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7 個神秘提示,猜猜《國家寶藏》第二季會出現哪些國寶?

《國家寶藏》第二季即將開啟,到底哪些國寶會入選本季節目呢?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都非常期待。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CCTV國家寶藏 官博從上個月起就發起了#國寶大預測#的活動,每天釋放一件國寶相關提示線索。

網友們也紛紛開啟了腦洞。今天小編把27件國寶線索和網友的猜測通通整理了出來,大家也一起來根據關鍵詞猜一猜吧!

PS:以下文物均僅為網友猜測,並非最終國寶名單。

河北博物院

河北博物院推選的第一件國寶的關鍵詞是——“漢”。

這個線索範圍給的有點廣,不過大多數網友們根據河北博物院的藏品推測,這一件很有可能是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 西漢

1968年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高48厘米,形狀為跪地執燈的年輕宮女,通體鎏金。全燈分為頭、身、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等部分,可以任意拆卸。燈上刻有“長信尚浴”、“陽信家”等銘文9處共65字。

第二件國寶的關鍵詞是——“戰國”。

這個比較難猜,畢竟河北博物院地處燕趙大地,具有代表性的戰國時期的重要文物有許多,所以網友的猜測也是五花八門。小編本人投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座一票,你覺得是什麽呢?

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座 戰國

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國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僅存案座。底部是兩雄兩雌跪臥的梅花鹿,四龍四鳳組成案身。四龍獨首雙尾,上吻托住鬥拱,雙尾向兩側盤環反勾住頭上雙角。四鳳雙翅聚於中央連成半球形,鳳頭從龍尾糾結處引頸而出。集鑄造、鑲嵌、焊接等多種工藝於一體,複雜精巧,無以複加。

第三件國寶的關鍵詞是——“五代”。

對於這個國寶,網友的答案相當統一啊,基本都是五代彩繪散樂浮雕

白石彩繪散樂圖浮雕 五代

1995年曲陽縣西燕川村王處直墓出土,長136、高82厘米。由15人組成,表現了樂隊吹奏表演的熱鬧場面。右邊第一人著男裝,可能是樂隊指揮。12名演奏者皆為女子,樂隊指揮下方有孝子2人。盛唐風格,國內僅見。

山西博物院

地下宅第,生死同樂,一石一瓦總關情,山西博物院的第一件國寶的關鍵詞就是——“金”

根據關鍵詞還有官博的補充說明,已經有優秀的課代表給出了答案:平陽金墓磚雕

平陽金墓磚雕 金代

出土於山西侯馬晉光製藥廠的金代晚期磚雕墓。墓室整體為仿木結構,不僅結構設計精巧、裝飾繁複,而且表現的場面也頗具生活氣息。墓室四壁的磚雕採用中國傳統的南廳北堂、東西廂房的格局修砌。面闊三間的堂屋高大寬敞,東西壁上立雕格大門,門楣上鑲嵌著各種吉祥花飾,顯然是金代“小康家庭”現實生活的映照。一個鮮活的院落宅邸,就這樣活靈活現地轉移到看似寂靜實則熱鬧的地下世界。

第二件國寶的關鍵詞是——“春秋”

春秋這個詞相當寬泛了,到底是四書五經中的《春秋》?還是春秋戰國的春秋?小編也不知道。不過根據山西博物院的館藏文物,大部分網友推測這件國寶可能是侯馬盟書

侯馬盟書 春秋時期

1965-1966年侯馬市晉國遺址出土。因為該玉片上文字刊載著春秋戰國時代各諸侯國或卿大夫之間,於訂盟誓約中所記載的言詞,因此稱作“盟書”或“載書”。該文字屬於春秋晉國官方文字。

第三件國寶的關鍵詞是——“北魏”,它既有怡悅性情的審美性,又具喻世育民的教化性。

這件國寶的提示非常明顯了,所以優秀的網友們的回答也都紛紛指向繪有歷代高士、賢婦等宣教故事的北魏司馬金龍墓木板漆畫

司馬金龍墓木板漆畫 北魏

北魏太和八年文物。此物原為床榻周圍而立的屏風,前後彩繪歷代高士、賢婦等宣教故事。在工藝、繪畫和書法上都有極高的價值。

山東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推選的第一件國寶頗具齊風魯韻,即使被埋葬千年,但它智慧的光芒仍衝破了一切藩籬,璀璨奪目……這件國寶的關鍵詞是——“漢”。

