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霸氣十足的女皇武則天,書法卻這麽清雅

她是武媚也是武曌;她是天后也是二聖;中國歷史上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而除此之外,她還有個最最神秘的身份——書法家。

是的,就是這麽高逼格,有涵養。

武則天的文學藝術修養可謂相當深厚,《舊唐書·則天皇后》中道:“後素多智計,兼涉文史。”尤其鍾愛書法藝術,擅長飛白書和行草書,深得王羲之的精髓。

武則天的書法遺存不多,最為著名的有《昇仙太子碑》《薦福寺碑》題額和《崇福寺》題額。

其中,《昇仙太子碑》被譽為“中國最美的100幅傳世書法”之一。

公元699年二月,已經76歲高齡的女皇武則天,由洛陽赴嵩山封禪,返回時途經偃師緱山升仙太子廟,一時觸景生情,感慨萬千,回到洛陽後訊速寫下了《昇仙太子碑文》,並親自書丹。

自古帝王多幻想自己可以長生不老,以求能夠永享天下。武則天也不例外。

晚年時,武則天信仰道教,對神仙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嚮往。

她在《昇仙太子碑》的碑文中寫道:“自非天資拔俗,靈骨超凡,豈能訪金籙於玄門,尋玉皇於碧落者矣”,一下便將她想追求得道升仙的心態表露無疑。

而《昇仙太子碑》的碑文表面上是寫太子晉升仙的故事,實際上,一方面是武則天以太子晉升仙自比,另一方面則是歌頌武周盛世。

《昇仙太子碑》的碑文內容,語勢暢達,天氣恢弘,讀來令人蕩氣回腸,韻味無窮。

但其碑文與她的書法藝術相比,書則更勝其文。

《昇仙太子碑》的碑額用的是飛白體書寫。

“飛白”是書法中的一種特殊筆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

相傳是東漢書法家蔡邕所造,他在看到修鴻都門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時,受到了啟發。

武則天所書的飛白體,除了具有飛白體的特徵之外,且她每一個字的起筆處都像一隻仙鳥立於字體中,不但蘊含了太子晉駕鶴升天為仙的傳說故事,同時暗含了她信仰的道教思想在內。

《昇仙太子碑》碑額所用筆法圓潤靈活,婉轉流暢,而這也正是她書法的精妙奇絕之處。

上圖中,“昇仙太子碑”五個大字既有磅礴恢弘之大氣,又有飄飄欲仙之瀟灑。

可見,武則天的書法筆勢婉轉流利,落筆鏗鏘有聲,風格遒勁瀟灑,獨特至極!

在“大周天冊金輪聖神皇帝禦製禦書”這14個字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武則天在端莊的楷書之間,不時地又使用了小篆字體(“天”字即是),以及自己開創的漢字(“聖”字即是)。在這一行的結尾處,她又創造性地運用了介乎楷書與行書之間的筆法,寫了“書”字。

在書法的表現中,武則天將這多種字體變化靈活自如的運用其中,並且毫無違和感,完全不突兀,可見她既深諳書法的規律,又具有非凡的藝術膽識和才氣。

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她的書法造詣之深啊!

《升仙太子碑》 通高6.55米,首身一體高5.25米,碑身上寬1.60米,下寬1.74米,厚0.55米,贔屭座高1.3米。

《昇仙太子碑》的碑陰刻有武則天的詩《遊仙篇》,以及薛曜的正書,還有薛稷、鍾紹京等的題名,而薛曜、薛稷、鍾紹京都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故該碑也被歷代書法愛好者譽為珍品。

宋朝時《宣和書譜》中對武則天書法的評價是:“凜凜英斷,脫去鉛華脂粉氣味,其行書馭馭能有丈夫勝氣。”

明朝趙涵的《石墨鐫華》中讚譽武則天的《昇仙太子碑》:

“碑首升仙太子之碑六個大字,

飛白書,作鳥形,亦佳。

飛白書久不傳於世,此其僅存者耳”。

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也在他的《論詩絕句》中有詩評此碑:

“草字書碑欲擅場,

羽衣木鶴共徜徉,

緱山夜月空如水,

不見蓮花似六郎。”

並注稱:“草字書碑,前此未有。”

封建社會裡,由於受男尊女卑思想的控制,女子向來“無才便是德”,更別說練習書法了。

同時在古代,碑刻也被視為一件嚴肅且莊重的事情,女子書碑更是少之更少。

武則天打破了封建社會不用婦女之碑的“禁令”,大部分原因雖然是憑借自身的特殊地位和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從歷史的視角來看,她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的精神的確是非常難得的。

正所謂:“巾幗書碑從此始”,武則天真正的開創了中國婦女書碑的先河。

能成為史上女書法家中的翹楚,武則天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所以,說武則天的書法是“女書法家中的一流”其實一點也不誇張。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並州文水縣(現成山西文水縣東),生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

