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環球時報評論員:“辱華”該罵,但千萬不要這樣!

意大利奢侈品品牌杜嘉班納(Dolce&Gabbana)原定21日晚上在上海舉辦時尚秀,然而它遭到“辱華”的強烈質疑,原定參加時尚秀表演的中國大陸明星和模特紛紛宣布抵製。杜嘉班納於星期三當天取消了時尚秀。

事情大致的來龍去脈是,杜嘉班納為這場時尚秀發布的預告宣傳片引起一些國人不滿,他們指出宣傳片中有“刻意的中式發音和用筷子吃比薩餅的奇怪姿勢”,認為構成了辱華。

在宣傳片引發爭議後,杜嘉班納設計師Stefano Gabbana上網爭辯,最後惱羞成怒,罵出中國是“屎一樣的國家”。網友將截屏發至國內社交媒體上,輿論嘩然。

杜嘉班納和涉事設計師隨後均發表聲明,稱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的账號被盜,並表示他們熱愛中國和中國文化,同時“為不實言論給中國和中國人民造成的影響和傷害道歉”。不過,中國網友們普遍不買账,認為“盜號”的說辭老套、虛偽。

這件事是中西文化摩擦,以及中國消費者“用腳投票”懲罰涉嫌辱華或損害中國利益外國知名公司的最新例子。

中西類似摩擦一直有,過去由於中國市場小,中國公眾的力量相應也小,加上前互聯網時代媒體不夠發達,中國公眾難有在這類摩擦中的突出表現。很多摩擦因而不了了之,或者根本就沒有熱起來。

如今中國市場已經成長為全球商業的必爭之地,中國消費者對西方公司的重要性不斷攀升,話語權水漲船高。然而西方一些公司對華態度的調整並未完全跟上,有些重視程度上去了,但對華行為習慣仍有慣性。而互聯網的發達賦予了中國消費者極強的嗅覺和掃描力,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相互動員力,這一切讓中西文化-市場衝突此起彼伏。

我們認為,首先西方公司以及同情它們的西方精英不應抱怨中國公眾。他們應當清楚,尊重中國和中國消費者既是他們在中國擴大業務必須有的公關姿態,也是他們的自尊。去哪裡做生意,不尊重那個國家或地方的文化與習俗,能夠做得好呢?

鑒於西方與中國有較大文化差異,政治體制也不同,西方公司花更大力氣了解中國和中國消費者,堅定“入境隨俗”的理念,而不是帶著普世價值的傲慢,是他們在華取得成功的道德前提。

從中國這邊來說,民間的價值觀和對具體事情的好惡都是自然形成的,中國消費者同品牌之間的感情邏輯與其他經濟體的情況並無大的不同。因此無論中國消費者有什麽樣的情緒,調整方都首先應當是外國公司,這沒什麽好說的。

同時,我們作為一家關注中國改革開放的媒體,圍繞中外摩擦也有幾點建議。

第一,中國消費者應該對外展示自己的力量,這種力量是外界對我們給予持久尊重的基礎。之前中國網上輿論有過幾次對外部不當行為的集體討伐,樹立起了中國公眾有力量的形象。

第二,在確立了這種形象的基礎上,還需慎用我們的力量,重點打擊言行和事後態度都很惡劣的外部肇事者,對於確有可能不熟悉中國情況而犯錯、犯了錯後又有明確道歉態度的外國公司,則未必需要窮追猛打。一是由於存在上面所說的中西差異普遍性的問題,二是很多摩擦都是低水準的公關所致。只要外方不堅持錯誤,我們就可以給雙方的長期溝通留下太空。

第三,凡是涉及中國消費者與外界衝突的,我們建議中國官方都盡量不出面乾預。讓市場來解決文化摩擦問題,塑造雙方的適應性。

(本文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文章原標題:當遇到“辱華”時,中國公眾該怎麽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