具有齊風魯韻、埋藏千年的漢代文物,這個國寶有點難猜,網友們的猜測也是五花八門。不過既然說“它智慧的光芒仍衝破了一切藩籬,璀璨奪目”,小編選銀雀山漢墓中出土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

《孫臏兵法》漢簡

1972年出土於山東臨沂市銀雀山兩座漢墓中。據統計,銀雀山漢墓竹簡共計有完整簡、殘簡4942枚,此外還有數千殘片。一般認為,這批竹簡的字體屬於早期隸書,寫於公元前140年至前118年(西漢文景時期至武帝初期),是較早的寫本。對於研究中國歷史、哲學、古代兵法、歷法、古文字學、簡冊制度和書法藝術等方面,都提供了可貴的資料。而且《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的同時出土,證實了《史記·孫武吳起列傳》有關孫武仕吳,孫臏仕齊,各有兵法傳世的記載。

山東博物館推選的第二件國寶,上沐聖恩、下承祖澤,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生生不息和傳承延續……這件國寶的關鍵詞就是——“明”

這應該是一道送分題了,明魯王九旒冕

九旒冕 明代

1971年出土於明代魯王朱檀墓,是我國目前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明初親王冕冠實物。冕冠為藤蔑編制,表面敷羅絹黑漆,鑲以金圈、金邊。冠的兩側有梅花金穿,貫一金簪。魯荒王這個九旒冕前後共垂著9道旒,每道上9顆五彩玉珠,共用珠162顆,垂懸九旒正是明代親王冠冕的定製。

觥籌交錯,人聲鼎沸……一切都湮沒於歷史深處,唯有它在靜靜訴說積澱千年的故事。山東博物館推選的第三件國寶的關鍵詞就是——“戰國”

這題網友的猜測意外的二選一,不過小編已經猜第一件國寶是孫子兵法了,所以這一件小編選魯國大玉璧

魯國大玉璧 戰國

1977年出土於曲阜魯國故城戰國墓。玉璧是祭祀天地的禮器,代表禮製文化的最高境界。此玉璧為目前戰國玉璧中形製最大的一件,玉璧兩面都是三層紋飾,內外蟠螭紋,中間谷紋,器形規整,琢磨精良,是山東博物館大廳穹頂玉璧的原型。

廣東省博物館

舟楫通行,商貿往來,它展現了被掩埋的前世繁華……廣東省博物館推選的第一件國寶的關鍵詞是——“宋”

基本上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南宋沉船“南海一號”,不過具體是“南海一號”上的哪件文物呢,大多數網友選擇了鎏金腰帶。

鎏金腰帶 南宋

這條腰帶長1.72米,重566克,以四對鎏金銅絲編織而成,呈長圓條繩狀,帶鉤呈長條行,表面飾瓔珞紋,後有方孔連接腰帶,腰帶的另一端有四個小環,方便自主調節鬆緊。不管是腰帶的形狀還是長度,這條鎏金腰帶都是極其罕見的,甚至在以往的文獻中都不曾有過類似的記載。

廣東省博物館推選的第二件國寶可謂是栩栩如生,它所呈現的市井之趣,讓東方文化在異國大放光彩。這件國寶的關鍵詞是“清”

既然是“栩栩如生,反映市井之趣”,小編和大多數網友一樣也推測這件國寶可能是外銷畫《廣州港全景圖》。

外銷畫《廣州港全景圖》 清代

由18、19世紀中國畫師運用西洋技法繪製,題材涉及廣東自然風物和市井風情,是目前已知國內最大的外銷畫,堪稱珠江版“清明上河圖”。

廣東省博物館推選的第三件國寶巧奪天工,凝聚情思,這件國寶的關鍵詞是“清”

“是它!是它!我們的金漆木雕大神龕!”看來網友們對廣東省博的藏品相當了解了。

金漆木雕大神龕 清代

鋼彈3.28米,是目前所見型製最大者。潮汕民間供奉祖先神位的特製神器,形製有大小之分,大者稱神龕,小者俗稱櫝仔。整體造型莊重,製作精巧,是潮州木雕製品中做工最講究的一種。這件清代金漆木雕神龕是現存目最大的大神龕,同時,神龕上雕刻有“郭子儀祝壽圖”,還雕刻了表情猥瑣的外國人。只在1994年巴黎展覽過,之後再也沒被允許出境。

