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居易:經絡醫學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內容

作者: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王居易名醫傳承工作站 中國經絡大家王居易(王居易逝世於2017年8月5日,謹以此文紀念中國經絡醫學大師王居易逝世一周年)

作者簡介:

王居易,主任醫師、教授,世界知名經絡醫學家。1937年8月出生於北京,自幼勤於思而敏於行,酷愛國學、歷史及哲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首屆畢業生。曾歷任宣武區中醫院院長,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針灸系主任,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教授,《中國針灸》雜誌社主編等職務。2009年入選北京中醫藥「薪火傳承3+3工程」室建立王居易名醫繼承工作站。2006年開始任美國加州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王老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針灸臨床及教學工作,曾先後從師單玉堂、楊甲三、程莘農、王樂亭、賀普仁、於書莊、夏壽人等先輩學習其臨床經驗,50餘年的臨床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在經絡理論的臨床應用方面頗有建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經絡理論思想,在國內外經絡醫學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

王老建立了其獨特的經絡診察方法,並提出經絡縫隙理論;「五臟育精而主命,經絡灌滲而主生」是其主要學術思想;針對針灸醫師的診療模式提出了癥候結構理論;有關刺法提出了「縫節刺法」與特殊部位的「搓針導氣法」。他認為針灸醫師針刺要本著「刺皮無傷肉,刺筋無傷骨」等古典《內經》針法的要求。王老還創立了獨特經絡調整手法,如揲、刮、揪、拽、割等。

王老注重教學工作,在海內外廣泛傳播經絡醫學理論,其專著《王居易經絡醫學講課錄》由英、法、德、意四種語言在海外發行,其學術思想在國際針灸界廣為傳播。2014年出版中文專著《王居易針灸醫案講習錄》獲得國內針灸從業者的歡迎。其發表的數十篇論文也廣泛被傳閱。

中國經絡醫學大師:王居易

文章摘要:近代中醫理論較多偏重了臟腑研究,對經絡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對經絡經典理論的解讀和研究更少,以致造成了針灸學理論的滯後,極大地影響了針灸學術的發展。筆者在研究《內經》等經典經絡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經絡醫學理論」這一全新概念,本文從經絡解剖結構、生理功能、經絡氣化功能及特點等四個方面對其進行了全面的解讀,並提出「認祖尋根」是培育、構建經絡醫學理論的源泉這一重要觀點。

關鍵詞:經絡醫學經絡結構經絡氣化理論研究

經絡是針灸學的理論核心,也是中醫學的重要理論基礎。由於歷史原因,經絡醫學被邊緣化、淡化,醫生似乎掌握了一些腧穴的部位、主治、操作就可以從事針灸治療工作了!如果再獲得一些「秘傳」「特效穴」「絕招」,再積累一些臨床經驗就會成為「高明」的針灸家了!這種針灸理論長時間的缺失狀態導致了針灸學的理論滯後,極大地影響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數百年來,中醫界許多學者移植了一些現代西方醫學和近代科學的理論來代替經絡醫學理論,用以解釋針灸治療疾病的作用機理。幾十年來,筆者曾做過各種研究比較,如在經絡實質研究領域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的經絡電阻、電位、金奉漢小體等研究課題以及經絡是淋巴、血管、神經以及一些特殊組織結構(如肥大細胞)的複合體等學術觀點,在腧穴結構研究領域有關經絡線、生物全息、閘門學說,以及在臨床中不斷發現的所謂奇穴、新穴等報導,我都認真進行過研究比較和理論思索,不斷在找尋針灸理論的本質。最後還是從經典經絡理論中解讀到了針灸理論的內核、真諦!這就猶如一個迷途的孩子在尋找親人,雖然找到了一些乾爹乾媽或者洋爹洋媽,似乎獲得了一些父愛母愛,但終因缺少血緣的連結,缺失母乳的哺育過程,因此存在著巨大的歷史的文化的差別,沒有來自基因的純真親情的維繫而快樂地分手了!