唐朝功臣武士彠huò次女,母親楊氏。十四歲入后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后,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製,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武周一朝結束,唐朝複辟,恢復以神都為東都。神龍元年農歷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氏在上陽宮病死,年八十二,後與高宗合葬乾陵,留無字碑。

聖神皇帝升仙太子碑原文

升仙太子碑

朕聞天地權輿,混元黃於元氣;陰陽草昧,征造化於洪爐。萬品於是資生,三才以之肇建。然則春榮秋落,四時變寒暑之機;玉兔金烏,兩曜遞行藏之運。是知乾坤至大,不能無傾缺之形;日月至明,不能免盈虧之數。豈若混成為質,先二儀以開元;兆道標名,母萬物而為稱。惟恍惟惚,窈冥超言象之端;無去無來,寥廓出寰區之外。驂鸞馭鳳,升八景而戲仙庭;駕月乘雲,驅百靈而朝上帝。元都迥辟,玉京為不死之鄉;紫府旁開,金闕乃長生之地。吸朝霞而飲甘露,控白鹿而化青龍。魚腹神符,已效征於涓子;管中靈藥,方演術於封君。從壺公而見玉堂,召盧敖而赴元闕。炎皇少女,乘往仙家;負局先生,來過吳市。或排煙而長往,或禦風而不旋。既化飯以成蜂,亦變枯而生葉。費長房之縮地,目覽遐荒;餐簡子之賓天,親聆廣樂。懷中設饌,標許彥之奇方;座上釣魚,呈左慈之妙技。遙升閣道,遠睇平衢。鼓琴瑟而駕輜軿,出西關而遊北海,登昆侖而一息,期汗漫於九垓。湘東遺鳥跡之書,濟北致魚山之會。拂虹旌於日路,飛羽蓋於煙郊。既入無窮之門,遂遊無極之野。青虯吐甲,爰披五嶽之文;丹鳳銜符,式受三皇之訣。瀨鄉九井,漾德水而澄漪;淮南八仙,著真圖而闡秘。自非天姿拔俗,靈骨超凡,豈能訪金籙於元門,尋玉皇於碧落者矣。

升仙太子者,字子喬,周靈王之太子也。原夫補天益地之崇基,三分有二之洪業。神宗啟胄,先承履帝之祥;聖考興源,幼表靈髭之相。白魚標於瑞典,赤雀降於禎符。屈叔譽於三窮,錫師曠以四馬。谷洛之鬥,嚴父申欲壅之規;而匡救之誠,仙儲切犯顏之諫。播臣子之懿范,顯圖史之芳聲。而靈應難窺,冥征罕測。紫雲為蓋,見嘉貺於張陵;白成質,遺神丹於崔子。鳳笙漢響,恆居伊洛之間;鶴駕騰鑣,俄陟神仙之路。嵩高嶺上,雖藉浮邱之迎;緱氏峰前,終待桓良之告。傍稽素篆,仰叩元經,時將玉帝之遊,乍洽琳宮之宴。仙冠岌岌,表嘉稱於芙蓉;右弼巍巍,效靈官於桐柏。九丹可挹,仍標延壽之誠;千載方傳,尚紀仙人之祀。辭青宮而歸九府,棄蒼震而慕重元。無勞羽翼之功,坐致雲霄之賞。雖黃庭眾聖,未接於末塵;紫洞群靈,豈驂於後乘。斯乃騰芳萬古,擅美千齡,豈與夫松子陶公,同年而語者也。

我國家先天纂業,辟地裁基,正八柱於乾綱,紐四維於坤載。山鳴鸑鷟,爰彰受命之祥;洛出圖書,式兆興王之運。廓提封於百億,聲教洽於無垠;被正朔於三千,文軌同於有截。茫茫宇宙,掩沙界以疏疆;眇眇寰區,籠鐵圍而劃境。坐明堂以崇嚴祀,大禮攸陳;謁清廟而展因心,洪規更闡。文山西峙,上聳於圓清;武井東流,下凝於方濁。駢柯連理,恆騁異於彤墀;九穗兩岐,每呈祥於翠畝。神芝吐秀,宛成輪蓋之形;歷草抽英,還司朔望之候。山車澤馬,充仞於郊畿;瑞表祥圓,洋溢於中外。乾坤交泰,陰陽和而風雨調;遠肅邇安,兵戈戢而爟烽靜。西鶼東鰈,已告太平之符;鄗黍江茅,屢薦升中之應。而王公卿士,百辟群僚,鹹詣闕以披陳,請登封而告禪。