雲南省博物館

雲南省博物館推選的第一件國寶,它如黑暗中的明火,它為時代發聲……這件國寶的關鍵詞是——“聲”

這一題的關鍵詞居然不是年代,加大了答題難度,抽象的提示“為時代發聲”也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從謎面來看應該是一件樂器,所以有不少人猜測是銅鼓,還有人猜測是聶耳的小提琴。國家寶藏舞台上還沒有出現過近代文物,如果真的是,小編相當期待了。

聶耳的小提琴

20世紀初期,小提琴傳入中國。當時中國的音樂教育剛開始興起,一些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來到中國演出,鼓舞了許多青年學習小提琴,聶耳也正是在這個時期了解小提琴並產生興趣。

1930年,聶耳初到上海打拚; 1931年初,手頭拮據的他用自己賺到的錢購買了這把小提琴。後來,他的家人、朋友將連同這把小提琴在內的聶耳遺物一起捐贈給了雲南省博物館。“這是聶耳買的第一把小提琴,也是第一個演奏出國歌的樂器。”

雲南省博物館所推選的第二件國寶精巧絕倫,它是古滇國華彩歷史的獨特見證……這件國寶的關鍵詞是——“青銅”

這題的指向非常明確了:古滇國 青銅。雖然官博放了一個煙霧彈,但是機智的網友們都猜出是牛虎銅案啦。

牛虎銅案 戰國

1972年出土於雲南江川李家山24號墓,高43厘米,長76厘米,寬36厘米。此案造型奇特,構思新穎,既有中原地區四足案的特徵,又具有濃鬱的地方特點和民族風格,極具藝術價值。這件戰國青銅案祭禮器高43厘米,出土於雲南江川李家山。

它動靜結合,仿佛在洞察存於世間的一切疾苦罪惡……雲南省博物館推選的第三件國寶的關鍵詞就是—“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雲南大理國——六脈神劍!哈哈,網友們的思路還是蠻合理的。不過這一件國寶可能是天龍八部中的迦樓羅,也叫大鵬金翅鳥。它的形象在南京博物院的報恩寺琉璃塔壼門上也有出現哦。

銀鎏金鑲珠金翅鳥 宋代

此尊金翅鳥通高18.5厘米,1978年在大理崇聖寺三塔主塔塔頂發現,銀質且通體鎏金,體態雄健圓渾,呈展翅飛翔狀,頭頂飾有美麗的羽冠,尾羽呈火焰狀向上展開,鑲嵌5顆水晶珠加以點綴,足踏蓮座之上,造型獨特,精致華美。

四川博物院

四川博物院推選的第一件國寶,它的關鍵詞就是——“十三”

十三香?十三隻熊貓?還是張大千的十三幅畫?川博的第一個國寶關鍵詞打開了網友想象的大門。但是其中比較靠譜的推測還是又稱為“石室十三經”的蜀石經。

蜀石經 後蜀

蜀石經,又名孟蜀石經、廣政石經、石室十三經,始刻於後蜀孟昶廣政初年,由後蜀宰相毋昭裔主持其事,始刻經時僅《孝經》、《論語》、《爾雅》、《周易》、《毛詩》、《尚書》、《儀禮》、《禮記》、《周禮》、《春秋左氏傳》(僅刻十七卷)十部經書,宋皇佑元年(1049)成都府尹田況補刻《公羊傳》、《谷梁傳》和《左傳》十八至三十卷;徽宗宣和五年(1123)蜀帥席貢又補刻《孟子》;孝宗乾道五年(1169)晁公武補刻《古文尚書》,並校諸經異同,著《石經考異》附刻於後。刻經時間長達180多年,加上刻《考異》時間,更長至230多年。

四川博物院推選的第二件國寶的關鍵詞是——“聲”,它奇幻瑰麗氣勢磅礴,獨特的生命和靈魂得以傳承千年。

又是“聲”,看來這件國寶應該也是一件樂器,或者是大家猜測的熱門東漢說唱俑,不過說唱俑目前在國博,而且題目提示“奇幻瑰麗氣勢磅礴”,小編認為應該是網友們推測的另一件石澗敲冰七弦琴

石澗敲冰七弦琴 唐代

通長122.7厘米,肩寬19.5厘米,尾寬15.5厘米,形製渾厚古樸凝重,音色優美純正圓潤,堪稱琴界的稀世珍寶。琴身為狹長形木質音箱,頭寬尾長,通體有蛇腹斷紋和少許梅花圈紋。底為梓木,嶽山、承露、龍齦、焦尾均用檀木鑲嵌而成。琴底頸部陰刻行草“石澗敲冰”四字,喻其有金石之聲。經故宮博物院專家鄭珉中考證,該琴曾為耶律楚材所收藏。

