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玩手機卻禁止孩子?疫情“推動”德國家庭生活數字化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月3日發布的題為《數字疫情模式下的家庭生活》的文章稱,在疫情時代,數字設備的運用正在改變教育和家庭生活的形態。相關內容編譯如下:

“只有在線上才能見到老師,只有在線上才能見到朋友,只有父母全天離線可見,這樣一來,線下就成了全世界最不酷的地方。”作家兼記者蒂尓曼·普呂弗在其新書《現在終於把那東西關掉了!》的前言中寫到。

在德國蔓延的新冠疫情,以及2020年春季德國的第一次封城,讓學齡兒童及其父母面臨在家上學的挑戰。這個議題出自《時代》周報雜誌頗受歡迎的專欄“普呂弗的女兒們”,講述了他與4個女兒的生活。現在,這個課題也體現在了普呂弗的新書裡。

普呂弗寫到,尤其是移動設備的使用在今年(2020年)發生了巨大而持久的變化:“今年孩子們第一次必須用智能手機上課。之前手機在家長眼裡是一種消遣手段。我認為,將來家長將越來越難以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

共同時光越來越重要

普呂弗說,這是因為出於個人和上課原因使用手機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家長並不總是能夠掌控全局。“現在家長怎麽才能知道孩子是在學習小組裡討論,或只是在和朋友們聊天?是在訪問學校的學習平台,還是在玩網絡遊戲?通過軟體設置限制孩子在線時間的舊辦法已經行不通了。”另一方面,家長自己也不願意限制自己的螢幕使用時間。“為什麽要把家長自己都不願意接受的事情強加給孩子?遵守共同規則對一個家庭更好。手機是孩子私人領域的重要部分,家長們應當尊重這一點。”

資料圖:2020年5月17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人們通過手機觀看拉古南動物園的視頻直播。(新華社)

相反,作者建議關注親子時光,認真對待它並搞些家庭集體活動。作者預測指出:“未來的家庭時光將不再是多餘的日常,相反,人們必須好好規劃,就像對待與伴侶在一起的時光那樣。”作者表示,鑒於孩子和家長都在數字世界中度過,現實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非數字世界的經歷比虛擬體驗令人印象深刻得多,無論是郊遊還是一起做飯。但數字生活將越發成為慣常。”作者認為人們會重新拿出棋盤對弈:“這種遊戲是不會消失的。”書中寫道,超過四分之三的人承認疫情期間曾在家玩過飛行棋,“如果將來人們更經常這樣做,那就太好了。”

數字生活是機遇

暢銷書作家帕特裡夏·卡馬拉塔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研究媒體素養的課題。去年3月第一次封城時,她的《30分鐘,然後結束》很應景地問世了。本書旨在教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輕鬆地在媒體叢林中暢遊”。卡馬拉塔建議取消限制螢幕使用時間的硬性規定,她認為數字生活是“青少年兒童能彼此見面、維護社會聯繫並發展愛好的第二區域”。這位專家希望來年人們能持續改變對待螢幕使用時間的態度,關鍵在於要把數字空間視為機遇,而不是看一種威脅。“疫情向我們表明,在身體保持距離的時期,數字生活可以成為一個幾乎具有同等價值的選項。能夠與祖父母保持聯繫是多麽美好!能用網絡遊戲彌補取消掉的生日派對是多麽美好!青少年在家上學期間能利用班級聊天軟體克服信息混亂,並繼續感覺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一份子,這是多麽重要!”

卡馬拉塔預測,2021年會出現一個大趨勢,她寫道:“處理好關係的工作。這在任何生活處境中都可以提供幫助。只要有信任,就可以應對任何挑戰。努力了解孩子們的動機和需求是所有課題的重要著手點。在媒體教育中亦如此。”

卡馬拉塔並不認為現實活動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她覺得不總是用現實或數字思維思考問題反而比較有幫助。這位專家寫道:“兒童和青少年覺得打牌和電子遊戲一樣有趣,他們在這方面很靈活。或許家長應該學會適應。許多孩子們感興趣的東西同時有現實和虛擬兩種形式,例如魔法風雲會既可以在線玩,也可以在現實中玩。許多在線桌遊平台成了疫情中的福音,人們不用面對面也可以一起下棋。”

媒體使用將正常化

德國最成功的教育專家之一揚-烏韋·羅格持相反的觀點,他不認為青少年兒童的媒體消費會發生持續變化。1947年出生的羅格幾十來一直撰寫育兒經,例如《孩子需要界限》等作品曾是暢銷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除此之外,羅格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在圖賓根大學領導以兒童媒體為重點的研究項目。新冠疫情的影響被高估了,他說。他還預測,“如果疫情導致的限制一直持續到2021年,那麽人們還將對電子產品有大量需求,否則兒童的媒體使用就會恢復到正常水準。”

他也沒看到有新的教育趨勢,除非人們刻意去構建它。“一些人預言的‘疫情’一代是不存在的,這是一種悲觀論調,也是妄自尊大的表現。但是危機導致的心理和情感後果仍在起作用”,這位家庭顧問表示。疫情對每個孩子造成的後果不盡相同,最好是與他們一同處理。“孩子們需要的是讚賞式的陪伴,而不是自以為好心的約束。”

以需求導向的教育依然重要

卡特婭·賽德和丹妮爾·格拉夫也長年出現在《明鏡》周刊的暢銷書作家榜上。她們2016年出版的《最盼望得到的孩子讓我發瘋》目前被尊為當代教育指南文學的經典,兩人的部落格最近8年瀏覽量3500萬。

關於寫作,薩拉·博魯夫卡與多蘿西·帕克看法一致:“我討厭寫作,但是我喜歡寫成的東西。”如果她在某一段文字進展不順利,她就會勾掉重來。她特別喜歡寫關於家庭主題、女性形象以及時代精神的文章。

兩位專家表示,這場危機向家長們表明,暫時延長螢幕使用時間根本不會導致他們擔心的問題。“大多數孩子能夠合理地控制媒體使用,即使他們對每天應使用多長時間的看法與父母經常不一樣。或許家長們在這次疫情期間已經發現,即使孩子們使用媒體的時間很長,但他們也願意參加其他活動,願意走出家門而不是一連幾小時或成天沉浸在螢幕前面,這樣一來,家長也能夠將更多的自決權交給孩子。”

兩位專家表示,2021年的教育趨勢仍將以需求和教育本身為導向。“家長越發致力於讓孩子在不受責備和體罰的環境中長大,他們希望找到能讓家人們以尊重、非暴力和合作的方式相處,讓日常生活盡可能輕鬆。”那麽現實生活呢?格拉夫和賽德表示,至少要拿出玩遊戲機、手機或者看視頻那樣的態度去愛孩子。孩子們會覺得,相較技術媒體,一起遊戲、歡笑和互動能更好地滿足他們對歸屬感和情感聯繫的基本需要。“沒有什麽比在戶外的遊戲和活動能將家庭更好地聯繫在一起。隨著技術的進步,真實活動在許多家庭中將變得越來越重要。”(編譯/王自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