影節,《綜藝》雜誌爆料稱,因為於佩爾過於“獨裁”,有評委形容這是自己經歷過最艱難的一周,與她同屆的評委中包括李滄東、錫蘭和舒淇


強勢的“於少女”


11 最搞笑的評審團主席


在耍寶這件事上,很少有電影人能拚得過昆汀。


在他擔任主席的第57屆奧斯卡上,雖然入圍影片中有庫斯圖裡卡的《生命是個奇跡》等大師之作,但昆汀還是堅持將金棕櫚頒給了美國著名憤青邁克爾·摩爾拍攝的《華氏911》,並一心想把最佳男主角頒給片中“被迫出演”的布什總統。


12 最難搞的評審團主席


在44屆坎城電影節上,波蘭斯基在短時間內迅速否定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兩生花》陳凱歌《邊走邊唱》等影片,據說當時的評委團已經無助到開始想“難道一定要選出金棕櫚?”這樣的問題。最終,科恩兄弟的《巴頓·芬克》獲獎,開啟了他們的坎城之路。


13 最拽的:拒絕坎城的導演


伍迪·艾倫至今有三部影片作為坎城開幕影片展映,十四部入圍非競賽影片單元,但他從來都拒絕進入主競賽,理由是“如果參賽,我肯定是個糟糕的失敗者。”


而更拽的是原本答應出任1980年坎城評委會主席的英格瑪·伯格曼在開幕三天前鴿了坎城,導致組委會只能火燒眉毛地找了柯克·道格拉斯來救場。


“放鴿子”的英格瑪·伯格曼



14 最“不配合”攝影記者的明星


還是伊莎貝爾·阿佳妮。


1983年的36屆坎城電影節,她攜新片《殺人的夏天》出席坎城,但因在紅毯上拒絕記者拍照,導致記者紛紛把相機放在地上以示抗議的盛況。


15 最奇葩的往事


1973年第26屆坎城電影節,英格麗·褒曼擔任評委會主席,人氣很高,但當年不少媒體將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誤寫為英格瑪·伯格曼(IngmarBergman)。


安東尼奧尼的《奇遇》費裡尼《甜蜜的生活》放映時都曾遭遇噓聲。《在撒旦的陽光下》獲得金棕櫚的時候也曾引發噓聲,導演莫裡斯·皮亞拉還曾現場開懟觀眾。


1973年, 馬可·費雷裡執導的《極樂大餐》引發騷動,甚至有觀眾想上前把口水吐到導演臉上。1974年杜尚·馬卡維耶夫還差點因其執導的《甜蜜電影》而被揍。


《極樂大餐》聚餐


以下是完整入圍名單:

 

吉姆·賈木許《喪屍未逝》

 

佩德羅·阿莫多瓦《痛苦與榮耀》

 

馬可·貝洛基奧《叛徒》

 

刁亦男《南方車站的聚會》

 

奉俊昊《寄生蟲》

 

達內兄弟《年輕的阿邁德》

 

阿諾·德斯普裡欽《魯貝之燈》

 

瑪緹·迪歐普《大西洋》

 

澤維爾·多蘭《馬蒂亞斯與馬克西姆》

 

傑茜卡·豪絲娜《小小喬》

 

肯·洛奇《對不起,我錯過了你》

 

Ladj Ly《悲慘世界》

 

泰倫斯·馬力克《隱秘的生活》

 

小克萊伯·門多薩/Juliano Dornelles《巴克勞》

 

柯內流·波藍波宇《戈梅拉島》

 

艾拉·薩克斯《弗蘭琪》

 

瑟琳·席安瑪《年輕女孩的肖像畫》

 

伊利亞·蘇雷曼《必是天堂》

 

賈斯汀·楚特《西比勒》

 

本次發布會會發布90%的入圍影片,也就是說還會有第二批入圍影片有待宣布,不知道這其中是否會包括昆汀的《好萊塢往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