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萬科“下鄉”邏輯:進村不“蓋房” 留“家”更留人

2018年的中央一號檔案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習曾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將其擺在優先位置,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鄉村如何振興?這不僅僅是各地政府考慮的問題,也是不少社會資本正在思考、探索、實踐的戰略路徑。

萬科便是典型代表。2017年,南京萬科與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政府簽署協定,在缸顧鄉東羅村建設特色田園鄉村,試圖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可複製、可推廣之路。

東羅村,全村456戶、1516人。

萬科,排名中國房企前三甲,2017年銷售收入5299億元。

“城裡漢子”到了“村裡姑娘”家,不買地、不蓋房、不講排場,一門心思“修門補窗”,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贏得“娘家”認可?

東羅村的變與不變

走進東羅村,粉牆黛瓦、村巷交織,桃紅柳綠點綴其間,一池平旺湖水環抱村落,生機盎然。“東羅村變化太大,感覺自己換了新居。”村民深有體會。

變化起始於2017年。2017年6月,江蘇省委、省政府啟動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建設。之後,興化市政府與南京萬科決定共同推進“政府+社會資本+村集體”三方合作——興化國資公司負責基建、房屋徵收方面的投資;萬科負責投入村內建築、景觀以及鄉村旅遊、農產品推廣等方面。

2017年10月,萬科在東羅村的建設全面啟幕。不到一年時間,村裡建起了集康健、娛樂一體的村民服務中心;集村民議事、特色農產品展示為一體的東羅大禮堂;集記錄東羅村史、鄉村文化為一體的村史展覽館。

與新建載體不同,在村居改造時,萬科採用“針灸法”。東羅村村居建築呈現“年輪式”特點,沿水布局的老莊台片區多為傳統建築;沿公路分布的則以現代樓房為主。“能保留的保留,既不刻意營造傳統村落風貌,也不片面追求城鎮化印記,留下時代記憶未嘗不可。”南京萬科副總經理管欣表示,基於這種考慮,其改造主要針對那些破舊危房,並堅持修舊如舊,盡量保留原始風貌。

作為當地“文化地標”,建於1953年的東羅大禮堂一度破敗不堪。“改造用材依然是紅磚,五角星、紅旗等具有時代特色的元素會保留。”南京萬科田園鄉村事業部負責人徐朝暉說。改造後的大禮堂內部已是另一番景象——現代化的桌椅布局堂中,兩側是特色農產品展示區。徐朝暉說,這是希望來到東羅村的人都能有進一步了解,強化其農產品的文化標簽。

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方面,改造講求“剛柔並濟”。以前,東羅村有許多老宅使用旱廁。一口大缸、兩塊木板、一簾麻布,構成一處“方便之所”。萬科團隊挨家挨戶走訪,對切實有需要又有意願改造的家庭,雙方共同出資建造家庭整體衛浴設施。此外,萬科還出資在村裡建設了4間衝水式公廁,切實改善了村民的如廁環境。

家之所以被稱為“家”,不僅在於提供安身之所,還承載著人們的感情寄托。在村民廣場,牆壁上的一幅寫意畫尤其醒目,“家鄉”二字道出萬科的深意。遵循這一邏輯,東羅村變的是鄉村風貌,留的是親情與鄉情交融的厚土文化。

萬科的“進村”之道

對於有著30余年品質住宅開發經驗、硬體改造提升信手拈來的萬科來說,把首個“下鄉”的“試驗田”選在東羅村,有著多方面考慮。

“一是地方政府意願強烈;二是東羅村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需要解決發展模式的問題。”管欣表示,興化市政府非常歡迎社會資本加入特色田園建設。這個位於蘇中的農業大市,盛產大米、龍蝦、大閘蟹等農產品,擁有千垛油菜花田等旅遊資源。

“東羅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8000多元,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是蘇北、蘇中農村的典型樣本。萬科‘下鄉’不想只是錦上添花,而是做更有社會意義的事。從這點看,東羅這樣遠離城市、沒有較好產業基礎的村,更需要社會資本注入活力。”管欣說,“走訪江蘇幾十個村莊後,我們最終決定選擇東羅村作為第一試點。”

