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年女性進食不適的影像學診斷分析

【所屬科室】消化科

【基本資料】患者,女,71歲

【主訴】進食不適1個月

【現病史】患者1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進食不適,無胸痛、胸悶、憋氣。

【影像檢查結果】

【影像學數據分析】

食管中下段食管壁不規則增厚,管腔偏心狹窄,動脈期CT值69Hu,周圍多發小淋巴結影。食管中下段佔位可能,懷疑食管癌。

【病理診斷】

(食管)基底細胞樣鱗狀細胞癌

【病例小結】

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為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食管最常見的疾病。其發病率北方高於南方,山西、河南為高發區,男性多於女性。多在40歲以上發生,50~70歲佔多數。

臨床與病理

食管癌的病因尚無結論性意見,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飲酒過量、吸煙、亞硝胺、真菌毒素、微量元素、食管上皮病變、營養缺乏、遺傳因素等。關於本病的病理學,因其發生於食管黏膜,以鱗狀上皮癌多見,腺癌或未分化癌少見,偶見鱗癌與腺癌並存的鱗腺癌。腺癌的惡性度高,易轉移。而生長快,惡性度高的小細胞癌罕見。因食管組織無漿膜層,癌組織易穿透肌層侵及鄰近器官,轉移途徑多為淋巴道與血行。

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分類是依據日本1972年規定,癌僅浸潤至食管黏膜、黏膜下層,不論有無淋巴結轉移者統稱為淺表食管癌,其中無淋巴結轉移者為早期食管癌。據其浸潤情況又有上皮癌、黏膜癌及黏膜下層癌之分。

中晚期食管癌是指癌腫已累及肌層或達外膜或外膜以外,有局部或遠處淋巴結轉移。大體病理分為以下四型:

1.髓質型:腫瘤向腔內外生長,管壁明顯增厚,多累及周徑大部或全部,腫瘤在腔內呈坡狀隆起,表面有深淺不等的潰瘍形成;

2.蕈傘型:腫瘤似蕈傘狀或菜花狀突入腔內,邊界清,表面多有潰瘍呈淺表性,伴壞死或炎性滲出物覆蓋,管壁周徑一部分或大部分受累;

3.潰瘍型:指累及肌層或穿透肌層的深大潰瘍,邊緣不規則並隆起,管腔狹窄不顯著;

4.縮窄型(即硬化型):癌腫在食管壁內浸潤,常累及食管全周,管腔呈環形狹窄,長度短於3~5cm,壁硬,狹窄近端食管顯著擴張。各型均可混合存在。食管癌在早期很少有癥狀,或僅有間歇性的食物通過滯留感或異物感等,常不易引起注意。腫瘤逐漸增大後才有明顯的持續性與進行性的吞咽困難。

影像學表現

X線:食管造影檢查表現因分期和腫瘤大體病理類型而異。

1.早期食管癌的X線表現

(1)平坦型:切線位可見管壁邊緣欠規則,擴張性略差或鋇劑塗布不連續;黏膜粗糙呈細顆粒狀或大顆粒網狀,提示癌性糜爛。病灶附近黏膜粗細不均、扭曲或聚攏、中斷。

(2)隆起型:病變呈不規則狀扁平隆起,分葉或花邊狀邊緣,表面呈顆粒狀或結節狀之充盈缺損,可有潰瘍形成。

(3)凹陷型:切線位示管壁邊緣輕微不規則,正位像可為單個或數個不規則淺鋇斑,其外圍見多數小顆粒狀隆起或黏膜皺襞集中現象。

2.中晚期食管癌的X線表現

(1)髓質型:範圍較長的不規則充盈缺損,伴有表面大小不等的龕影,管腔變窄,病灶上下緣與正常食管分界欠清晰,呈移行性,病變處有軟組織緻密影。

(2)蕈傘型:管腔內偏心性的菜花狀或蘑菇狀充盈缺損,邊緣銳利,有小潰瘍形成為其特徵。與正常食管分界清晰,近端食管輕或中度擴張。

(3)潰瘍型:較大不規則的長形龕影,其長徑與食管的縱軸一致,龕影位於食管輪廓內,管腔有輕或中度狹窄。

(4)縮窄型(硬化型):管腔呈環狀狹窄,範圍較局限為3~5cm,邊界較光整,與正常區分界清楚,鋇餐通過受阻,其上方食管擴張。中晚期食管癌各型病變均可發展為混合型。

CT:CT主要可顯示腫瘤的食管腔外部分與周圍組織、鄰近器官的關係,了解有無浸潤、包繞,及有無淋巴結轉移,從而利於腫瘤分期。

診斷與鑒別診斷

對於中晚期的食管癌,食管雙對比造影典型特徵為充盈缺損、龕影,結合管壁僵硬、黏膜中斷、管腔變窄,診斷相對容易,而早期食管癌則有一定難度,需精心細緻及熟練的檢查操作技術,並結合毛刷拉網及內鏡檢查驗證。

食管癌常需與以下疾病鑒別:消化性食管炎形成的潰瘍較小,黏膜皺襞無破壞中斷,雖有管腔變窄但尚能擴張,據此可與潰瘍型食管癌的大而不規則的龕影及黏膜中斷、管壁不規則僵硬區別。硬化型食管癌典型的局限環形狹窄與良性狹窄如腐蝕性食管炎的長段呈向心性狹窄截然不同,且後者有明確的病史。有時食管下段靜脈曲張應與髓質型食管癌鑒別,前者具有肝硬化病史,且蚯蚓狀與串珠狀之充盈缺損、管壁柔軟無梗阻為其特徵性表現。

來源:影像園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注消化,攜手未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