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習近平的全媒體理念:實現宣傳效果最大化和最優化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主持學習並發表重要講話。


全媒體時代是個大趨勢,媒體融合發展是篇大文章。


把握大勢,當爭朝夕,如何體現善謀善為真功夫?


揮毫著文,千頭萬緒,如何落好畫龍點睛這一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深入考察調研、主持召開重要會議,謀篇布局、全面部署,推動解答媒體融合發展這“一項緊迫課題”。

  

難忘瞬間 


1月末的北京,雲淡風輕、冬日靜美。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9層,傳出習近平關於電子閱報欄的關切詢問:


“什麽內容最受歡迎”

“誰負責安裝”

“收不收費”


……


這是習近平時隔近3年再次走進這幢大廈。這一次,是為了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2019年首次集體學習——一次把“課堂”設在媒體融合發展第一線、別開生面的集體學習。


一直以來,習近平對互聯網催生的新聞傳播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都尤為關心。


深入新聞生產一線了解實際情況,習近平不僅認真看展覽、仔細聽匯報、就有關問題同一線新聞工作者親切交流,還親自試用、體驗,對從“相加”到“相融”的新型主流媒體建設進程細致調研。


在人民日報社,他坐在電腦前錄製語音、敲擊鍵盤,通過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向千家萬戶送去元宵節問候和祝福;


在新華社,他拿起手持視頻直播雲終端,對著隨行人員試拍,體驗全媒體時代記者的工作狀態;


在中央電視台,“9.3”大閱兵新媒體傳播的相關話題引發了習近平的濃厚興趣。聽完匯報之後,他勉勵大家:媒體融合是下一步我們工作的重要的方面;


……


目之所視,言之所及,心之所思。這一次次親密接觸,正是習近平對全媒體理念的躬身實踐,和對全媒體建設的有力支持。

  

把脈定向 


當下,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


面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的深刻變化,如何在這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中“破繭而出”,是主流媒體面對的重大課題。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到中央新聞部門調研。圖為習近平在中央電視台總控中心同工作人員親切握手。


“必須緊跟時代,大膽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實現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習近平對此有著獨到見解,我們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胸懷大局,把握大勢。在習近平眼裡,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必須強化陣地意識。他強調:“人在哪裡,新聞輿論陣地就應該在哪裡。對新媒體,我們不能停留在管控上,必須參與進去、深入進去、運用起來。”


運籌帷幄,指明方向。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媒體融合發展正式有了頂層設計。會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的發展思路。


著眼長遠,統籌兼顧。站在媒體發展和宣傳報導全局的高度,習近平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明確要求“依法加強新興媒體管理”,確保融合發展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善謀善為,善作善成。


習近平對全媒體時代的深刻洞察,對媒體融合發展的科學謀劃,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對全媒體發展大勢的敏銳判斷,為新時代的媒體發展把脈定向。


今日之中國,報網端微百花齊放、文圖音視交相輝映。從再造采編發的運行流程,到改革新聞生產體制機制,各大媒體紛紛發力融合發展。


人民日報推出融媒體工作室機制,組建了“一本政經”“麻辣財經”“大江東”等45個專業化、垂直化的品牌工作室;新華社自主研發推出“快筆小新”機器人寫稿系統,並發布全球媒體首個人工智能平台——“媒體大腦”和全球首個合成新聞主播——“AI合成主播”;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以先進技術為引領,深入研究運用人工智能、5G網絡、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全力推進4K超高清電視技術體系建設,牢牢掌握核心技術研發應用主動權,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日報社踐行“深度融合、移動先行”理念,把一份發行70萬份的英文報紙轉型升級為一個覆蓋2億多海內外用戶的全媒體傳播平台……


在全媒體時代浪潮中,一個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不斷提升的新型主流媒體矩陣正不斷成長壯大,寫下媒體融合發展的“中國答卷”。

  

深情寄望 


媒體融合發展,關鍵在人的融合。


3年前的2月19日,習近平到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台3家中央新聞部門實地調研,並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會上,他用一席情真意摯的講話,為廣大新聞工作者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進方向。一句“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讓新聞工作者深刻體會到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從召開座談會與新聞工作者面對面交流,到深入新聞生產一線了解實際情況,再到發賀信溫暖鼓勵從業人員,習近平關心全媒體浪潮之下新聞工作者的成長與進步,對大家提出了更嚴的要求和更高的期待。


政治上,習近平提醒大家“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


業務上,習近平勉勵大家朝著新目標不斷努力,“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做業務精湛的新聞工作者”“要解決好‘本領恐慌’問題,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裡手”;


作風上,習近平告誡大家嚴格要求自己,“撲下身子、沉下心來,扎根基層”,“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


……

  

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到中央新聞部門調研。圖為習近平與人民日報社人民網員工合影。


諄諄話語,殷殷寄望。


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媒體發展把方向、定大局,讓我們的信心更足,步子更大,底氣前所未有。”這是一位縣級融媒體中心負責人的誠摯告白,更是千千萬萬新聞工作者的內心獨白。


新征程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一大批“提筆能寫,對筒能講,舉機能拍”的全媒體記者正逐漸湧現出來,走基層、到邊疆、進軍營,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網絡媒體國防行”“美麗中國長江行”“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等主題宣傳活動,生動展現了各地各部門的火熱實踐和各行各業“擼起袖子加油乾”的動人場景。同時湧現出了《國家相冊》《快看呐!這是我的軍裝照》《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初心》《公仆之路》等一系列傳播廣、點擊高、口碑好的融媒體作品。


以習近平總書記的全媒體理念為指引,新時代的媒體人正以極大的創作熱情,打造優質新聞產品,並在媒體融合的考驗中不斷錘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踏著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時代節拍、書寫時代華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