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吼叫”解決不了問題,愛的教育需要克制

對於父母而言,孩子不服管教,是最讓人頭疼的一件事,我們常常會控制不住扯著嗓門對孩子吼。

關於吼娃,道理大家都懂,但還是忍不住,平靜之後,又悔不當初,最後惡性循環。

數據顯示,有超過88%的父母吼叫過孩子,同時在調查中也發現,年齡越低的家長越愛吼叫孩子,30歲左右的新手父母常吼孩子的比例很高。

在家庭教育面前,吼叫似乎成了很多父母過不去的坎。

01

然而孩子不聽話,吼叫有用嗎?

拿陪孩子寫作業來說,小區裡此起彼伏的咆哮聲,都在預告著吼娃寫作業的痛苦。然而,痛苦的並不僅是父母,還有孩子,他們在父母的吼聲中,帶著深深的恐懼感,每寫下一個答案都帶著恐懼。

有個小男孩說:“每次我題一寫錯,我爸就暴跳如雷,可是他越吼,我就越緊張,越寫不好,我希望他能好好講道理,不要太生氣。

看,這就是孩子對父母吼叫的反應,他根本不記得作業寫錯了什麽,隻記住了爸爸的吼叫。

02

有句老話說:“有理不在聲高”。

其實教育也一樣,如果打一頓、罵一頓、吼一聲,孩子所有的行為問題都迎刃而解,那教育未免也太簡單了。

吼孩子的確可以讓孩子暫時安靜下來,但並不能讓孩子充分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育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當我們高聲尖叫,孩子會本能地逃避,本能地害怕,他滿腦子都是緊張,想要快點離開這個情景,你說得再有理,他也聽不進去。

不得不承認,發脾氣,並不能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而且深深地傷了孩子的心。

03

總得來說,面對孩子的“皮”,父母的引導,應該盡量是溫和的。

《小豬佩奇》是很多大人和小孩都喜歡看的卡通片,在這部片中,佩奇有個非常溫柔的媽媽,她很少生氣,佩奇喜歡在泥坑裡跳來跳去,把渾身都弄髒,佩奇媽媽沒有生氣,只是告訴她:“如果你要在泥坑裡跳,你必須穿上靴子才行。”

因為很少吼孩子,所以佩奇媽媽這種溫和的批評反而更有力量。

然而到了自家孩子,很多父母會發現,不管怎麽溫柔,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孩子壓根就不買账。

有個家長曾經留言說:“溫柔不了,小孩都是欠收拾,你給他臉,他就不知道收斂點。”

其實所謂的溫和,並不是說對孩子百般縱容、苦口婆心地說教,而是給溫柔添一份堅定。

舉個例子,當孩子哭著鬧著要買玩具,不是跟他吼:“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滾回家!”也不是溫柔地拒絕了,一會又心疼改口:“好好好,買一個。”

而是提前給孩子明晰邊界、建立規矩,態度堅決,比如提前和孩子說好,一個月只能買一次玩具,多了不買。

看著孩子說:“寶貝,媽媽知道你很想要新玩具,可是咱們之前說好了,這次不買玩具。你想哭,媽媽抱著你哭一會,哭好了,我們就回家吧!”

父母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守住自己的原則,孩子下次自然就會知道,不合規矩的要求,哭是沒有用的。

每個孩子都渴望被父母溫柔地對待,但沒有哪個爸爸媽媽可以永遠保持溫和淡定。

偶爾一次的情緒失控不是大問題,隻不過別讓失控變成家常便飯,這也是真正考驗我們的地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