針灸是在臨床實踐中創立的治療技術,在長期大量臨床經驗積累的同時,藉助於當時的文化哲學思想成果,升華為經絡理論。隨後又經過臨床實踐的不斷補充、修正,最後才創建了經絡醫學。從而對中醫學、針灸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力!追根溯源,我們發現針灸學並非是在實驗室和解剖學中獲得的,而是產生於我們祖先編撰的《黃帝內經》等經典中記載的經絡醫學理論中所蘊含的學術思想。筆者對經絡理論的這一認識過程大約經過了30年的時光,代價巨大!相信這些親身經歷,很多針灸同道一定也體驗過!我們並不排斥現代醫學技術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尋找針灸學的理論根基,必須認祖歸宗,從傳統經典理論中解讀經絡的本質。以下共分四個題目進行討論。

1.經絡是否有解剖基礎

迄今為止,國內外學者還沒有找到經絡的解剖學結構,這也是人們否定經絡的重要依據。實際上中國古代醫學是有解剖學知識的,我們從《內經》《難經》等經典文獻中找到的3000年前記錄的人體解剖學知識,與近代200多年前確定的解剖學內容大體上一致。如在《內經》《難經》當中提出了內髒的位置、大小、重量、長短、功能(只有脾較現代解剖學重量大,古人把胰髒的重量與脾臟的重量合併計算)均與現代解剖學相符。只有把肝臟定位於人體的左側,筆者推測古人是從鏡面人來定左右的,絕不會把位置搞錯。古人對軀體、四肢的組織結構也有明確的皮脈肉筋骨的分類和認識。依據文獻記載,古代解剖學知識的獲得與古代戰爭、仇敵、虐俘、酷刑等有重要的關係。如果沒有大量的實體觀察、測量,古人不可能提供這些詳實、清晰的解剖學內容。

2.經絡是解剖生理範疇的概念

經絡是古代中國智者觀察、研究生命科學的重大發現,是在認識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實踐過程中的理論總結,是對人類醫學的重大貢獻。《靈樞·經脈篇》雲:「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其中「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十三個字最精闢地概括了經絡的功能,直到今天仍然是中醫師特別是針灸醫師的理論根基。

《靈樞·海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靈樞·本藏》:「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這兩段經文明確指出經絡是指人體的體液運行,是實現人體新陳代謝的總體分布規律的完整系統。由此可見,經絡決不能被我們誤解為單一的解剖學概念,百餘年來人們在解讀、研究經絡時陷於這個誤區,給針灸學的發展帶來諸多傷害,現在是走出這個誤區的時候了。

3.經絡的結構、位置與功能

《靈樞·經脈》:「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經脈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只可看見絡脈,那麼經脈是不是就不能被我們認識了呢?《靈樞·經脈》:「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這裡的「肉」是廣義的,泛指皮脈肉筋骨等有形組織;切循則指在體表切按、循推;「分肉」泛指人體各種組織器官,包括皮脈肉筋骨之間的間隙、各種組織膜間的空隙、內臟分葉間的縫隙等,或許還包括組織中的所有間隙。我們過去較多的強調了對經絡「外可度量」,而忽視了「切循」。經脈在體表和肌肉之間的縫隙,是可以被醫生切循到的。正是這些縫隙連結、溝通人體的表裡內外,運行人體氣血津液,完成人體的所有臟腑、器官、九竅、組織(皮脈肉筋骨)的營養、代謝、成長、衰退的全部過程。分肉間及分肉的外周是經絡的兩類主要構成內容,是經絡氣化的參與者,因此,經絡是控制、調節、平衡氣血津液營養吸收代謝的重要執行者。

經絡是分肉的縫隙,但這縫隙的邊緣(外圍)必由各種皮脈肉筋骨的外膜(焦)圍成,在膜的深部還有皮脈肉筋骨的組織,由於分肉的縫隙有寬窄、淺深、大小(文獻中用溪、溝、池、海等字形容),亦用井、滎、輸、經、合或出、溜、注、行、入來形容肘膝以下主要腧穴的經絡氣血運行特點。

