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奶瓶洗的太乾淨了竟然會對寶寶不好?

當媽後,寶寶的健康你一定是放在首位的,而作為要直接入口的奶瓶,絕對是衛生的重點保護對象,洗洗洗、消毒再消毒,是奶粉餵養媽媽做得最繁瑣的工作。生了寶寶後,有些媽媽就開啟了超級講衛生的強迫症模式。愛乾淨、講衛生是對的,但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逼成這樣嘛~~~

太愛乾淨真的對寶寶好嗎?

5月25日,一篇《『太乾淨』可能是兒童急性白血病的誘因》的文章,令人很是驚訝,難道愛乾淨還有錯了?

這個觀點來自於倫敦癌症研究所(ICR)進化和癌症中心主任Mel Greaves博士發表於《Nature Reviews Cancer》的一篇綜述,Mel Greaves博士認為,早期缺乏微生物暴露會增加患白血病的風險。認為在太乾淨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免疫功能會有所缺失,被感染後可能觸發次級基因突變,誘發白血病。

文中指出,通過使嬰兒接觸無害的細菌來啟動嬰兒的免疫系統,可能會預防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聽起來的確有點怕怕呢!這是在給「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找科學依據嗎?

不過,媽媽們也不用恐慌,這份研究報告並沒有說每個保護得很好的孩子都會得白血病。只是太過追求「無菌」環境,的確會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使寶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抗病能力差。

之前也有兒科醫生表明,孩子反覆發生鵝口瘡,或與奶瓶清洗太乾淨有關。那麼,奶瓶是否就可以隨便洗洗呢?

當然不是。最基本的衛生也是要講的,難道你忍心用沾滿汙垢的奶瓶給寶寶喝奶?太臟,太乾淨都不利於寶寶健康,物極必反嘛。

奶瓶怎麼洗好?這4點很重要!

1、無死角全方位清洗

奶瓶不需要保證絕對無菌,但殘留奶液還是需要洗乾淨的,以免滋生有害細菌。奶瓶底部邊緣、奶瓶蓋、瓶和蓋的螺旋槽、奶嘴這些地方最易藏汙納垢,清洗時用奶瓶刷重點將這些地方的奶漬刷洗乾淨。

如果寶寶開始用帶吸管的奶瓶了,媽媽一定別忘了洗吸管,一般這種奶瓶配有一個細長的吸管刷,如果沒有可購買一支。

2、別用除菌劑/消毒劑給奶瓶消毒

除菌劑或消毒劑,具有較強的殺菌及皮膚刺激作用。目前市面上有寶寶奶瓶專用的殺菌消毒產品,最好別用。

這些產品會同時殺死有害菌和有益菌。當這些除菌劑成分進入寶寶消化道後,不僅會刺激消化粘膜,更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衡,使寶寶反覆腹瀉,還可能患嚴重的胃腸炎疾病。較為安全的奶瓶消毒法是開水煮沸或高溫蒸汽消毒。

3、沒必要次次消毒

奶瓶只需要每天消毒一次,不用每次喝完奶粉都消毒。消毒好的奶瓶,放在乾燥通風乾凈的地方瀝水,可以準備一個奶瓶架將每次清洗消毒後的奶瓶倒放瀝水,更沒有必要將奶瓶放在消毒櫃中保存。

每次喂完奶,將剩奶倒掉,放少量奶瓶專用清潔劑清洗後,用開水涮涮備用。

6個月後,寶寶的奶瓶消毒頻率也可以減少,可隔天蒸煮一次,餵奶之前用開水燙洗一下就可以了。

4、注意奶瓶奶嘴使用壽命

奶瓶和奶嘴,也有使用保存期限。奶瓶和奶嘴由於在高溫消毒、清洗、空氣氧化等作用下被逐漸損耗,有的材質使用時間過長可能釋放有害物質。當發現奶瓶和奶嘴泛黃、清洗不乾凈、透明度下降、破損時就應該更換。一般的奶瓶3-4個月可更換一次,奶嘴1-2個月可更換一次。玻璃奶瓶可以隨寶寶食量增加更換,或有破損時更換。

除了奶瓶沒有必要絕對乾淨外,這些「愛乾淨」的行為也最好不要有:

①喜歡用消毒濕巾給寶寶擦手和玩具;

②每次抱娃都洗手,不允許別人接觸孩子;

③不允許寶寶在地上爬;

④不讓寶寶玩泥巴沙土;

⑤寶寶房間常年用空氣凈化器。

如果你發現寶寶免疫力不好,一出門就感冒生病,快看看是否太愛乾淨,把寶寶保護得太好了。如果有,就該佛系一下了,適當「臟」一點,對寶寶免疫力是一種鍛煉,帶娃也變得更輕鬆簡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