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江南青團:艾草如何從藥材變成食材

農歷三月,艾草悄然鋪滿江南大地。在上巳節和清明節前後,江南各地就會迎來一種以艾草為食材的傳統時令糕點——艾青團。艾草是我國一種常見植物,除高寒地區外,城鄉之間隨處可見。在大部分地區,艾草是被當作一味中藥來使用的;在江南,艾草卻成了食物。那麽,它是如何從藥材變成食材的呢?

艾青團

詩經草王

艾草(學名:Artemisia argyi),菊科蒿屬植物,又稱作香艾、艾蒿、灸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地區。它在中國文化裡佔有極高的地位,在《詩經》裡出現的頻率之高,當屬罕見。《國風·召南·采蘋》描述了少女采摘蘋草、水藻,祭祀祖先等活動:“於以采蘋?南澗之濱……於以奠之?宗室牖下;誰其屍之?有齊季女。”周是一個以種植植物起家的農耕民族,其始祖“後稷”之名源於農耕。召南是周代同姓諸侯召公的封地,以植物祭祀祖先是正常不過的現象。詩中的“蘋”是什麽植物呢?《爾雅·釋草》注釋: “蘋,藾蕭也。”上古常用蘋和蕭指代艾草。《大雅·生民》也有艾草作為祭祀專用香料的記載,“載謀載惟,取蕭祭脂”。

艾草

在上古時期,艾草就被視作一種神聖吉祥的植物。《小雅·鹿鳴》告訴我們,動物吃艾草還是賓客來至的喜慶之兆,“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不僅如此,艾草還登上了朝堂。祝頌詩《小雅·蓼蕭》通篇表達了諸侯朝見周王(君子)的祝頌之情。全詩四章,每章都以蓼蕭(艾草)和零露(葉上露珠)起興。《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亦有記載:“國景子相齊侯,賦《蓼蕭》。”杜預認為:“《蓼蕭》,《詩·小雅》,言太平澤及遠,若露之在蕭,以喻晉君恩澤及諸侯。”後人就把“蓼蕭”指代君王的恩澤。

艾草之所以有這麽高的地位,因它是先秦重要的常用藥物。《王風·采葛》就是一首講采藥少女故事的詩歌,“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采葛為織布,采蕭為祭祀,采艾為治病。《孟子·離婁》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因為《采葛》,艾還被稱為“相思草”;“少艾”則當作少女的代名詞。艾也被是能使人安寧的藥物,《左傳·哀公十六年》:“若見君面,是得艾也。”杜預注:“艾,安也。”《莊子·雜篇·讓王》有“越人熏之以艾”之句,則是艾灸的最早記錄。

艾灸

由於艾草功用繁多,江南很早就有了佩戴艾草辟邪的風俗。西晉義興陽羨人(今江蘇宜興)周處《風土志》記載了這一風俗,“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相戴之”。老虎是百獸之王,人們特意把艾草製老虎的形狀來驅除疾病;而艾草的地位在先秦也相當於百草之王。此可謂是兩王合璧。

之後,我國南方逐漸形成了上巳節、清明節和端午節佩戴艾草和菖蒲的習俗。明末清初《風月夢》記載:“今日是端陽佳節,揚州風俗八蠻聚齊,兩岸遊人男男女女,有攙著男孩,有肩著女孩。那些村莊婦女頭上帶著菖蒲、海艾、石欄花、蕎面吊掛,打的黑蠟,搽的鉛粉。” 海艾是什麽物事呢?這是產自寧波的艾草。為什麽揚州人不取本地的艾草,而出高價買寧波的艾草呢?這就要講到艾草的品級了。

道地艾王

自古以來,中醫非常講究道地藥材。道地藥材是指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如浙江的貝母,東北的人參。艾草既然是一味中藥,當然也得講究地道不地道。北宋蘇頌《圖經本草》是最早評定艾草等級的藥籍,“艾葉,舊不著所出州土,但雲生田野。今處處有之,以複道者為佳,雲此種灸百病尤勝。”書中附有“明州艾葉”圖。複道是何地並未有明確說明,但明州即今寧波是很明確的。可以說,艾草最早的道地在寧波。

明州艾葉(海艾)

明代以來有大量的藥方要用到海艾。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朱橚是個醫藥學家。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他與滕碩、劉醇等人編寫了我國現存最大的方書《普濟方》,裡面就記載了海艾作灸的方法,“海艾、蛇床子(各半兩);木鱉子(二對生用去殼)。上為細末。與艾三味相和勻。作一紙圈。於內可以容熨鬥。將藥用綿包裹定。安在紙圈內。於臍上。用熨鬥熨之。治腰臍坎痛。”陳實功《外科正宗》,也有用海艾記載治療油風(脫發)的藥方,“油風乃血虛不能隨氣榮養肌膚,故毛髮根空,脫落成片,皮膚光亮,癢如蟲行,此皆風熱乘虛攻注而然。治當神應養真丹服之,外以海艾湯熏洗並效……”