4.經絡的氣化和特點

解讀經絡,我們過去較多的隻關注到經絡的走向以及經絡連結臟腑、肢節的結構,說到氣化,我們也多認為是臟腑的氣化。實際上經絡氣化是經絡理論體系中更為重要的內容。經絡的氣化是指在經絡系統中各種物質能量的轉化,從而實現人體的生長、發育、生存過程,主要是指陰陽的轉化,由於陰中復有陰陽,陽中亦復有陰陽,故氣化的層次不可窮盡,一切生理病理過程都是氣化過程,在人體氣化過程出現障礙的時候,在其經絡中一定會出現異常。自然環境的變動,先天后天環境的差異,社會環境的變動,人的精神環境的變動都需要經絡的參與、控制、調節,使人體經絡氣血平衡才能使人進行正常的進行生理活動。以下主要從四個方面加以討論。

4.1經絡(六經)承接、化解、六氣(六淫)的變化和傷害

自然環境的變化古人歸納為六氣。六經外接六氣, 內調臟腑, 對人體發揮著「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如果六氣太過或不及, 超過了六經的調節與平衡能力, 人體不能適應, 就要發生疾病, 輕則經脈病, 重則累及相應的臟腑發病。由此可知, 六經必須時常與六氣相應, 使人體與自然界保持協調統一。所謂化解是指經絡通過對氣血的控制、調節,在一定限度內六氣的變化可以不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過程,此時雖有經絡異常出現,但人體並無明顯不適。運用經絡調整可以起到「未病先治」的積極作用。

4.1.1太陰經(含手太陰肺, 足太陰脾)為陰分之表, 專主在裡之出, 有利水化濕, 行氣調氣的功能。太陰經對外接納濕氣的影響, 對內控制水濕的代謝。這一過程的完成不僅需要脾氣運化, 還要靠肺氣的調節。因此凡見諸濕腫滿、氣機失暢, 調之太陰皆可取效。例如, 臨床遇到喘咳胸滿, 足附腫脹的病症, 本人選用手足太陰的尺澤、陰陵泉, 以行氣化濕,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4.1.2少陰經(含手少陰心, 足少陰腎)為陰分之中, 專主陰分之出入轉樞, 有瀉火清心, 疏通陰絡的功能。少陰經對外承接熱氣的影響, 對內透發絡脈閉阻。因此凡見熱邪內閉、瘡席火毒或心絡腦絡鬱滯, 可調手足少陰經。臨床上筆者常用通裡、照海治療少陰絡脈鬱滯的失語症。

4.1.3厥陰經(含手厥陰心包, 足厥陰肝)為陰分之裡, 專主在裡之入, 有育陰安神, 養血調經的功能。厥陰經對外承受風氣的作用, 對內有疏風、熄風的功能。凡見風邪客絡、風動傷陰諸證, 可選厥陰經治療。臨床上本人常用內關、蠢溝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用大陵、行間治療陰血鬱滯的失眠症, 常能獲效。

4.1.4太陽經(含手太陽小腸, 足太陽膀胱)為三陽之表, 專主宣發、行陽, 有溫陽解表, 昇陽散寒的功能。大陽經對外抵禦寒邪入客, 對內行陽化氣。凡見寒邪襲表, 陽微氣化失常的病證, 皆可取太陽經治之。臨床上本人常用京骨、束骨治療項背強痛, 回顧不能, 包括一部分頸椎病患者, 亦可取效。

4.1.5陽明經(含手陽明大腸, 足陽明胃)為三陽之裡, 專主在裡之陽, 有腐化水各、傳導糟粕, 維養胃氣,溫煦肌膚的功能。陽明經對外承受燥氣的影響, 對內調節燥與濕的平衡, 凡見腐化失常, 傳導失度, 肌膚枯萎皆可取之陽明經。臨床上常用手三裡、足三裡治療慢性消化不良, 慢性結腸炎等頑症, 常能獲效。

