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媒:對華鷹派低估了對抗代價

美國《華盛頓郵報》7月25日文章,原題:為什麽華盛頓的對華新共識令人害怕筆者擔心美國精英對華共識不斷趨向強硬已有些時日。一方面,精英與公眾對中國的態度不同,且差異似乎不斷擴大。在華盛頓政界和2020年總統競選中,罵中國成為得到兩黨支持的少數活動之一。

另一方面,選民不太關心所謂的中國威脅。近年來,民意調查一再顯示,公眾更關心的是恐怖主義這類問題,而不是什麽大國競爭。據很快會公布的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數據,甚至支持當前對華貿易戰的那些人,也只是希望借貿易戰施壓,爭取將來獲得更好的貿易協議。

如果精英們相比普羅大眾,對大戰略會有不同的外交政策思路,那也沒什麽——畢竟,精英本來是更關注這類問題的。但要注意的是,目前精英們的共識主要來自外交政策專家,而非中國事務專家。事實上,後一個群體不久前曾撰文認為,新出現的對華鷹派觀點忽略了一些事實。最主要的是:“我們不認為北京是必須每個領域都要與之對抗的經濟敵人或關乎生死的國家安全威脅。”

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紐約時報》上周末發表的一篇題為“新一輪紅色恐慌在影響華盛頓”的文章。文章作者觀察到以斯蒂夫·班農等人為首的仇外組織“當前危險委員會”死灰複燃,並認為“對中國的害怕在政府內彌漫,從白宮到國會到聯邦機構,中國的崛起被明確看作經濟和國家安全威脅以及21世紀的決定性挑戰。”

如果大家以為,筆者寫寫上面幾段就能解決這個難題,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不是一個能很快解決的問題。現在,筆者只想講四點。

首先,筆者確信華盛頓的多數對華鷹派高估了中國相對美國的實力。中國無疑是一個經濟大國,但其所擁有的結構性權力遠遠少於美國。誇大中國的力量無疑會加劇太平洋兩岸的誤解。

其次,在筆者看來,對華鷹派低估了采取與中國對抗政策的代價。除了貿易戰的代價,進入美國的中國投資正急劇減少。川普總統上任以來,中國對美投資減少近90%。

第三,對華鷹派若想要實施這種“紅色恐慌”新政策,那麽就有必要全盤考慮。如果真的認為中國是一個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對手,那就意味著我們重回兩極格局。那樣的話,美國要盡可能多地拉攏盟友。但是,川普所做與此恰恰相反。

最後,那些支持回到過去那種狀態的人也應該給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一些外交政策分析家不讚同對中國全面強硬,但他們似乎也不滿之前的現狀。那些主張繼續與中國貿易和交流的人,也需要說清楚迄今和將來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麽。(作者丹尼爾·W·德雷茲內為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國際政治教授,喬恆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