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MOOC/3D列印等技術曾被炒作並遺忘 疫情讓它們重新熱起來

騰訊科技訊 4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早在2012年,在線教育平台Udacity首席執行官塞巴斯蒂安·特倫(Sebastian Thrun)就曾傲慢地預言,我們所熟悉的教育將被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顛覆。

同樣是在2012年,名為Kinsa的初創公司聲稱發明了全新“智能溫度計”,它可以利用“大數據”來跟蹤健康趨勢。此外,布魯克林的初創公司MakerBot發布了新的家用3D印表機,《連線》雜誌的封面故事稱這款印表機“將改變世界”。而在肯塔基州的高空,谷歌實驗室X正在秘密測試巨型氣球,將互聯網服務傳輸到農村地區。

然而,自那以後多年來,這些看似很有前途、經受各種炒作的技術卻相繼被遺忘。由於幾乎沒有學生成功完成在線課程,特倫在2017年宣布MOOC“死亡”,Udacity轉向有償職業培訓。Kinsa幸存了下來,但在對大數據和聯網設備的強烈反對中,它徹底改變個人健康的夢想沒有實現。

MakerBot被出售給添加劑製造公司Stratasys,後者很快就放棄了在每個家庭安裝3D印表機的想法。谷歌將其氣球聯網業務剝離出來,成立了Alphabet的小型子公司Loon,其業務也尚未起飛。

然後是全球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它比任何初創公司都來得更突然,並擾亂了整個社會。突然之間,那些被認為過度炒作或行不通而被不屑一顧的想法又得到了另一種關注。這一次,不是出於樂觀的預期,而是更像是在絕望中尋求希望。就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重創各個行業,讓數百萬人失業的同時,它似乎也在重振科技行業。這個行業曾因壟斷整合而變得遲鈍,並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承諾破滅而泄氣。

MOOC可能還在消亡,但隨著校園因新型冠狀病毒而關閉,在線教育突然被推到了特倫曾經設想的主導地位。全國各地的教師和教授都在爭先恐後地將他們的課程放在網上,就像2012年的大學為了與Udacity的競爭對手Coursera合作一樣,Coursera承諾讓所有人都能接受常春藤盟校的教育。

虛擬教室短暫而令人失望的歷史表明,一旦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消退,許多教育工作者就會叫囂著要回到他們的教室和講台上。這場危機已經突顯了學生在獲得在線體驗和教育材料方面的不平等。儘管如此,被迫學習在線教學將使世界各地的教師獲得未來可能會借鑒的一套新技能。

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不是一個選擇:與遠程工作一樣,對於資金或空間緊張的學校來說,遠程教學有可能成為一種削減成本的選擇。它也可能變得更加穩固,成為下雪天、臨時關閉建築物或未來就學人數爆發的備份選擇。

目前還不清楚誰將利用這種趨勢。Coursera正在向世界各地的大學免費提供其高等教育平台,同時學習科學、將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以及新型冠狀病毒本身的課程注冊人數激增。學校正在注冊視頻會議軟體Zoom账戶。但真正的贏家可能是大型教科書出版商,如Pearson集團,它們已經在推動在線課程作業,現在有需求證明自己的供應是合理的。

試圖利用大數據預測疫情的技術也在蓬勃發展。智能溫度計公司Kinsa始終在出售有關客戶位置和溫度讀數的數據,以幫助Clorox等商業客戶瞄準廣告支出。這攸關巨額收入,但很難說是一場革命。雖然Kinsa表示將數據進行了謹慎的匿名化,但隱私權倡導者擔心此類敏感信息被廣泛收集。

突然之間,這些數據對人們的價值遠遠超出了最初預想。Kinsa已經推出了一張全國性的“健康氣象圖”,它可能會在確認新型冠狀病毒熱點的檢測數據之前顯示有人發燒的地點。

Kinsa只是一個例子。回顧2012年:那是公共衛生界認真對待谷歌流感趨勢(Google Flu Trends)的最後一年,谷歌流感趨勢是一種根據搜索查詢預測流感季節嚴重程度的工具。《連線》雜誌在嚴重高估了2012-13年流感季節和隨後的流感季節後,宣布這是個“史詩般的失敗”。然而,快進到2020年,隨著谷歌競相建立網站,將人們與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和公共衛生資源聯繫起來,谷歌正被列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新型冠狀病毒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正在與微軟合作打造一款新型冠狀病毒自我檢查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向人們詢問他們的症狀,並提供從“呆在家裡照顧自己”到“撥打911”等各種建議。這是在聊天機器人這種曾經是非常熱門的技術趨勢似乎正在失寵的時候,注入了強心劑。此外,蘋果還與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和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合作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應用程序。