4.1.6少陽經(含手少陽三焦, 足少陽膽)為陽分之半表半裡, 專主筋骨, 募原之間, 有清泄、疏解的作用。少陽經對外承接火氣的影響, 對內平復肝膽相火之升越, 調理少陽之鬱結。凡見火熱之邪上逆, 少陽失於疏泄之頭痛, 目眩, 胸脅脹滿, 便秘等諸種鬱結之證, 均可取少陽經治療。臨床上筆者常用外關、足臨泣清泄少陽風熱, 用支溝、陽陵泉疏解少陽鬱症, 每每奏效。

4.2調節臟腑及相關器官失衡所產生的多種病候或疾病。

臟腑(包括眼、耳、鼻、舌、口、二陰等九竅及其他功能結構相對獨立的器官)由於先天缺陷或後天失養或自然、社會等因素引起的或虛或實狀態,並在此基礎上累及或傳變相關臟腑,出現的諸多病症,都會在經絡上反應出來,並能通過調整經絡的方法,使其緩解或恢復正常。在《素問》靈蘭秘典論、六節藏象、五臟生成、五臟別論等篇章中有集中的論述。

4.2.1 心與小腸

《素問·靈蘭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血脈,對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具有主導作用。手少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手太陽經、小腸,足少陰經、腎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手厥陰經、手太陰經、足太陰經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心氣虛常選用神門、少海調之;心火熾盛或浮火上越常選用少府、少海或加手太陽經的少澤治之;心陽不足者可選用神門、太溪、復溜調之。

小腸承接經過胃初步消化的營養物,進一步分解轉化為更精微的物質供人體吸收,功能上與心密切相關,大多以手少陰心經為主調理經絡。

4.2.2 肝與膽

《素問·靈蘭秘典》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意為肝具有解毒、疏導、調度氣血平衡的重要作用。有藏血、主筋的功能。足厥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足少陽經、膽,手厥陰經、心包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足少陰經、足太陰經、沖脈、任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肝陰不足,常選用曲泉、太沖、曲澤治之;肝氣鬱結或鬱熱選用足少陽經的支溝、陽陵泉疏解,或取外關、足臨泣治之。

膽在六腑中是一個特殊的腑,《素問·五臟別論》謂之奇恆之府,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並列,皆為地氣之所生,藏而不瀉。有關本腑的功能理論,還有待進一步解讀研究。

4.2.3脾與胃

《素問·靈蘭秘典》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意為脾胃配合,是人體一切營養的總來源。另外,脾還有統血主一身肌肉的功能。足太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足陽明經、胃,手太陰經、肺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足少陰經、足厥陰經、任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脾虛選用太白、陰陵泉調之;脾濕常用陰陵泉、尺澤調之;脾胃不適選用手足三裡治之;脾虛寒證取太白、太溪、建裡、氣海治之等。

胃病在實證、熱證時常用曲池、足三裡、中脘、內庭治之;在虛證、寒證時則選取太白、大都、隱白、天樞等腧穴治之。

4.2.4肺與大腸

《素問·靈蘭秘典》曰:「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意為肺輔助心對人體各種節律和調節有重要的主宰作用,主一身之氣。手太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手陽明經、大腸(含食管),足太陰經、脾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手少陰經、手厥陰經、任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肺氣虛常取尺澤、太淵補之;肺熱常取尺澤、魚際清之或曲池、列缺清之;肺脾兩虛者,常取太淵、太白治之。

大腸除了特指消化道遠端(包括除盲腸、結腸、直腸外,還包括食管段——此點另有專文討論)。大腸的病症大多與手太陰經有關聯。同樣手陽明經亦可調理手太陰經及肺的許多病症。

4.2.5腎與膀胱

《素問·靈蘭秘典》曰:「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意為腎有激發超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在生命的進行中,能產生奇異的維護保衛人體的作用,人體的免疫、特異功能都與腎有關。

腎藏精主骨生髓,與人的壽命都有重要影響。足少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足太陽經、膀胱,手少陰經、心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足太陰經、足厥陰經、督脈、沖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腎虛常選用陰谷、太溪、復溜調之;腎為寒濕瘀阻常用腎俞、次髎、委中等穴治之。

