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天不排便,病菌增長2兆!

有一種痛叫拉不出來……

有一種痛快叫暢通無阻!

這恐怕是全體便秘者的內心寫照。便秘雖然看似小毛病,可堵起來不僅鬧心,還嚴重危害健康。

24小時,繁殖病菌2兆

腸道是人體消化吸收的「最後一站」,身體新陳代謝可產生400多種化學廢物,其中,每人每天要通過大腸排出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約400億個。

而人體大便中1/3是雜菌和致病菌,如果24小時不能排出,就會繁殖2兆以上的病菌(2兆=2兆),這些有害細菌將會持續破壞腸壁組織黏膜,破壞腸道免疫屏障和吸收功能。

滯留的宿便還會導致腸道鬆弛或收縮,使腸道產生憩室,形成結腸病變;同時持續產生硫化氫、吲哚、糞臭素等毒素和廢氣,被吸收進入肝臟、肺組織,造成損傷。

因此,及時排便,不僅是清潔腸道,更是給身體排毒、預防疾病。

有好處!上完廁所做到「3看1聞」

上完廁所,不要著急沖水,回頭看一眼,觀察一下你的糞便,顏色、形狀、密度等是不是健康,這樣可以初步判斷你的腸道是否健康。

1

看顏色:黑綠紅白要注意

  • 健康人一次排便重量在100~300克之間,約兩三根中型大小香蕉的重量。

  • 顏色最好是黃色,發黑髮綠髮紅髮白都要注意。比如,發黑可能是胃潰瘍引起的出血,發綠可能是急性腸炎或食物中毒,白色可能是消化不良,發紅帶血則要警惕癌症。當然,某些食物也可能影響大便顏色,可顧問醫生鑒別。

2

看密度:半沉半浮最佳

大便最好是半沉半浮在水中,表示密度合格。沉下去說明糞便太硬,缺乏纖維素。

3

看形狀:粗細不一大講究

大便的形狀粗細也有講究,香蕉狀、牙膏狀都是健康的表現。

如果呈栗子狀、乾結成團,則是典型的直腸型便秘;稀水樣便則可能是暴飲暴食、腹部受涼等導致消化不良引起的。

4

聞味道:惡臭難當要警惕

健康的大便味道不會太重。如果大便很黏膩,有排不盡的感覺,異味大,說明體內濕熱重。

如果大便很乾,臭不可聞,而且顏色較深、往往意味著長期便秘。

要記住!防便秘十六字訣

便秘要怎麼防?其實,排便也是一種生活習慣,不妨記住16個字:定時定點、速戰速決、隨有隨去、補足動力

定時定點

排便最好固定時間地點,到點就去,讓腸道養成固定的蠕動節律,每天按時進行就可以。

速戰速決

排便時間要短,最好控制在3~5分鐘內。哪怕沒拉出來,3~5分鐘後也一定要站起來,溜達會兒或站一站再繼續排。

最忌十幾分鐘、甚至半小時以上,坐在馬桶上不動彈,這樣不僅不利排便,還可能加重肛腸病。

隨有隨去

只要條件允許,有排便意識就馬上去廁所。便意來了卻不立刻上廁所,非常影響腸道的「積極性」,時間長了,腸道就不聽指揮了。

補足動力

排便這事得和吃飯一樣當大事來抓。要想腸道充滿「活力」,首先要保證腸道內部有足夠數量和活力的益生菌,從而幫助消化吸收、增強腸道動力。

體質不對調理白費

養生調理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體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