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防腐劑罐罐都有,哪些致敏被禁用,哪些閉眼大膽用!

叔之前發的那篇皮膚屏障受損文章(跟風買導致臉都不能洗,最後竟然用10塊錢開塞露治好了!),下面有個小姑娘評論說自己用了悅木之源的靈芝精華感覺辣辣的:

我不知道你們平時用護膚品的時候是不是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塗在臉上辣辣的,甚至還會刺痛,櫃姐或者網上還給你解釋說你用護膚品辣辣的,是因為你皮膚太缺水了!

使用護膚品感覺辣辣的,甚至刺痛,最直接的原因是,滲透壓過高,皮膚細胞脫水:

而滲透壓過高的原因有很多,可不止和皮膚缺水有關:

①皮膚缺水

②皮膚缺油脂

③與產品有關

一句話把可能需要產品背的鍋讓顧客自己的皮膚背,也真是太不負責!

產品裡的一些有機酸,高分子物質,都可能引起滲透壓過高,讓你用起來有辣辣的刺痛感。

當然,除了滲透壓過高以外,還有一些可能會對皮膚產生刺激性的物質,也會讓你有辣辣的刺痛感,這裡有一個成分,叔要重點說一下,就是:苯氧乙醇

苯氧乙醇屬於低度皮膚敏感的防腐劑,在化妝品中使用最廣泛。but,它可以對人體皮膚細胞的「TRPV1感測器」(皮膚用來感知外界環境變化的結構)產生影響,使人產生「熱感」或者輕微「痛感」。

所以,含有這個成分的產品,可能就會讓你用起來有辣辣的,甚至輕微的刺痛感。那位後台留言的小姑娘,靈芝精華裡就有這個成分,所以你的辣辣的感覺可能正是因為它吼。

但是你們也不要看到它就害怕,在防腐劑體系裡,它是相對安全的,到目前為止很多兒童和嬰兒配方已經到了除了用它作為主要防腐劑之外沒有其他選擇的境地。很多大家熟悉的產品裡也都是用的這個防腐劑:

雅詩蘭黛小棕瓶


資生堂紅腰子精華


城野醫生毛孔收斂水


悅木之源菌菇水


事實上,苯氧乙醇低濃度下(0.3%以下)塗抹型產品大部分耐受還是可以的,而它通常出現在產品成分表的最後一位,所以只要你對它沒什麼過敏反應,就沒什麼大問題。

大名鼎鼎的蘭蔻小黑瓶,苯氧乙醇還排在很靠前的位置:

叔有個油敏皮的朋友,對它就是鍾愛有加,用了兩三年了,也沒出現什麼不良反應。

所以苯氧乙醇這個防腐劑,叔認為還是相對安全的。不過,也確實可能有些人對它不耐受,這個就得靠你們自己試了。只要不過敏,剛開始幾次辣辣的沒關係,但要是一直辣辣的,最好還是停用。

正好說到防腐劑,我知道你們絕大多數人都「談防腐劑色變」,覺得這個東西很可怕,但是我們又生活在一個被細菌包圍的世界,你想那些護膚品罐子天天開了關,關了開的,再用手摸來摸去,要是沒有防腐劑,那得滋生多少細菌。

所以,護膚品裡添加防腐劑非常重要。但是叔也不得不承認,一些防腐劑確實存在安全問題,會引發皮炎,紅腫,痘痘。

還有,你們這些小姑娘,現在都是護膚狂人,每天疊加使用好幾種護膚品,化妝水,乳液,精華,凝膠,面霜,這些護膚品裡的微量防腐劑,疊加起來會不會超標?引起過敏反應?這都是問題!

所以今天,叔就來跟你們好好聊聊防腐劑,哪些防腐成分最好避免和替代,哪些相對安全,哪些產品又真的是「無添加」。

甲基異噻唑啉酮

甲基異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縮寫為MIT/MI,它還有一個好兄弟,叫甲基氯異噻唑啉酮(CMIT),兩者的混合物被稱為卡松(Kathon)

在21世紀初,MIT作為一種高效防腐劑被廣泛用於化妝品,洗劑,保濕劑,衛生巾,洗髮劑和防曬乳等個人用品中。

但是,隨著消費者的增加,MIT這個成分的致敏性慢慢暴露出來,有一篇權威的皮膚學雜誌在2013年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裡面敘述了MIT的致敏性:

總結下來就是,MIT的致敏率在三年間從1.94%增加到6.02%,主要是因為皮膚炎症和使用化妝品的關係。所以他們強烈建議減少這個成分的最大用量,尤其是一些停留類化妝品(如面膜,防曬,粉底等),除此之外,私處用品和腋下用品禁止使用這個成分。

2013年美國接觸性皮炎協會還把甲基異噻唑啉酮認定為「2013年度致敏原」。

但叔在搜集資料的時候發現,「爛臉救星」——Lamer經典面霜裡,用的竟然就是CMIT+MIT(卡松)這個防腐體系!

Lamer經典面霜

但是從產品使用反饋來看,好像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反而是敏感肌用著也OK。

所以真的不能一棒子打死一個成分,叔反而覺得,有可能是因為MIT在21世紀初被廣泛使用,所以在疊加使用產品的時候很容易就成分疊加→含量超標,從而致敏。

到目前為止,一些閱聽人廣泛的品牌依然用的是MIT防腐體系:

伊索無油保濕精華


伊索歐芹籽調理水


嬌韻詩平衡柔膚水


嬌韻詩溫和柔膚水


所以對於MIT這個防腐劑,叔給的建議是:可以試用,但要盡量避免疊加使用含此防腐劑的產品。

甲醛釋放體

甲醛會導致接觸性皮炎這個危害不用多說,但是化學家們琢磨出來一個方法:把一個遇水就會緩慢釋放甲醛的東西放到配方中,讓這東西慢慢地放出甲醛來,既能夠抑製細菌,又「相對安全」。

但是,甲醛釋放體依然會對皮膚有刺激性,引發皮炎!所以對於甲醛釋放體這一類防腐劑,叔給的建議是:盡量避開!

