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老中醫:要消除胃病養好腸胃,首先你要知道養胃的誤區有哪些

人們都說胃口不好,都在飲食方面注意養自己的胃。養生固然重要,但是切忌盲目。不能用錯護胃的方法,或者服用錯誤的保健品,下面來看看養胃的誤區吧!

養胃的誤區

1認為長期喝牛奶對胃有好處

胃病患者出現胃部酸脹不適的癥狀時,喝一杯熱牛奶往往可立即緩解癥狀。這是因為牛奶可稀釋胃酸,暫時在胃黏膜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從而使人感到舒適。但經常喝牛奶就未必對胃病患者有利了。

臨床實踐證明,牛奶促進胃酸分泌的作用比它中和胃酸的作用更強。胃病(如胃潰瘍等)患者若進行抗酸治療,就不宜長期喝牛奶,否則會影響治療的效果或加重對胃黏膜的損害。

2認為經常喝粥對胃有好處

很多人都認為粥容易消化,能減輕胃的負擔。這種觀點並不全面。粥與油炸食品、不發酵的餅、麵條、煮的玉米、蒸的窩頭等食物相比是很軟爛的,對胃的刺激性較小。因此胃病患者可在發病的急性期經常喝粥。但人們若長期喝粥則對胃沒有好處。

因為粥中的水分較多,會稀釋胃液,加速胃的膨脹,使胃的蠕動變得緩慢,從而不利於胃對食物的消化。再說,人唾液中的澱粉酶是一種能促進消化的重要物質。人們在進食的時候若不進行咀嚼,口腔內的唾液腺就不會大量地分泌唾液,因而也就不會有足夠的澱粉酶出現。經常喝粥會抑製澱粉酶的分泌,這不利於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另外,經常喝熱粥更不可取。因為過熱的粥會刺激和損害胃黏膜。

3認為生薑對胃病患者有益無害

很多人都認為喝生薑水可以暖胃,在出現胃部不適時只要喝一碗用生薑熬的水就可以緩解癥狀了。專家認為,這種方法偶爾用之未嘗不可,但不可長期應用。這是因為生薑屬於刺激性食物。胃病患者若喝大量的生薑水會刺激胃黏膜分泌過多的胃酸,從而可加重胃部不適、胃痛等癥狀。

胃部疾病常表現為陣發性疼痛,每當疼痛發作時則會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及生活,那麼怎麼在平時注意幫助腸胃健康呢?

中醫認為,腹部為陰、內為陰,春季屬肝、凡是收斂性的大多歸屬於肝,過度收斂就會疼痛、拘急痙攣,再加上寒涼就會胃腸痙攣疼痛。尤其腹內還有沒完全消化的食物,痙攣會造成腸道阻塞,導致疼痛加劇。

長期的飲食不注意節製,生活無律,讓外邪入侵,體內寒氣逐漸累積,陰陽失去平衡,膽囊收縮機能減弱,膽汁分泌 減少,食物不能完全代謝,部分膽汁逆行反流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憑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痛、胃脹、打嗝、燒心 、噯氣、胃酸過多、口苦等諸多胃的不適現象,隨時可能發生,其往往是被忽視的地方是膽,而去注意胃,關注度較 少 在人的體內皆有幽門螺桿菌存在,只是多少不同,膽不好,食物則在腸胃逗留過久,幽門螺桿菌就會得以繁衍生息,通過調理膽,才能讓菌群恢復正常。

食物養胃:多吃3物!

一: 樹榮苦菜 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苦菜的習俗,《詩經》中就記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明代還將其列為救荒食品,那時的食法是:采苗葉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凈,油鹽調食。味苦性涼,能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益腸胃,通便秘。做法是取乾樹榮苦菜15克,加水1000ml,放在鍋裡一起煮,(最好不要用鐵鍋,其他鍋都行),水燒開後,調小火煮3-5分鐘,煮好後取湯50ml-100ml飲用,飲用前必須加紅糖,紅糖要深顏色的老紅糖,其餘放入冰箱或暖瓶備用,再次飲用時的樹榮苦菜湯必須在燒開後加入紅糖飲用,以前人們會用其充饑當飯吃。

二:南瓜

南瓜是一種溫和性食物,其中含有維生素跟果膠,果膠可以用來保護胃腸道粘膜,可以避免粗糙食品對胃部造成傷害。

因此可以促進胃潰瘍患處的癒合,對於胃潰瘍患者來說這是最好的蔬菜。

三:山藥

山藥是一種溫和滋補的食物,全身都是寶貝,吃山藥不僅可以達到健脾養胃的效果。

此外山藥中特有的黏蛋白物質還可以滋潤胃粘膜,並達到保護胃的效果,此外還可以達到緩解胃痛的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