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9家公司競爭NASA登月合約,這有什麽好搶的?

當地時間11月29日,NASA宣布它已經選出了9家公司來競爭一份價值超過20億美元的合約。根據該合約,勝出的公司可以參與NASA的登月計劃,開發將科學實驗帶到月球表面的小型登陸器。

新的NASA計劃被稱為“商業月球負載服務”,該計劃使用的月球登陸器非常小,無法載人,但它們可以將科學實驗器材送到月球表面,它們還可以幫助NASA在月球極點附近充滿冷凍水的隕石坑中偵察並研究基地的潛在位置。

1972年,美國中止了登月計劃,此後就再也沒有一艘美國太空船登陸月球表面。川普政府認為,月球充滿了機會,它是一個試驗新技術和新戰略、尋找新商機的地方。NASA局長吉姆說:“我們正在打造美國重回月球的能力。”

但是,隨著冷戰後航天事業規模和資金的縮減,NASA如今很少依靠自己的工程師來設計航天器,而是成為私營公司的客戶。

長期以來,企業家夢想著在月球上能挖出貴金屬或能用於聚變反應堆的物質,但實現夢想的方法苦尋不到。

2007年,谷歌月球X大獎賽啟動,這是一場由私人主導研製並將探測器發射到月球表面的國際競賽,獲獎者將獲得2000萬美元的獎金。但由於資金不足,這場比賽的截止日期不斷延期。

該比賽在今年悄然結束,最終沒有一支參賽隊伍推出登月探測器。不過,這項比賽為私營公司進入航天領域開啟了一扇門,入圍比賽的隊伍後來紛紛發展為太空初創公司。

此次NASA選中的9家公司中就包括部分當時參賽後組建的太空初創公司。因此,NASA的計劃被視為谷歌月球X大獎的複興。

目前,這9家公司都在製作繪製圖和模型,沒有哪一家已經完成了硬體部分的工作。大多數公司表示他們要到2021年才能做好準備。

月球這杯羹誰都能分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司進軍航空航天領域,推出自己的登月計劃。

但在去年,一些公司的計劃受到了阻礙,這些阻礙並非來自技術挑戰或資金短缺,而是因為一項名為《外太空條約》的國際協定,去年是其締結50周年。

該條約模糊地闡述了各國在太空中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並宣布條約的所有締約國應將月球和其他天體用於和平目的。冷戰時期,它的最高成就是阻止了美國和蘇聯將軍備競賽擴展到太空,避免人類發生“星際大戰”。

但是,該條約現在可能會妨礙企業家的計劃,使其難以比國家機構更快地進入太空。根據該條約,包括商業公司在內的非政府實體的太空探索活動需要政府的授權和持續監督。

在美國,國會已經開始處理相關監管問題,但體制並不健全。目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負責管理火箭發射,通信委員會負責管理通信衛星,商務部負責管理商業遙感衛星。

但是,美國還沒有專門的部門或程式來管理和規範私人公司的登月計劃。

最近,一個名為月球捷運(Moon Express)的公司入駐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的發射中心,該公司旨在成為在月球上第一個安裝小型機器人著陸器的私人實體。

但由於受到《外太空條約》的限制,該公司不得不花一年的時間與美國政府打交道,以獲得發射許可。然而,它最終獲得的許可隻適用於這一次發射。

於是,月球捷運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第二次月球之旅的談判,該公司希望通過目前的監管體系能湊齊三次月球之旅。

除了登月的機會,不少企業還盯上了月球的資源。但是,根據《外太空條約》,私營公司禁止佔用天體。為了讓私營公司掙上月球的錢,奧巴馬政府在兩年前通過了一項法律,允許私營公司擁有和出售它們從天體中提取的東西。

簡單來說,就是私營公司不能從月球上挖走石頭,但可以挖礦。

去年,美國國會開始重新審議《外太空條約》,希望能賦予太空初創公司更多探索外太空的權力。

今天的太空垃圾是明天的太空棲息地

今年2月,比奇洛航空航天公司推出B330太空艙,這是一個正在建造的充氣空間棲息地,該公司計劃在2021年將其發射升空,並計劃以此為基礎未來在月球建一座空間站。

有人認為,這一舉措可能預示著被政府運營機構壟斷的太空飛行終於要市場化了。而川普政府曾表示,希望2024年之後結束對空間站的直接聯邦融資,這或將加速這一轉變。

今天,國際空間站或許是有史以來掛在天邊最昂貴的“人工製品”了,它由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的15個國家建造,歷時20多年,花費超過1000億美元,而美國每年還要花費30億至40億美元維護其運轉。

該站連續工作了近18年,是研究異塵餘生和失重對宇航員長期影響的試驗基地。美國宇航局已經熟練掌握了該站的運行情況,消除諸如廁所堵塞、冷卻系統故障和電腦崩潰等故障幾乎是信手拈來。

但是,由於政府預算等原因,國際空間站似乎離退休不遠了,而一些計劃發射空間站的後起之秀們還尚未準備充分。一些人擔心,國際空間站可能會在其繼任者升空之前被丟棄。

而隨著私營資本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空間站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如果沒有空間站,NASA的研究以及初創太空公司的計劃都將被打亂,同時這些公司還將面臨長期投資帶來的巨大風險。

小型初創公司NanoRacks的首席執行官曼伯則在幾年前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發射後留在軌道上的火箭部件是否可以轉換成低成本的空間站?

如今,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這一設想似乎變得越來越有前景。目前,NanoRacks與其他公司合作贏得了NASA的合約,開始進一步探索這一想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