成化年間,官修本草著作《本草品匯精要》官方宣傳了艾草的道地,“道地蘄州(今蘄春縣)、明州”。李時珍《本草綱目》對道地藥材也有詳細的記載:“凡用藥必須擇土地所宜者,則藥力具,用之有據……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失其時,則氣味不全。”有意思的是,李時珍頗具愛鄉意識。他說到“《(名醫)別錄》曰∶艾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曝乾。頌曰∶處處有之,以複道及四明者為佳,雲此種灸百病尤勝。初春布地生苗,莖類蒿,葉背白,以苗短者為良。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葉曝乾。陳久方可用。時珍曰∶艾葉本草不著土產,但雲生田野。宋時以湯陰複道者為佳,四明者圖形。近代惟湯陰者謂之北艾;四明者謂之海艾。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壇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他首次提出了“蘄艾”的概念,並認為超過了海艾。他還認為《圖經本草》中的“複道”是河南湯陰,把湯陰出產的叫北艾。

九尖蘄艾

清初《浙江通志》也把它視作浙江的中藥特產,“海艾,《群芳譜》艾,一名醫草,一名冰台,一名艾蒿,一名黃草,處處有之。產四明者謂之海艾。”

寒食風物

艾草的影響力逐漸使它在明代取代其他青草,成為寒食青團的原材料。江南吃青團的風俗源於上古的寒食風俗和祭祖風俗。初春時要換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寒食節本在冬至後的105天,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至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清初湯若望的《時憲歷》實行後,清明節與三月三寒食節相近,兩者風俗逐漸合一。今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無三月三寒食習俗,但江南、福建等部分地區還保留了吃寒食的習俗。

上海鹹蛋黃肉鬆青團和豆沙青團

青團作為江南寒食的主要糕點,始於宋代,盛行於明清。宋代稱粉團,早期輔料並非艾草。明杭州藏書家郎瑛《七修類槁》記載:“古人寒食采楊桐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團子,乃此義也。” 清代杭州美食家袁枚《隨園食單》也提到:“青糕、青團,搗青草為汁,和粉作粉團,色如碧玉。”在中藥裡面,艾草資陽氣的名聲最大,《本草綱日》說:“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針灸。”艾草本身有祭祀意義,又有資陽的藥用,又符合寒食的需求,海艾影響又大。諸多因素使它代替其他食材,成為江南明清以來做寒食的輔料。

由於在清明時令上市,艾青團又被稱為“清明果”。青團主食材是糯米粉,輔料為艾草,其工藝和工序並不複雜。先將采摘的艾葉清洗後加水煮開;艾草在開水中焯水,注意焯水時間不宜太長,出鍋後馬上要冷水冷卻;然後擰乾水分並剁碎備用。之後,將剁碎的艾草與蒸熟的糯米粉混合,做成呈青綠色的面胚。最後將面胚摘成麵團,逐個按扁,包入餡料即可。餡料有豆沙、芝麻混豬油,又有鹹菜炒筍片肉絲、馬蘭或薺菜炒香乾等,分別可以滿足甜黨和鹹黨的需求。它的吃法也頗具時令色彩,其他傳統面食要趁熱吃,而它要完全涼下來再吃。

剛出爐的艾青團

艾草面胚還可以做成麻糍。鋪上乾淨的木板,撒上黃色松花粉,將面胚放在上面,用擀麵杖碾壓成厚約1厘米的長方形面胚。最後,用刀或剪刀將面胚切成長方形的麻糍。

寧波艾青麻糍

除浙北蘇南外,其他南方地區也有類似的傳統糕點,製作方法及食用習俗與江南大同小異。浙江衢州和江西、福建用的不是艾草,而是它的近親鼠麹草。鼠麹草(學名:Gnaphalium affine)是菊科鼠麹草屬的一種植物,又名鼠曲、佛耳草、母子草等。細究起來,取鼠曲草做寒食輔料的歷史要比艾青早許多,《荊楚歲時記》就記載:“三月三日,是日取鼠曲汁蜜,和粉謂之龍舌袢,以壓時氣。”這樣看來,江南地區以艾草為食材,取代鼠麹草和楊桐葉,很可能是海艾名聲在明代蓋過鼠曲草的關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