膀胱在六腑中亦屬於一個特殊的腑,《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此處要注意經文中的「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這幾個字,說明膀胱經對人體津液、體液的運行和代謝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膀胱藉助腎陽、命門之火與三焦腑共同對人體的津液布化、排出發揮決定性的調節作用。

4.2.6心包與三焦

《素問·靈蘭秘典》曰:「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心包亦稱膻中,此處強調了心包的位置。意為心包是附屬於心的一個臟,它執行心的一些功能,對人的情志舒緩、緊張有重要影響。手厥陰經為本藏的主管經脈,並通過本經分別與手少陽經、三焦,足厥陰經、肝有直接聯繫,在病理上,還分別與手少陰經、手太陰經、陰維脈等有某些特定的聯繫途徑。

如:心包鬱熱,常用曲澤、大陵、勞宮治之;手足厥陰經鬱、瘀時常用大陵、行間治之。

三焦腑也是一個更為特殊的大腑,歷代文獻對其都有研究論述,爭辯不已。《素問·靈蘭秘典論》記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意為三焦是人體最廣泛的體液流通網路通道系統。(我們將用專文討論心包、三焦的理論,在此從略)。

小結:在本節中討論了臟腑經絡不可分割的關係,從中已經顯示出陰陽六經、手足十二經、奇經八脈對臟腑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重要價值。特別是表裡經、同名經、生克經的理論意義,在此簡略討論如下:

1、表裡經凡表裡經連接的臟和腑,體內位置上都有明顯的臨近性:肝和膽皆在右脅下;心與小腸皆在橫膈上下;脾胃均在腹部;腎與膀胱皆在腰部、盆腔中;肺與大腸在胸部,部分大腸在腹部(關於大腸的稱謂和位置另文討論);心包與三焦主全身氣血的運行和布化,功能上不能分離。

表裡經所聯繫的臟與腑大多在營血供應、代謝排出方面具有共用或並行的結構。因此,在診斷治療上,表裡經理論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針灸臨床上選經配穴理論中「陰病取陽、陽病取陰、陰陽經並取」的治則就是據此建立的。

2、同名經指手足同名兩條經脈,如手太陰與足太陰,手陽明與足陽明等。同名經是根據陰陽理論結合臟腑的生理、病理總結歸納出來的。同名經概括了手足兩經連接延續的特點,從而顯示出所歸屬的兩臟或兩腑在生理、病理、診斷、治療上的密切關係。針灸臨床中,大量的同名經配穴組合就是據此理論建立的。

3、相生相剋經根據臟腑五行屬性,在一定條件下,經絡依其所屬臟腑也能產生「有益」或「製約」的治療作用,五輸穴及其選經配穴就是據此理論建立的。後世建立的子午流注針法、靈龜八法等也與此有關,只是後者突出了時間對臟腑、對疾病、對治療的決定性作用,這裡不做討論。

4.3疏解控制七情

人之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本是正常的情志變化。七情在正常範圍內是「神明」對社會自然環境中各種刺激的自然反應。是保護人體「神明」功能的重要途徑。因此,人應當喜則喜,當怒則怒,當憂則憂,當思則思,當悲則悲,當恐則恐,使神明維持在正常水準之中,過度的情志刺激(未加控制)或抑製(過度控制)都會傷及神明進而傷害相關臟腑。如:喜(笑)——適則心緩而寧靜,過則心散而神傷;怒(惱)——適則肝利而疏,過則肝鬱而結,或肝氣上逆;憂(思)——適則脾運暢而養五臟,過則脾滯而結;悲(哭)——適則肺氣暢達,氣機通,過則肺氣傷,氣息不足,少氣無力;恐(驚)——適則腎氣聚集、警惕、機敏,過則腎氣散,神亂,驚恐不寧。《素問靈蘭秘典》曰:「主不明則十二官危」,說明七情之害,不僅是情志病發生的原因,也是諸臟腑病包括現代疾病如免疫力低下、過敏、血液病、肝膽病、心腦病、腫瘤等疾病產生的重要原因。

