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科技日報:多地發現非洲豬瘟疫情,豬肉還能放心吃嗎?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今日9時,農業農村部接到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 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琉璃河鎮各一個養殖場排查出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青龍湖鎮某養殖場存欄生豬1325頭,死亡49頭;琉璃河鎮養殖場存欄生豬429頭,死亡37頭。

“自8月初我國首次發現非洲豬瘟以來,截至11月22日,全國有20個省份47個市(區、盟)發生73起家豬疫情、1起野豬疫情,累計撲殺生豬60萬頭。已有7個省的24個疫區按規定解除封鎖,其中,河南和江蘇省的疫區全部解除封鎖。”11月23日,在農業農村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畜牧獸業局副局長馮忠武說。

同時,馮忠武強調,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感染人,不影響食品安全。1921年非洲豬瘟在肯亞首次發現以來,全世界60多個國家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都證實了該結論。希望不要聽信謠言,科學看待非洲豬瘟,放心消費生豬產品。

徹底根除非洲豬瘟,異常困難

“當前我國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十分嚴峻。近期發生疫情省份特別是主產省還在增加,防控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工作極為緊迫。根除疫情的國家,短的用了5年,長的甚至用了30多年,我們也要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複雜性、長期性。”馮忠武說。

馮忠武分析,從外部環境看,境外非洲豬瘟疫情頻發,我國與疫區國家的人員交往頻繁,貨物貿易量大,加上非洲豬瘟的潛伏期長、隱蔽性強,再次傳入風險很高。

非洲豬瘟於1921年在肯亞首次發現,近百年來,已有60個國家先後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今年,全球非洲豬瘟疫情明顯重於往年,新增疫情國家數同比上升30%,疫情數同比增加10.7%。截至目前,全球已有羅馬尼亞、匈牙利、波蘭、南非等15個國家發生4400多起疫情,部分國家呈現大暴發、大流行態勢。

“在60個已發生過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中,只有13個國家根除了疫情,根除時間多為5至36年,可以說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俄羅斯從2007年首次發生非洲豬瘟至今已經有11年,共發生疫情超過1000起(其中2018年已發生100多起),但仍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目前來看,要想徹底根除非洲豬瘟,異常困難。”馮忠武說。

從國內情況看,我國有2600萬小散養殖戶,養殖方式落後,生物安全防護水準低,生豬生產和消費在區域上不均衡,長途調運生豬及其產品的情況仍將長期存在,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難度。

“考慮到我國養豬業的特殊性以及非洲豬瘟病毒的特性,我們初步判斷,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仍是該病防控的關鍵時期,該病仍會呈現點狀散發態勢,隨著各地防疫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出現區域暴發流行的可能性不大。”馮忠武說。

2018年之前我國沒有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是從哪裡傳入進來的?又是如何傳播的?

“非洲豬瘟是從國外傳入的。2018年之前,我國一直沒有非洲豬瘟。分子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傳入我國的非洲豬瘟病毒屬基因Ⅱ型,與格魯吉亞、俄羅斯、波蘭公布的毒株全基因組序列同源性為99.95%左右。”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黃保續說。

黃保續介紹,通常非洲豬瘟跨國境傳入的途徑主要有四類:一是生豬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和走私,二是國際旅客攜帶的豬肉及其產品,三是國際運輸工具上的餐廚剩餘物,四是野豬遷徙。

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疫情發現後,農業農村部立即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從目前流行病學調查情況看,非洲豬瘟傳入我國可能途徑也主要是上述幾類。

“我國與發生非洲豬瘟國家人員交流、貨物貿易往來頻繁;豬肉價格高於周邊國家,走私活動屢打不絕;邊境地區野豬數量和種群密度持續增加,疫情傳入的風險比其他國家更高。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加強聯合溯源調查,並採用分子流行病學方法分析,以進一步查明來源途徑。”黃保續說。

“首起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對每一起疫情進行了系統的流行病學調查。歸納起來,對於已查明疫源的68起家豬疫情,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生豬及其產品跨區域調運。因異地調運引發的疫情共有13起,佔全部疫情約19%。二是餐廚剩餘物喂豬。因餐廚剩餘物喂豬引發的疫情共有23起,佔全部疫情約34%。三是人員與車輛帶毒傳播。生豬調運車輛和販運人員攜帶病毒後,不經徹底消毒進入其他豬場,也可傳播疫情。這是當前疫情擴散的最主要方式,佔全部疫情約46%。對此,農業農村部已於11月1日發布公告,對生豬運輸車輛監管提出了新要求。”黃保續說。

疫情發生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為何近期我國非洲豬瘟疫情發生的數量仍在不斷的增加?

