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跑步出汗越多,就越減肥?

夏天的早晨、晚上,你會發現公園、操場有很多跑步的人,夏天雖熱,很多需要減肥的跑友認為,夏天跑步出汗多,對於減脂會更有效果。但有時候你也會發現,夏天跑步後會大汗淋漓,消耗了很多卡路裡,但是為什麼還沒有瘦呢?

為什麼會將出汗和減肥聯繫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人熱了就會出汗。跑步時,人的代謝能力會增強,體內的儲能物質經過代謝會變成熱能,人的體溫上升,汗腺就會釋放汗液。當汗水蒸發時,會降低核心溫度,讓體溫儘可能的保持在人體感覺最舒適的37℃。如果排汗不及時,就會出現體溫過熱,導致昏厥、中暑,甚至死亡。

這些流失的水分,確實能讓你的體重稱上的數字變小一點,但這只是暫時的,只要及時補充水分,體重就會回漲。

有些人認為運動鍛煉很辛苦,就聽信了廣告,蒸上桑拿浴、身上纏上保鮮膜,面色紅潤,大汗淋漓,看起來跟運動的效果一樣。而這種出汗,是由於外界環境溫度升高,人體通過增加皮膚血流量、增加發汗來促進散熱,調節體溫,充其量只能讓人體脫水,而不是脫脂,更談不上排毒。長時間處在高溫環境下,一味追求出汗,不及時補充水分鹽分,會導致體溫失衡,嚴重會危及生命。

大量流汗能減脂嘛?

2010年,西班牙一位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這樣寫道:

在相同的運動強度下,在40度的氣象下鍛煉相比在20度的氣象下鍛煉,會增加肌甘糖的消耗,同時減少整個機體的脂肪消耗。

通過這個研究,就能很明確的得出一個結論:高溫不僅會增加你跑步的強度(會改變脂肪消耗的比率),還會在強度不變的情況下改變脂肪消耗的比率。所以可以肯定得說,在高溫下以5分35的配速跑步,相比在涼爽的情況下以同樣的配速跑步,會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比率,同時減少脂肪消耗的比率。

也就是說,夏天跑步你會更多的消耗身體內的甘糖,而脂肪轉化功能沒有那麼快,讓你的疲勞期提前到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跑友反映,夏天跑步跑不了多久就跑不動了,夏天拉長距離真的很難!

就如昨天小編下班後,晚上去跑了一個地鐵二號線,不到25公里,最後五公里累到跑不動,跟第一次跑全馬最後5公里的感覺差不多。一是氣象有點熱,出汗多,跑起來不舒服,就一路慢跑;二是由於一路跑下來,除了喝了一瓶礦泉水、幾口運動飲料外,沒有其他能量補給,所以跑到最後,配速都降到了七分多。所以,如果你想在高溫氣象下跑個長距離,你需要補充更多的水、以及碳水化合物。

一般來說,中等強度的跑步鍛煉,每小時大約消耗600-800kcal。若一天正常進食,在運動過程中不補充碳水,體內的甘糖在大致跑步2小時後逐步消耗,之後,身體才開始轉向以脂肪為主的供能方式。

換言之,夏天你跑了半小時到一小時,大汗淋漓、氣喘籲籲,看起來消耗量很大,但能量消耗的主要來源還是甘糖。夏天跑步,身體會主動增加甘糖的消耗,來排出大量的汗水調節體溫,而脂肪氧化慢,所以會減少整個機體的脂肪消耗。也就是說,高溫下跑步主要消耗的是糖,而不是脂肪。所以,這就意味著,流汗≠消耗脂肪,也就說明流汗越多並不能帶來好的減肥效果。

如果你運動後,再去擼點串、喝點飲料或者啤酒,那麼很可能今天跑的也就成了無用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跑了很久,卻「肥肉難減」的原因。

所以跑步減肥,是需要堅持下去才會慢慢有效果。堅持有氧慢跑,會更減肥,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每周3-4次,持續時間一個小時左右。

夏天跑步,要懂得補水,才能堅持下去

跑步之所以能減肥,更重要的原因是跑步過程中一直都有在通過呼吸氧化脂肪。跑步過程中合理地補水,才能讓跑步堅持的時間更長,消耗的能量更多。

跑者如果運動時長要超過30分鐘,就要主動預防脫水,跑前、中、後都要及時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有助於血液從心臟流向肌肉,提高肌肉的伸縮性。

運動量越大,越是不能讓自己缺水。跑者補水的原則是:以渴為度。跑者在平時跑步訓練時,可以隨身攜帶小水壺,或者提前計劃好有給水點的跑步路線。

在參加正式比賽時,要提前了解補給點的位置,做好補給安排。避免在訓練前後飲酒。比賽中,喝水要一次小口少量喝水,喝太多可能會導致血鈉水準降低,同時跑起來腸胃也會不舒服,反而降低跑步表現;跑10公里之後,可喝些運動飲料,補充必要的熱量和電解質。

打卡、灌水、看新聞,歡迎點擊做客「跑步眾議院」

郵箱[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