四川博物院推選的第三件國寶生動古樸,象徵著先民無窮的智慧……這件國寶的關鍵詞是——“東漢”。

“生動古樸,象徵著先民無窮的智慧”,根據線索,這一件國寶推測是東漢的畫像磚,但是到底是哪塊畫像磚呢?會是金沙遺址博物館官博猜測的製鹽或釀酒畫像磚嗎?

西王母畫像磚 東漢

四川省漢代崖墓多,是全國出土漢代畫像磚最多的地區之一,所出畫像磚石題材豐富多彩,造型精美,具有鮮明的歷史特徵和地域特色。東漢西王母畫像磚長45.5厘米,寬40.3厘米,於1955年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新繁鎮清白鄉出土,是國家一級文物。畫面正中部瓶形龕內西王母籠袖坐於龍虎座上,周圍分別有直立而舞的蟾蜍以及九尾狐與持靈芝的玉兔、執戟的“大行伯”、三足烏及拜謁的人像等,以形傳神、風情盡現。

甘肅省博物館

甘肅省博物館推選的第一件國寶十分優美奇特,它將古老文明永遠凝固在器皿之上……這件國寶的關鍵詞是——“鎮館之寶”

甘博一出手,就是“鎮館之寶”奉上,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馬踏飛燕(或者叫銅奔馬),還有網友撂下狠話“馬踏飛燕!不是這個我抄歷史書!”

不過題面已經說這是一件器皿,那麽應該是人頭形器口彩陶瓶無疑了。

下面這位網友你可以去抄書了,kkk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彩陶。1973年出土於甘肅秦安邵店大地灣。細泥紅陶。造型以抽象的線條與人頭像相結合,頗具特色。裝飾以雕塑與彩飾構成一體,極其自然。

甘肅省博物館推選的第二件國寶,它的關鍵詞還是——“鎮館之寶”

排除了上面的選項,同學們這可是一道送分題啊!

銅奔馬 漢代

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重7.15千克。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乾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

相關閱讀:叫了這麽多年的「馬踏飛燕」,居然是錯的?

方正,裝載了生命的一瞬;明黃,勾勒出無言的信仰。甘肅省博物館推選的第三件國寶是帝國輝煌的見證。這件國寶的關鍵詞……又又又雙叒是“鎮館之寶”

連著三個“鎮館之寶”,關注節目的小夥伴們有眼福了!這第三件國寶“方正”“帝國榮耀的象徵”,小編拍著胸脯說:大雲寺五重舍利寶函。

大雲寺五重舍利寶函 唐代

由石函、銅函、銀槨、金棺和玻璃瓶組成,層層套置。

新疆博物館

第二季新疆博物館的登場讓許多人都感到十分驚喜,有哪三件國寶即將亮相也備受期待。新疆博物館推選的第一件國寶,它用途特殊,蘊含著一個瑰麗的奇觀,也藏著一份神秘的預言。這件國寶的關鍵詞是——“傳奇”

“藏著一份神奇的預言”,又是傳奇,這也是道送分題啊——“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 漢代

漢代蜀地織錦護臂,為國家一級文物,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被譽為20世紀中國考古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遺址學術考察隊成員在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遺址一處古墓中發現該織錦。

相關閱讀:五星出東方,中國大利/「中國」一詞的含義,比你想象中豐富得多!

活靈活現,盡展婀娜之姿;形神兼備,彰顯盛世神韻。新疆博物館 推選的第二件國寶為歷史增添了一抹柔美的色彩……它的關鍵詞是——“美人”

美人.....難道我們要在《國家寶藏》的舞台上見到小河公主了嗎?想想有點小激動呢,嘿嘿。但是考慮到觀看節目的還有小孩子,為了他們的身心健康,這個“美人”可能指的是唐代的弈棋仕女圖。(小編希望這題回答錯誤怎麽破?)