馮忠武說,針對已經發生的每一起疫情,我們均第一時間派出專家組赴現場,指導協助疫情發生地堅決果斷采取封鎖、撲殺、消毒、無害化處理等應急處置措施。從目前情況看,上述處置措施均已嚴格落實,已發生的73家豬和1起野豬疫情均得到有效處置,沒有發生二次擴散。

之所以疫情數量仍在不斷增加,馮忠武分析,與以下4方面因素密切相關。

一是我國邊境線長,國際交流頻繁,境外疫情傳入風險持續增大。來自疫情國家的豬肉及其產品走私、旅客攜帶物、國際班機班列及其餐廚垃圾、野豬越境等均有可能從境外帶入病毒。

二是非洲豬瘟具有明顯的早期發現難、預防難等特點,該病潛伏期長,生豬感染後,可能在3周內不表現出臨床症狀,但病毒可在這期間由這些尚不為人知的病豬及其產品,通過市場交易、屠宰、人員工具攜帶、長途調運、接觸傳播、餐廚剩餘物飼喂等,多種途徑傳播病毒。

三是我國居民普遍喜食熱鮮肉,這就造成了大量生豬長途調運,同時車輛的消毒和經紀人的管理沒有跟上,由此引發疫情。

四是我國的生豬養殖中小散戶的數量還很龐大。這些散養戶生物安全條件差、措施不到位,且多有用餐廚剩餘物(泔水)喂豬的習慣,傳入疫情的風險較高。

已發生1起野豬的非洲豬瘟疫情

我國已經發生了1起野豬的非洲豬瘟疫情,這和家豬的疫情有什麽關係,會對我國非洲豬瘟疫情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黃保續介紹,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野豬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後,農業農村部與國家林草局立即派出督導組,與地方共同開展疫情處置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目前,各項疫情應急處置措施均已落實。經對死亡野豬采樣檢測,實驗室檢測結果表明,引發吉林白山野豬疫情的病毒,在基因的關鍵位置存在明顯差異,不同於引發國內家豬疫情的病毒。

同時,畜牧獸醫部門對死亡野豬周邊地區進行了多次疫情排查、抽樣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均未發現家豬感染病例。從現有調查和檢測結果看,基本可以明確,這一起野豬疫情和國內已有家豬疫情沒有直接關係,不是由家豬傳給野豬。由於發現地處於邊境地區,森林覆蓋率高、野豬活動密集,很可能是境外傳入疫情。

“野豬活動路徑複雜,不易受人為控制影響,如果非洲豬瘟在野豬中持續蔓延,將大大增加防控難度。同時,現在已經進入冬季,非洲豬瘟病毒怕熱不怕冷,低溫條件下存活能力更強、存活時間更久,加上野豬冬季覓食困難,進入農戶周邊尋找食物、向家豬傳播疫情的風險增高。如果進一步形成野豬-家豬相互傳播疫情的局面,非洲豬瘟防控的長期性和複雜性將大大增加。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草局已經安排,各相關地方進一步加強野豬疫情排查,加強人工飼養野豬的監管,切斷非洲豬瘟在家豬和野豬之間交叉傳播的途徑。”黃保續說。

全國生豬供應和價格水準總體穩定

非洲豬瘟發生以後,農業農村部采取了限制調運的措施,這對當前的生豬生產有何影響,會不會影響元旦和春節期間的豬肉的供應?

馮忠武說,從當前情況看,生豬生產方式正在積極適應限制調運措施,全國生豬供應和價格水準總體穩定。

從生產看,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4.96億頭,同比增長0.1%;豬肉產量3843萬噸,增加10萬噸,同比增長0.3%。按照2017年生豬出欄6.89億頭測算,疫情處置中撲殺生豬佔全國出欄量的比重僅為0.087%,直接影響非常有限,市場供應總體上仍處於相對寬鬆狀態。

從價格看,8月份以來全國豬肉平均價格一直穩定在每公斤23.5元左右,沒有出現大幅上漲,也沒有脫銷缺貨。在嚴格調運監管初期,浙江、上海等地豬肉價格出現了區域性上漲,目前兩省市豬肉價格分別為31.4元和27.4元,雖然仍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但自10月份以來均下降了2元左右。

“總的看,元旦春節期間產能充裕,豬肉供應有保障,價格上漲太空不大。”馮忠武說。

馮忠武說,我們也注意到,限制生豬及其產品跨區域調運確實對部分企業生產周轉產生了一些影響,部分豬場商品豬被迫壓欄,仔豬調運遇到了一些困難。種豬本來不在限制調運範圍,也給企業帶來了較大困擾。

對此,已做了相應安排。馮忠武說,一是進一步完善調運監管方案,在確保疫情有效控制的前提下,盡量方便仔豬調運。二是合理調配、充分利用現有屠宰能力,引導就近就地屠宰,減輕疫區壓欄壓力。三是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加強主產省區和主銷省區“點對點”調運,穩定市場價格。

“這項措施我們已經在相關省內啟動實施,要求經省級畜牧獸醫部門審核,符合條件的養殖場和屠宰廠建立‘點對點’調運機制,按照指定路線運輸生豬到指定屠宰廠,相關產品經檢疫合格後方可上市銷售。”馮忠武說。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除注明外均來自網絡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