但東羅村項目絕非“孤本”。據南京萬科方面透露,他們今年將繼續擴大鄉村振興範圍,印證了萬科“下鄉”的決心。

今年3月27日,萬科召開2017年度業績推介會。最引人注意的是,萬科將“城市配套裝務商”的戰略更新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萬科不能僅僅關心城市,也需要關心鄉村,不僅包括城中村、城市周邊的鄉村,也包括遠離城市的鄉村。城市鄉村的互動包括城市人的田園情節、安全健康的食品和大規模城鎮化後的鄉村振興。我們建設的是場景,是美好生活的場景、鄉村振興的場景,而不是去鄉村蓋房。”

但這一過程也會碰到“插曲”。比如,萬科針對深圳城中村的改造計劃,就遭遇了“變相抬高房租”、“逼走低收入者”的質疑。

相比城中村,遠離城市的鄉村因地域差異和鄉土文化挑戰更大。萬科的工作人員表示,之前有社會資本抱著逐利心態改造,用了村民的地,拆了村民的房,村民的居住環境和收入卻沒有提升。所以,萬科進入東羅村時,村民也很擔心。

萬科雖以開發地產聞名,而如今的戰略卻是“去房地產化”,在“下鄉”過程中體現更為明顯。雖曾被邀約拿地開發地產,但萬科沒有動心。“我們抱著鄉村建設的目的進入東羅村,為的是探索可持續、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否則就背離了初衷。”管欣說。

“政府+社會資本+村集體”三方合作的模式,有效地保障了村民利益。按照協定,興化國資公司與萬科成立合資平台公司,負責東羅村的建設運營。村民通過村集體土地等閑散生產資料入股,未來可獲取資產性收益、勞動性收益和分紅。

比如,已開始營業的東羅大食堂,村民不僅能通過就業獲取工資,還可通過集體土地入股拿到經營分紅。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萬科上海區域本部首席執行官張海認為,某種意義上,萬科“下鄉”是城市反哺農村,要探索創新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既把鄉愁留住,又要讓村民享受較好的公共服務”

“進村”後待解的命題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優美的居住環境是面子,持續的增收保障才是裡子,也是留住農民的最大吸引力。

東羅村的人口結構呈現空心化特點,留守村民多以零散的種養業為生。在改善居住品質和有效控制村民家庭支出之間找到平衡點,是萬科考慮的問題。管欣表示,他們目前正與當地政府商議完善家庭整體衛浴改造的推廣模式,“讓真正有需要的村民優先得到改造。”

“興化雖是農業大市,但農產品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溢價能力差,製約了特色農業發展。”對於農產品發展的短板,管欣直言不諱。基於此,萬科聘請專業團隊,對當地生產的南粳9108大米、麥青汁等農產品,統一打造“八十八倉”品牌,進入南京萬科管理的社區銷售。“一方面,產品品質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萬科具備品牌效益,更容易被社區消費者信任。” 徐朝暉這樣解讀。

借助東羅村周邊千垛油菜花田、水上森林等旅遊資源,發展鄉村民宿體驗遊的計劃也已開始實施。目前,萬科正在東羅村的葫蘆島上建設24間民宿。徐朝暉說,除了吸引景區人流,待民宿建成,還計劃向周邊城市推廣“二十四節氣”研學遊項目,“油菜花有花期,一年可能只有一個月。借助東羅村的千畝果園,讓生活體驗貫穿一年四季,可解決旅遊季的‘潮汐’現象。”

村民亦嗅到商機。經營超市的村民晏德貴正在裝修房屋。在萬科的指導下,他計劃打造一處主打中低端市場的農家民宿。“旅遊業發展後,萬科的民宿價格高,我收費可以便宜一點。”晏德貴盤算著錯位經營模式。

管欣表示,按照目前的設想,發展特色農業和旅遊業將成為東羅村今後的主要方向。雖然很多農業產業項目仍在探索,但村民對於萬科的改造普遍認同。對於未來,管欣充滿信心:“只要把產業做起來,有好的就業和創業平台,就會吸引年輕人回流,對東羅村和萬科來說都是良性循環。”

參與鄉村振興的建設探索只是萬科戰略更新的一部分。公開資料顯示,萬科在文化藝術、健康、安全食品等領域都在加快布局。億翰智庫張化東博士表示,多元化發展是房企期望的良好狀態,但擁有足夠的實力是前提,“百億元體量的房企首先應深耕好房地產板塊;達到千億元規模後,勢必要多元化嘗試,盡早布局未來發展。”

文章來源:文旅世界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