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杯水也能引起心臟病?心臟最怕這樣喝水

水是我們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之一,《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個成年人,每天需要喝1500~1700ml的水。

雖然多喝水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講,如果一味地喝水,更會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臟病發作。

那麼,心臟病患者又該如何喝水呢?喝水時有哪些事情需要格外注意呢?

01 不要喝得太猛

圖片來源:pixabay

如果喝水太猛容易導致人體水過多或水中毒,加重心臟、腎臟等器官的負擔。

還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食慾下降、水腫、血壓升高、心率減慢等表現,嚴重時還可能抽搐、昏迷,甚至是死亡。

建議大家應該採用勻速小量間斷的補水方法,即每隔2~4小時,適當飲水,且每天的喝水量不能高於尿量,以免加重病情。

02 不要喝得太熱

圖片來源:pixabay

心臟病患者喝水時要注意水溫,過燙容易引起不適,平時飲水一般在30-40℃比較好。

而且如果長期喝過燙的水可能會引發食道癌等疾病,吃飯喝湯時也一樣,最好稍微涼一會再喝。

03 不要喝得太冷

圖片來源:pixabay

過量的冷飲進入胃腸後,會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病情,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而且冷飲還有可能誘發冠心病發作,導致心梗或者心絞痛。

如何提問

在本文下方留言,或通過主頁面菜單諮詢問題,我們將會定期選擇熱門問題,為您解疑答惑!

部分圖片來源:pixabay

如有侵權,請告訴我們

更多精彩相關視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