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臟發生早搏,應該怎麼辦,會不會是心臟病?

早搏是心臟跳動不規律的一種表現,如果給每個人都按上24小時心電圖,一天之後會發現,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早搏。出現早搏之後,就代表心臟有問題嗎?

早搏分為兩種:

1、「生理性早搏」:心臟每時每刻都在收縮和舒張,心臟跳動的頻率是規律的,當患者出現較大的體力勞動、或者有較大的情緒波動都能導致身體血液循環加快,從而讓心臟增加耗氧量和耗血量,導致心率加快,形成生理性早搏。生理性早搏一旦發生不必慌張,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並不是心臟疾病,生理性早搏發作時,身體會有明顯的反應,心跳變快,稍加休息之後便能緩解,緩解時,有心跳由快變慢的過程。

2、「病理性早博」:指的是患者身體上有其他病變,導致患者心臟出現心律不齊,可能是心率過快或者是心率變慢,患者發生早搏時,往往沒有規律,沒有預兆,心臟不規律跳動持續時間不定,可能持續幾十秒、可能持續幾分鐘。例如:患者在頸部胸部存在責任病灶,就會導致冠脈血管發生硬化、痙攣、收縮等變化,從而使心臟供血不足、供氧不足,引發心律失常。

發生早搏了,怎麼辦?

1,其實早搏在現實生活裡,非常常見,如果是年輕人,沒有特殊誘因,也沒有心臟類疾病,偶爾出現其實不用過於擔心。

2,但反之,如果患者存在心臟類疾病,或者家族遺傳病史,經常早搏,不管處於何種年齡段,都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確診。

(本文由羅民教授原創,三甲級醫院在職醫師,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我進行刪除。如您有類似問題,收藏、分享、關注後,讓我來替你解決問題,微信:1394492035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