敬陳嚴配之典,用展禋宗之儀,泥金而葉於告成,瘞玉而騰於茂實。千齡盛禮,一旦鹹申。爾乃鳳輦排虛,既造雲霞之路;龍旗拂迥,方馳日月之扃。後殿縈山,先鋒蔽野。千乘萬騎,鉤陳指靈嶽之前;谷邃川停,羽駕陟仙壇之所。既而馳情煙路,系想元門,遙臨松寢之前,近瞰桂岩之下。重巒絕磴,空留落景之暉;複廟連甍,徒見浮雲之影。山扉半毀,才睹昔年之規;澗牖全傾,更創今辰之製。乃為子晉重立廟焉,仍改號為升仙太子之廟。

方依福地,肇啟仙居,開廟後之新基,獲藏中之古劍。昆吾挺質,巨闕標名,白虹將紫電爭鋒,飛景共流星競彩。去夜驚而除眾毒,輕百戶而卻三軍。宿空勞望氣之人,自遇象天之寶。岩岩石室,紀黃老五千之文;赫赫靈壇,披碧洞三元之籙。爰於去歲,嘗遣內史往祠,雖人祗有路隔之言,而冥契著潛通之兆。遂於此日,頻感殊禎。迢遞雲間,聞鳳笙之度響;徘徊空裡,瞻鶴駕之來儀。瑞氣氤氳,異香芬馥,欽承景貺,目擊休征。爾其近對緱岑,遙臨嵩嶺,變維城之往廟,建儲後之今祠。窮工匠之奇精,傍臨絕壑;建山川之體勢,上冠雲霓。其地則測景名都,交風勝壤。仰觀元緯;星文當太室之邦;俯矚黃輿,地理處均霜之境。膏腴宇宙,通百越之樓船;穴險山原,控八方之車騎。危峰切漢,德水橫川,實天下之樞機,極域中之壯觀。於是捫危鑿址,越壑裁基,命般爾而開筵,召公輸而綴思。梅梁瞰迥,近駕煙霞,桂棟臨虛,上連日月。窗明雲母,將曙景而同暉;戶掛琉璃,共晴天而合色。曲閣乘九霄之表,重簷架八景之中。湛休水於天池,發祥花於奇樹。珠闕據緱峰之外,瑤壇接嵩嶠之隈。素女乘雲,窺步簷而不逮;青童駕羽,仰層檻而何階。茂躅鬱兮若生,靈儀肅兮如在。

昔峴山墮淚,猶見钜平之碑;襄水沈波,尚有當陽之碣。況乎上賓天帝,搖山之風樂不歸;下接浮邱,洛浦之笙歌斯遠。豈可使芳猷懿躅,與歲月而推遷,霞宇星壇,共風煙而歇滅。乃刊碑勒頌,用紀徽音,庶億載而惟新,齊兩儀而配久。方佇乘龍使者,為降還齡之符;駕羽仙人,曲垂駐壽之藥。使璿璣葉度,玉燭調時,百谷喜於豐年,兆庶安於泰俗。虔敷短製,乃作銘雲:

邈矣元始,悠哉渾成。傍該萬類,仰契三精。至神不測,大象難名。出入太素,驅馳上清。(其一)

黃庭仙室,丹闕靈台。銀宮雪合,玉樹花開。夕遊雲路,朝挹霞杯。霓旌仿佛,羽駕徘徊。(其二)

樹基創業,遷朝立市。四險天中,三川地紀。白魚呈貺,丹鳥薦祉。靈骨仙才,芳猷不已。(其三)

遐瞻帝系,仰眷仙儲。遙馳月域,高步煙墟。名超紫府,職邁玉虛。飄颻芝蓋,容與雲車。(其四)

遠集昆侖,遙期汗漫。金漿玉液,霧宮霞館。瑤草扶疏,珠林璀璨。萬劫非久,二儀何算。(其五)

棲心大道,讬跡長生。三山可陟,九轉方成。島飛舄影,鳳引歌聲。永升金闕,恆遊玉京。(其六)

青童素女,浮邱赤松。位稱桐柏,冠號芙蓉。尋真禦辯,控鶴乘龍。高排雲霧,輕舉遐蹤。(其七)

歲往年移,天長地久。霄漢為室,煙霞作友。舞鶴飛蓋,歌鸞送酒。絕跡氛埃,芳名不朽。(其八)

粵我大周,上膺元命。補天立極,重光累聖。嘉瑞屢臻,殊祥疊映。歸功蒼昊,升中表慶。(其九)

爰因展禮,途接靈居。年載超忽,庭宇凋疏。更安珠敦,重開玉虛。方依翠壁,敬勒丹書。(其十)

新基建趾,古劍騰文。鳳笙飛韻,鶴駕凌雲。休符雜遝,嘉瑞氤氳。仙儀靡見,逸響空聞。(其十一)

仰聖思元,求真懷昔。霞軒月殿,星宮霧驛。萬歲須臾,千齡朝夕。紀盛德於芳翰,勒鴻名於貞石。(其十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