甲醛釋放體比較典型的有:咪唑烷基脲,雙(羥甲基)咪唑烷基脲,DMDM乙內醯脲,季銨鹽-15這一類。

Olay Pro-x精華乳


大寶SOD蜜


寶拉珍選保濕凝膠


百雀羚甘油一號


尼泊金酯

尼泊金酯是一大類防腐劑,常見的有尼泊金X酯(甲乙丙丁)四種,成分表上多顯示為羥苯X酯(甲乙丙丁),英文名為XXparaben。

這類防腐劑廣譜抗菌,穩定性強,but,它很容易被皮膚吸收,自身有類雌激素作用,被認為會對人體激素產生干擾,致乳腺癌。

所以這類防腐劑的安全性頗受爭議,美國FDA認為是安全的,但是歐盟認為3歲以下兒童停留類產品是禁止添加的。

但是,到目前為止這類防腐劑和乳腺癌之間的關聯從來沒有被大規模的實驗證實過,同時,含這類防腐劑的產品引發的接觸性皮炎案例是最少的。

一些常見的大牌護膚品裡用的都是這類防腐劑,也沒見出現過什麼安全問題:

SK-II 神仙水

羥苯甲酯

蘭蔻粉水

科顏氏金盞花水

羥苯甲酯

奧爾濱健康水

羥苯甲酯

羥苯乙酯

羥苯丙酯

所以對於這一類防腐劑,叔的觀點是:相對安全,可以使用。但如果你就是要擔心乳腺癌的風險,可以注意避免使用含羥苯丁酯的產品就安全很多了。

科顏氏牛油果眼霜

羥苯丁酯

黛珂美白防曬乳

羥苯丁酯

多元醇

多元醇,是一類防腐物質,常見的有1,2-戊二醇,1,2-己二醇,辛甘醇,乙基己基甘油

它們一般兼顧保濕和防腐功能,但是在註冊的時候很巧妙地被註冊成「保濕劑」,而不是「防腐劑」,所以採用多元醇防腐體系的配方,就可以宣稱「無防腐」「無添加」了。因為,人家也確實沒有添加已註冊在案的防腐劑:

採用多元醇作為防腐體系,最典型的就是Fancl,所以他們也光明正大宣稱自己的產品是「無添加」:

Fancl水盈乳液

Fancl修護補濕液

不過,多元醇相比於上面說的那幾個防腐劑,確實對於皮膚的刺激性和致敏性都要小很多,所以相對更安全,選擇護膚品需要謹慎小心的(對很多防腐劑過敏,備孕),可以選擇多元醇防腐體系的產品。

天然產物

還有一些天然產物,也具有防腐功效。這類防腐物質主要包括兩種,一是有殺菌功效的植物提取物,比如牡丹根提取物,鼠尾草提取物,茶多酚提取物,金縷梅提取物。

還有一個是發酵產物,它是用細菌或者酵母菌發酵之後得到的最終成果,這些產物中有可能有一些天然的抗菌肽,所以有殺菌功能。 SK-II你們肯定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含有酵母發酵產物,使用感好,而名聲大噪:

SK-II神仙水

SK-II小燈泡

但是,天然產物很少能自成防腐體系,還需要添加其他防腐劑達到防腐目的,比如大名鼎鼎的神仙水,裡面還有多元醇,尼泊金酯,植物提取物,扮演防腐劑角色:

叔再多叨叨幾句,你們不要覺得天然的就是最安全的,植物提取物也好,發酵產物也好,它們依然是化學品。所有的化學品,都是化學品,不會因為它是天然來源就更溫和,也不會因為天然來源更不溫和。

所以不能說天然產物就一定會比上面說的那些防腐劑溫和,隻不過,它們的致敏性相對較低而已。

無防腐劑

說了這麼多,難道所有的護膚品裡都有「防腐劑」?

這倒真不是,比如一些不含水的精油,純露,強酸,強鹼,高油脂(如純荷荷巴油),這些細菌討厭的地方,不需要用到「防腐劑」:

精油

荷荷巴油

市面上有一些一次性產品,比如安瓶,宣稱無防腐,但叔看了一下成分表,這是當大家是瞎子,好騙?

絕大多數的安瓶都是添加了防腐劑的,所以你們選的時候,最好注意一下。

好了,說到這,叔也基本上把現在市面上有的防腐體系都概括了。

我上面也說了,幾乎所有護膚品裡都有「防腐劑」,所以既然逃不掉這玩意兒,那就只能類比挑最好的,最適合自己的。

還有一點需要你們這些小姑娘注意的,就是,盡量減少含同種防腐劑產品的疊加使用!不然到時候致敏了,別說我沒提醒你們!

之前大家都在後台要小超的私人號!!謝謝大家對小超的信任和喜歡(但據說絕大多數人都對kai叔很有興趣,)

ok…小超在此曝光給大家我的私人號,有想要的想說的想問的都可以找我啊~~說不定我還會曝光kai叔私照啊哈哈哈~

麻煩大家一定不要重複添加,小超怕手機gg…重複添加我回頭也會刪除,請關愛我和我的手機。

播放GIF

點贊的寶寶都美美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