2012年,一個無處不在的行銷熱詞是“SoLoMo”,它是社交、本地和移動的縮寫。這個想法是利用人們智能手機上關於他們位置和社交網絡的數據,向他們投放廣告。隨著公眾對網絡隱私的擔憂與日俱增,湧現出此類數據流量的公司紛紛避開聚光燈,但他們從未停止收集這些數據。

現在,他們正在悄悄地將他們的秘密監視重塑為一種公共產品。一家名為Unacast的公司發布了基於其手機GPS數據數據庫的“社交距離記分卡”。另一家名為Tectonix GEO的公司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可視化的推文,展示了自疫情爆發以來,紐約人是如何分散到全國各地的,這可能會加劇疫情的傳播。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之前,這類數據濫用醜聞推動了美國國會制定更嚴格的聯邦隱私法規。現在,以遏製疫情的名義,隱私問題正被擱置一邊。這在短期內是可以理解的:據報導,在一些國家相對成功的應對措施中,監視是一項關鍵措施。令人擔憂的是,就像911事件後的恐怖主義威脅一樣,美國和其他國家會以緊急狀態為借口破壞公民自由。

大約在2012年,關於3D列印的說法是,它可能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未來學家宣稱,當人們只需在自己家裡列印出他們需要的東西時,製造業將不再需要集中在工廠裡。然而,自從MakerBot聯合創始人布雷·佩蒂斯(Bre Pettis)登上《連線》雜誌封面以來的七年多時間裡,3D列印幾乎未取得太大進展,仍主要被用於設計理念的快速原型製作,以及不需要建立傳統裝配線的較小規模的製造。

從口罩到面罩再到醫院呼吸機等個人防護用品的嚴重短缺,突顯了這項技術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在需求暫時超過傳統產能時,作為拯救生命的權宜之計。捷克一家3D印表機製造商上傳了一款設計,讓任何擁有3D印表機的人都可以自己製作面罩。

俄亥俄州的一家公司正在投入其機器,生產10萬塊鼻拭子。2014年收購MakerBot的Stratasys公司推出了疫情響應網站,並與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共同發起了一項創新挑戰,以設計可列印的呼吸機。在更個人化的尺度上,即使是桌面愛好者也可以列印免提開門器等東西,以幫助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所有這些都不能讓我們更接近徹底重塑製造業,但它強化了分布式製造的價值,並提醒我們,家用3D印表機可能不僅僅是一個玩具。

至於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互聯網氣球項目Loon?經過八年的開發,直到本月,它還沒有在世界任何地方獲得商業測試的最終批準。肯亞政府以需要更好的通信基礎設施來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為由,加快了Loon的批準。考慮到其他幾個國家一直處於觀望狀態,這可能標誌著推動整個項目啟動的風向發生了轉變。也就是說,假設它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這些發明不是源於必需品,而是源於“似乎什麽都有可能”的時代和地方的繁榮。除了總是被標榜為“登月計劃”的Loon之外,他們並沒有尋求解決明確或緊迫社會需求的意圖,而是創造和滿足新的需求。在這一點上,他們基本上失敗了。

但關於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的問題是,有時他們最終會找到問題。Kinsa發言人尼塔·尼赫魯(Nita Nehru)在一封電子郵件中稱:“Kinsa的成立正是為了通過早期發現和早期反應來幫助阻止疾病的傳播,我們為能將這一使命付諸實施而感到自豪。”

這並不意味著智能溫度計、在線教育、家用3D印表機或互聯網氣球會達到它們的創造者或2012年的數字“布道者”們所設想的高度。忘記他們步履蹣跚的原因將是一個錯誤。特別是,我們不應該讓一場暫時的危機通過無處不在的數字監控或我們的健康和位置數據永久地侵蝕我們的個人隱私。

儘管如此,在這麽多東西都不起作用的時候,看到以前從未真正起作用的東西終於在-某種程度上發揮出了作用,這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即使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再次忘卻它們。(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