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放假了,怎麼樣,是不是要起飛了!

「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23日9時54分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進入秋季。此時節,我國多個地區秋色顯現,大地色彩斑斕。值得一提的是,「秋分日」這天,將迎來我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秋分」在每年的公曆9月23日前後。
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在赤道上,
即晝夜平分,故稱「秋分」。

秋季是個農作物成熟、收穫的節氣。
從這一天起,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
白天就會越來越短了!
從「秋分」開始,
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涼爽的秋季,
開始雨水開始頻繁,
但雨水量一般不會很大,
最近這幾天大家應該是感受到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大家一定在最近注意身體。
「秋分」過後,晝夜溫差加大,
大家要注意保暖,及時添秋衣。
夜晚睡眠蓋好被子,小心腹部受涼。
注意飲食均衡,陰虛者滋陰,陽虛者壯陽。常喝蜂蜜水,多食新鮮果蔬,多吃柔潤食物,少辛辣,而在精神調養上則要保持樂觀情緒,多想開心的事。
「秋分」時節,雖然氣象轉涼,
但秋高氣爽,稻穀飄香,蟹肥菊黃,
正值美好宜人的時節,
尤其適合養生!
多吃水果防乾燥
秋分時節氣象乾燥,要多吃水果。
水果中以梨、甘蔗為首選,
其次,香蕉也是很好的潤燥之物。
梨,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於冬春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病人食用。但因梨性寒,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和產後血虛的人,不可多食。

秋分養生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
但也不可吃得太飽,
以免造成腸胃積滯。
白色蔬菜養陰生津
秋分養生要多吃白色食物。
白色蔬菜可養陰生津,
如蘿蔔、百合、山藥等。
夏天津液損耗嚴重,
入秋後,要多吃些養陰生津的蔬菜。
而白色蔬菜一般津液比較濃。
因白色食物與肺部對應,與肺同系統的器官有大腸、皮膚、喉嚨、支氣管等,為了防範秋燥對人體的影響,飲食方面應以「滋陰潤燥」為原則,以防秋燥傷陰。

多喝湯滋潤肺腑
下面為你介紹秋季適合用來煲湯的食物。
土豆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吃後可刺激腸道蠕動,能緩解便秘。
土豆牛肉湯也是最經典的搭配之一,
鮮味十足,健脾養胃。

土豆牛肉番茄一起燉就好了
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
有增強人體免疫力、
益心安神等保健作用。
山藥適合跟肉類一起煲湯,
不但能使肉湯營養加倍,
還有利於肉湯中營養素的吸收。
常跟山藥搭配的肉類有排骨、
牛肉、鴨肉、羊肉等。
早晨喝粥最養胃
腸胃在夏天的「冷飲轟炸」後,
脾胃功能就會減弱,
這時應該選擇一些容易消化的滋補食物,
粥就具備了這個功能。
每天早上空腹胃虛,喝上一大碗粥,不但讓腸胃得到滋養,減少消化系統的負擔,還能補充營養,為一天的工作養精蓄銳。
在煮粥時,加入梨、蘿蔔、芝麻等
葯食俱佳的食物,
更具有益肺潤燥的功效。
中老年人早上可以喝點雜糧粥,提神養氣,
養胃的話,山藥粥最好。

晚上喝點甜粥能鎮靜安神,如百合粥,
黑豆粥補腎效果最佳。
喝粥時,很多人往往把鹹菜當做粥伴侶,這樣會增加鹽的攝入,會增加高血壓的危險。從健康角度出發,少吃或不吃鹹菜!

起居記得早睡早起
氣候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
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
此時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

添衣不要過多過快,
以使人體有抗禦寒冷的能力,
所謂「春捂秋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兒童和老年人體質較弱,不同於青壯年人,對冷的敏感性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減,早、晚應多穿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
特別要注意讓腳保暖,
除了白天讓腳暖和外,
晚上回來用熱水泡一會兒腳也很不錯。
秋季尤其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
夜深,寒氣很容易入侵體內,
給以後腰腿疼痛埋下隱患,
還會導致咳嗽等疾病。

千萬別這麼睡啊!
運動:以輕鬆平緩項目為主
秋高氣爽,是鍛煉的好季節。
但運動量不宜過大,
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
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
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秋日清晨氣溫低,
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
鍛煉時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
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中
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注意防止肌肉拉傷!
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

一定記得運動適當,
再任何時候都要量力而行!
秋分養生,宜動不宜靜,
多出去走走避免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

—END—

更多癌症問題,歡迎留言顧問
圖騰益生專家組,為您一對一服務
文章來源:文化天津
溫馨提示:《大連圖騰生物》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