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後疫情時期,社會辦醫療機構該如何破局?

多位專家近日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2020年會圓桌論壇上探討疫情後社會辦醫療機構發展問題。 中國非公醫協供圖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國醫院數量達到3.5萬家,其中民營醫院2.3萬家。然而,民營醫院的質量和發展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痛點和熱點問題。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眾多社會辦醫療機構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進入後疫情時期,社會辦醫療機構到底該如何走出困局?

來自非公醫療領域的多位專家近日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2020年會圓桌論壇上就此問題進行了探討。

海南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管理局副局長劉哲峰表示,非公醫療相比公立醫療,很大的特點就是對市場的嗅覺異常敏銳。以早在2013年就成立的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為例,其被賦予含金量極高的九條優惠政策支持,匯集了多家可以開展“特許醫療、特許研究、特許經營、特許國際醫療交流的”非公醫院。國外獲批但還未在國內獲批上市的一些藥物和器械,在先行區醫院就可以率先使用。據了解,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短短7年時間,樂城先行區進口特許藥械品種首例突破100例,可用抗腫瘤新藥、罕見病藥達100種。

三博腦科集團董事長張陽站在一家非公立醫療機構管理者的角度表示,無論任何時候,社會辦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安全、高品質服務的本質不能變,並要讓醫院工作風險實現常態化管理,這樣才能有能力抵禦諸如新冠肺炎這樣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

作為一家跨界企業,海爾醫療總裁倪小偉強調,涉足社會辦醫領域跟家電領域一樣,一定要建立好自身的誠信度,任何時候都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不斷滿足患者的需求。

“後疫情時期,社會辦醫療機構更應該思考在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建設當中到底應充當怎樣的角色?”寶石花醫療集團副總裁王暘指出,未來在疫情的影響下,伴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和對健康的重新認知,社會辦醫如何順應這種變化?他強調,除了要解決最核心的人才問題,還要制定合理的盈利戰略,但絕不是唯利,同時還要與區域內的公立醫院和其他民營醫院實現“共生”。

中信弘慈醫療集團總經理李蜀光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表示,社會辦醫首先要做好規範化管理,同時要做好科學化和精細化運營,實現醫院與其他不同地區及醫院的協同發展。

如果說社會辦醫後疫情時期的破局需要自身做出更多改變和跳脫,那如何走出一條更快捷的發展之路,一些業內人士提出,借助互聯網時代下強大的供應鏈也許是個不錯的思路。

海爾醫療平台副總裁胡洲慶表示,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滲透率也越來越高。在供應鏈方面,除了打通傳統的醫藥、耗材、設備等產業鏈,還可以把行政後勤、第三方檢驗服務,甚至醫院基建以及投融資服務都囊括進來,在更廣義的供應鏈上為醫院賦能,這樣社會辦醫就可以在自身比較薄弱的環節進行借力。

複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少生則說,目前醫療的互聯網之路還相對嚴謹,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賦能,進行場景模式的創新,甚至對未來醫療供應鏈進行顛覆性的改變,這是大家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在社會辦醫領域,大家可以更充分地交流或者合作探索出更多的好模式。

作為醫療耗材專業供應商,駝人集團副總裁李東濤認為,在整個醫療供應鏈裡,作為一家企業,要扮演好自身生產者角色。而作為社會辦醫療機構,則也要順應時代的變化,練好內功,做好醫療服務,並運用互聯網建設一個好的“服務生態圈”。

上海利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醫信通平台創始人趙玉星介紹道,作為供應鏈服務商,公司一直致力於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通過互聯網平台消除中間環節,把最好的設備和服務呈現給客戶,其中就包括社會辦醫機構,最大程度降低整個流通領域的成本,同時,公司還可以在數據標準化、遠程診斷服務、人力成本降低等方面為社會辦醫療機構賦能。

曾在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均做過管理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副院長丁罡則把醫院自身比作供應鏈。他認為,互聯網極大方便了醫院的診療環節,包括患者複診和開藥用藥。與此同時,對於患者的院外管理和跟蹤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丁罡透露,自己目前創立了一個腫瘤多學科精準聯盟,該聯盟旨在針對腫瘤患者C端的檢測檢驗,以及醫院醫療服務和商業保險,打包成一個供應鏈,通過互聯網平台,把患者有效的大數據完整地收集起來,最後形成一個對於患者最為有利的診療服務標準,讓更多的患者受益。(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