弈棋仕女圖 佚名 唐代

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187號墓出土,該圖以弈棋貴婦女為中心人物,圍繞弈棋又有親近觀棋、仕婢應侯、兒童嬉戲等內容,是描繪唐代貴族婦女生活的一組工筆重彩的屏風畫。此幅繪於對弈者的左側,樹下美人站在對弈者的一旁觀棋。

鮮明瑰麗的色彩,奇異神秘的造型……它到底是古人天馬行空想象力的表達,還是藝術與科學相遇的結晶?新疆博物館推選的第三件國寶神秘奇幻,它的關鍵詞是——“祖先”

女媧造人的傳說可是路人皆知啊,翻翻新疆博物館的官網就知道可能是伏羲女媧絹畫啦。

伏羲女媧圖 唐代

1960年從吐魯番市境內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的唐代絹畫。畫面上,伏羲在右,手持矩。女媧在左,手持規。伏羲女媧上身相擁,以紅彩勾勒或塗繪的衣服,衣袖飛揚,下身蛇尾相交。伏羲女媧的頭頂,用紅墨線勾繪著日月星辰。

故宮博物院

終於來到了“國寶預測”之旅的最後一站——故宮博物院 ,再次登場的故宮究竟會推選哪三件國寶呢?

第一件國寶的關鍵詞就是——“乾隆”!沿襲相傳,惟願政通人和,江山如錦繡……它是華貴的象徵,更是一份希冀。

上一季乾隆的審美就被“花式嘲笑”,沒想到這一季他又上線了。網友們皮皮地猜測,這一次乾隆可能要帶上他寶貝的各種大印。哈哈,雖然小編也很想看看乾隆表演花式蓋章,不過這一件國寶“惟願政通人和,江山如錦繡”應該是金甌永固杯。

金甌永固杯 清代

杯金質,鼎式,圓形,直口。口沿鏨回紋一周,一面中部鏨篆書“金甌永固”,一面鏨“乾隆年製”四字款。外壁滿鏨寶相花,花蕊以珍珠及紅、藍寶石為主。兩側各有一變形龍耳,龍頭上有珠。三足皆為象首式,象耳略小,長牙卷鼻,額頂及雙目間亦嵌珠寶。這件金杯的設計及加工皆屬上乘,是皇帝專用的酒杯。

相關閱讀:文物 | 乾隆的杯子,有的用來裝奶茶,這個卻被用來……

傳世之文,書寫熾熱感情;經世之心,揮灑個性自由。故宮博物院推選的第二件國寶飄逸雋永,一枝獨秀,它的關鍵詞是——“相遇”

這題是真難,從題面上看是一件書法作品,又有“相遇”之意,小編的腦容量告急,那就選一個網友的答案——李白《上陽台帖》。

李白草書上陽台帖 唐代

《上陽台帖》是李白所書自詠四言詩。後紙有宋徽宗趙佶,元張晏、杜本、歐陽玄、王餘慶、危素、騶魯,清乾隆皇帝題跋和觀款。這是李白傳世的唯一書跡,其落筆天縱,收筆處一放開鋒。此帖曾入宣和內府,後歸賈似道,元代經張晏處,明藏項元汴天籟閣。清代先為安岐所得,再入內府,清末流出宮外。民國時入張伯駒手,建國後獻給國家。1958年此帖轉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傳承不輟,堅守家族初心;匠心獨具,巧鑄絕世天工。故宮博物院 推選的第三件國寶來啦~它的關鍵詞是——“建築”

建築?乖乖,難道故宮博物院這次要把故宮本宮搬上《國家寶藏》了嗎?當然不是啦,這個建築可能指的是清代最有影響的皇家建築設計師“樣式雷”的燙樣。

“樣式雷”燙樣 清代

“樣式雷”是對清代200多年間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姓家族的譽稱。之所以叫“樣式”是因為清代皇家的建築設計機構叫“樣式房”,相當於現在的建築設計院。樣式雷完成建築設計方案後, 會按1/100或1/200比例製作模型小樣, 然後進呈內廷,供皇帝審定。之所以叫燙樣, 因為是用紙板、秫秸和木頭為原材料, 再用剪子、毛筆、蠟版、烙鐵熨燙成型。 燙樣不僅是效果展示,還是施工參考模型。

以上就是對第二季《國家寶藏》即將登場的27國寶的全部猜測啦,你同意網友和小編的答案嗎?或者你有什麽不同的看法,在評論裡留下你的猜測吧~

部分資料來自於各大博物館官網及網絡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犍陀羅”“秣菟羅”……都是些啥呀?

王希孟在畫《千里江山圖》之前,經歷了什麽?

迎接2019,要有儀式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