通過調控、疏解相關經絡,可以有效的改善緩解情志病症。如:通過調整經絡,可以治療過度的喜則氣緩(臨床表現為懶言、少動、無力等);怒則氣上(臨床表現為頭痛、頭昏、暴躁等);憂(思)則氣結(臨床表現為抑鬱、孤獨等);悲則氣消(臨床表現為氣短、少氣、溲頻等);恐則氣下(臨床表現為二便失控、心神不寧等);驚則氣亂(臨床表現為心中不安、躁動煩亂)。臨床上,根據所傷臟腑和經脈分別選取相關背俞、腹募及合、原等腧穴治之。情志病的治療為臨床針灸治療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的研究太空,今後應該以此為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發揮針灸應有的治療功效。

4.4五臟所藏之五志,五志不暢,鬱而化火,為濕為痰,為飲為毒。調整經絡可化解清除五志之偏,治療由此引發的多種頑症怪病。

五志分為神、魂、魄、意、志,五者之中心神為首,為君主之官,此五者與七情密切相關,包含人的心理狀態、潛意識、性格,分別與五臟相通、相連、相生、相剋。五志與五臟之間的關係如下:神——心之所藏,神之所居。可識事物、析利害、辨真偽、調氣血,傷則神識不明;魂——肝之所藏,辨正邪,清邪毒,調血脈,傷則暴怒不安。魄——肺之所藏,氣之所宗,調氣機,和氣血,調一身之氣,傷則不耐久,失恆持。意——脾之所藏,積知識,守記憶,傷則意散茫然;志——腎之所藏,作強之官,掌應變,激發力,抗暴力,傷則不明不用。五志傷則鬱、火、痰濕、水毒皆可內生外客,百病皆至!

七情和五志是造成現代許多多發病的重要原因,其中五志比七情對人體的傷害更深更重。五誌異常,多與人的遺傳、性格、生活環境有關,諸多精神病、情志病以及諸多臟腑病、代謝病及各種不明原因疾病如:微量元素缺少、過多,脂肪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血液病、神經元病、過敏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缺失,癌症、白髮、脫髮,除了先天性(遺傳)外,大多屬於情志所致。與五志傷害關係密切。根據臨床癥候和經絡診察,可分別選擇相關經絡、腧穴治療,對緩解疾病癥候有一定的效果,是今後針灸學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

故《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結束語

近代中醫理論較多的偏重了臟腑研究,對經絡的研究較少,特別是對經絡經典理論的解讀和研究更少,以致造成了針灸學理論滯後的結果。

筆者認為如果將臟腑比作一個國家的煤礦、鋼廠、油田、機器製造廠、農牧場,經絡則是國家的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要道,經絡的氣化則起著對生產運輸進行物流調度、規劃控制等重要作用。臟腑缺少了經絡的調節就成了孤單的器官。經絡的氣化缺少了臟腑功能,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臟腑——經絡系統協調一致,才能維持生命的存在,並按照生長、盛壯、衰老的規律完成一個完整的生命歷程。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已經證實了中醫對生命現象的這種獨特認識,並將繼續證明下去。因此,筆者把臟腑經絡之間的關係總結概括為兩句話——五臟育精而主命,經絡灌滲而主生。只有臟腑和經絡相互依存才能維繫生命的存在,並能順利完成整個生命過程。

經絡是全部中醫學術體系的綱領性理論,在《內經》中佔70%以上的篇幅。不系統學習理解並運用它很難真正傳承中醫學術。對經絡的認識和研究,僅僅是開始,要正確理解並掌握經絡理論的奧秘,必須探尋經絡的本源含義,在經典中醫理論中找尋古人對經絡氣化功能及其解剖結構的認識過程。因此筆者認為「認祖尋根」是培育、構建經絡醫學理論的源泉和堅實基礎。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認祖尋根」絕不是狹隘的,不是拒絕「交友」和「尋師」,一切對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的先進理論和治療方法都是我們應該學習借鑒的,藉以提高經絡醫學的理論與臨床水準。我深信,隨著對經絡理論及經絡結構的深入研究,其結果必將對針灸學理論的發展和整個中醫理論的發展乃至對整個生命科學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