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落敗的鉀礦首富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德林

  舉債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幫助公司擴張的同時也增加了財務風險。

  現在走在大街上,你不聊聊一下新能源汽車,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混在北上廣。

  新能源汽車為啥這麽火呢?因為它是未來的新興產業。要不然賈老闆也不會痛下決心跑到美國造車。抓住了風口,豬也能飛上天。

  新能源汽車科技含量高,鋰電池屬一個。也就是說,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遊的原材料就是鋰。

  在A股,有一家名為鹽湖股份的上市公司。大家可別小看這家碳酸鋰概念公司,人家手裡面掌握著藍科鋰業的控制權呢!

  形容藍科鋰業,得用“金山”二字形容。它擁有察爾汗鹽湖的開採權,察爾汗鹽湖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鉀、鈉、鎂、硼、鋰、溴等自然資源,整個鹽湖潛在的開發價值超12兆。

  去年二季度,碳酸鋰業務對鹽湖股份的營業利潤貢獻達2.1億元,毛利率高達60%,的確是個香餑餑。但大家先別激動,該業務佔公司收入比例不足5%。鹽湖股份的主營業務依然是氯化鉀和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化工產品。

  鹽湖股份作為國內鉀肥生產企業之一,曾一度佔我國鉀肥生產量和國產鉀肥銷售額的96%,幾乎有著“壟斷式“的地位。令股民意想不到的是,手握“聚寶盆”的鹽湖股份,理應可以做個土豪,近年卻陷入了虧損境地。

(原始數據來源於東方財富網)(原始數據來源於東方財富網)

  鹽湖股份最新披露的業績預告稱,2018年虧損32億元-35億元。翻開歷史可知,自2017年開始,鹽湖股份淨利潤虧損高達42.88億元,扣非淨利潤虧損高達42.79億元。按照規則,因淨利潤連續兩年虧損,將被戴上ST的帽子;如果連續三年虧損,股票可能會被暫停上市。

  作為昔日的牛股,鹽湖股份為何跌落神壇呢?

  鹽湖股份的掙扎,首先與2008年啟動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息息相關。據資料顯示,當初設計產能為:40萬噸金屬鎂、240萬噸甲醇及甲醇製烯烴等等。

  這個項目期初預計投資額約為200億元,可計劃趕不上變化,到了2017年底,這項投資達到386.45億元。

(原始數據來源於東方財富網)(原始數據來源於東方財富網)

  投資是需要錢的,可鹽湖股份的現金流並不是很闊綽。2015年,該公司貨幣現金還有90.31億元,然而到了2018年三季度,它账面資金僅剩下41.37億元。值得關注的是,鹽湖股份近六年自由現金流一直為負數。

  從哪裡找錢呢?貸款唄!鹽湖股份386.45億元投資中有接近70%都是貸款而來的。

(原始數據來源於東方財富網)(原始數據來源於東方財富網)

  舉債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幫助公司擴張的同時也增加了財務風險。

  公司財報顯示,2015年至2018年三季末,鹽湖股份資產負債率呈現逐年遞增態勢,截至去年三季度,已高達72.96%。與此同時,近四年該公司有息負債一直處於高位,分別為357.71億元、368.56億元、347.84億元和290.11億元。

  君有意但臣無情。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在進入試生產階段的2017年,竟然出現了令人訝異的計提減值23.16億元。這導致鹽湖股份在2017年出現巨額虧損。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鹽湖鎂業的因素,另外兩家子公司鹽湖海納和鹽湖海虹也相當不給力。

  近幾年,國內化工行業受產能過剩和經濟形勢影響,化工產品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加之鹽湖海納受市場及安全事故影響,近幾年持續虧損。2016-2018鹽湖海納虧損超25億元,嚴重拖累了鹽湖股份的業績。不久前,鹽湖股份擬“輸血”鹽湖海納9.79億元,但遭多位董事和監事反對。

  此外,海虹化工去年因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資不抵債,進入了破產重整程式。造成其應收款按預計比例計提壞账準備14.56億元。

  鹽湖股份在投資方面,怎一個“慘”字了得?

  令人唏噓的是,即使擁有碳酸鋰這一手好牌,鹽湖股份也未能從虧損的泥潭中走出來。現在可能有股民會問,鹽湖股份巨額投資到底值不值呢?它或許不會正面回答,但未來的財報會給大家答案。

  (本文作者介紹:著名財經作家、《德林爆語》主持人。三分鐘財經脫口秀,每天一個資本真相,微信公眾號:delinshe)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