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獲悉,11月26日,北京土地交易市場共有12宗經營性用地成交,土地總面積約69公頃,其中居住用地11宗、約66公頃,商服用地1宗、約3公頃;總建築規模約134萬平方米,其中居住約127萬平方米,商服約7萬平方米,總成交價款約316.46億元。
據了解,此次交易共有13宗地塊出讓,是北京年內最大規模的土地拍賣,合計起價鋼彈295.19億元。除順義區北小營鎮1宗共有產權住房地塊暫停交易外,其余12宗地塊全部成交,總成交額316.46億元也創下了年內北京土地拍賣市場成交紀錄。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此次供地規模比較大,體現了政府年底通過積極供地來完成土地供應目標,這使得成交量有所上升。
而在企業方面,“當前企業拿地心態有所調整,過去業內有看空情緒,企業拿地較少,到年底資金預算比較足,拿地意願也比較高”。嚴躍進表示,同時這與政府鼓勵拿地也有關係,尤其是國企、教育企業等,跟北京城市發展匹配的企業。而此次土拍中採用的“共有保證金”創新也使得企業拿地成本進一步減少。
具體來看,在成交的12宗地塊中,唯一一宗商業用地地塊位於昌平沙河,要求競得人100%自持20年,且入駐企業須符合昌平區和未來科學城的產業發展方向,持有期滿後如需轉讓或分割出售,需征得昌平區政府同意後方可辦理相關手續,最終由更名為“好未來”的教育機構聯手兩家房企以底價摘得,如無意外,業內分析多為“好未來”將來的總部,兩家房企扮演代建的角色。
值得關注的是,成交的居住地塊中有兩宗位於順義區的共有產權住房地塊,可提供共有產權房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其中順義新城第13街區地塊房屋銷售價格為2.4萬元/平方米,最終由北京恆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7.79億元競得,溢價率2%,成交樓面地價為10998元/平方米;後沙峪鎮順義新城第19街區地塊房屋銷售價格為2.7萬元/平方米,最終由中建一局集團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以19.45億元競得,溢價率18%,成交樓面地價為14654元/平方米。
同時,根據出讓公告顯示,除上述共有產權房地塊外, 剩餘9宗住宅用地均為“限競房”地塊。具體來看,四至五環位置共推出2宗地塊,地塊均位於豐台區白盆窯。五至六環位置共推出3宗地塊,順義後沙峪、昌平北七家、房山良鄉各1宗。六環外位置共4宗,除密雲新城1宗微型地塊、延慶新城1宗冬奧地塊外,還有大興采育的2宗低密用地。除延慶地塊外,其余8宗地塊均已明確未來商品住房的銷售價格,在戶型要求方面,絕大部分地塊均設定了套型建築面積須滿足“90/70”條件的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多宗限房價建案及共有產權地塊成交,表明政府部門抑製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房住不炒”也在從各方面得到進一步落實。北京在源頭上加大了住宅用地特別是保障房及普通商品住房用地的供應,本身就是加大供應、緩解供需矛盾、穩定市場預期的有力舉措。同時,絕大部分商品住房地塊都限定了未來商品住房的銷售價格,這將對穩定房價預期起到積極作用。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